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大齐霸主 > 十七、废周礼
    姬辟方终于点了头。然而称王的大业终究不是点个头就行了的。

    姬辟方问道:“余要怎么做,才能让诸侯支持余呢?”

    尚居正色道:“殿下只要做一些微小的工作,诸侯就会拥立殿下了。”

    “嗯?”

    “只要……废……周……礼……!”

    “什么?!”姬辟方大呼道,他的脸瞬间由白变红,由红变紫,颤颤巍巍道:“周礼可是国本,怎么能废了?余还用当王么?王畿的国人还不得把余撕碎哇?”

    “殿下且听臣一言。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想要诸侯的支持,必然要予以一定的好处。那么给予土地么?这活儿早给共王干啦。(周共王继位时,国家因周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使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分明,周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继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周王朝的国势开始衰落。)现如今,是只能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了。

    恕臣直言,天下人苦周礼久矣。不说什么”八佾舞于庭“、”九鼎“,单单是国土建制一条,诸侯就想把这周礼烧一万遍了。不论诸侯是什么爵位,一例规定了大小,还怎么扩张?这一道紧箍咒,可是让诸侯大大头疼了一番呢。然而有实用么?周公定熊绎封国的爵级为“子”,分以方五十里的土地,在那里建立楚国,因此其国君称“楚子”。立国时还偷邻国鄀国偷了头小牛来祭祀祖先。(“鄀国盗牛”的典故出自于清华简《楚居》篇,发生在周朝初期,又称“楚人偷牛”,准确的说是楚国先人去鄀国盗了一头小牛来祭祀祖先:楚国的先人到熊狂都居住在京都,在熊绎与屈紃时,迁徙到夷屯的丹阳封地后,建了一个占卜和祭祀的宗祠类的庙宇,庙堂的房子建好了,没有可以用来祭祀的贡品,没办法就到鄀国去盗了一头还没长角儿的小牛,又怕鄀国小牛的主人找来,连夜宰杀后祭祀,直到今天,楚人如祭祀都还在夜里进行。)之后呢?昭王三伐楚,竟”南巡不返“!

    (周昭王,姬姓,名瑕。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姬瑕在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多作卲王。

    周昭王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亲帅六师伐楚,结果全军覆没,死于汉水之滨。)

    凭什么此等守燎之人(周康王时的一次诸侯大会,楚国代表不受重视,与鲜卑部落的酋长一起为周王守燎)能肆无忌惮,忠于王事的诸国却只能囿于一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