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天机峰。
青尘拉着于轩来到了一座古朴的木亭下,亭中围着圆桌旁坐着一个一身朴素麻衣的老人和一个一身绿衣的丫头。
“朱师伯,我感觉很无助,太多的一切都看不透,尤其是……”还未待青尘说完,天珠子朱易便开口了。
“那谁这几天常来叨扰老夫,说很痛苦,今天放不下一些事,明天放不下一些人来着。赶紧滚远点,又来老夫这骗茶喝。”
对着天珠子,一身绿衣的苏天语看着吃瘪的青尘,“咯咯”的笑个不停,然后拉过于轩往椅子上按。青尘看了看天珠子,又看了看苏天语,抽了抽鼻子,也靠了过去。
“茶呢?”
天珠子好气又好笑的看着青尘这小子,然后看向苏天语,点了点头。
一壶茶水下去,天珠子聊的无非就是吃的可好,住着习不习惯,除了家常还是家常,对于青尘问的关于于轩的问题片字未提。
望着远去一袭白衣的于轩,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笑起来如暖阳的少年,前后的巨大变化,你看不透,我更看不透了!天珠子心里无奈的直叹。
素衣御风行,三尺青锋笑红尘!
这是于轩最初的梦,经历劫难之后,才发现是多么的不合实际。梦断,生死两茫。为了能够查出真相,报仇,于轩这些时日拼命练习父亲生前最后一面转告的《聚星剑诀》,可结果一式半招的威力也发不出。前日,若不是敖凝雪告知他无法转化真气,今日也不会随青尘去见天珠子。
“难道这就是命?”看着又不知去哪鬼混,远去的青尘莞尔一笑,随即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推开门,却见敖凝雪端坐在桌前思考着什么,两人相视一笑,敖凝雪秀手一抬,一卷不知什么材质的卷轴突兀的出现在桌子上,然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出去。
敖凝雪翻遍万峰堂的整个藏书阁,也没找到一本炼体的秘籍来,便将她一直携带的《龙相古经》给了于轩,至于于轩能不能修练,敖凝雪也不知道。
入夜,于轩打开卷轴,发现这龙相古经的修炼方法和青尘所说的不一样,青尘说的是,以天地为熔炉,以身为引,将天地灵气来凝实识海,化为魂力来强大自身。而龙相古经所写的是,以自身为熔炉,将天地灵气洗礼周身,无需将真气转化成魂力,直接来强化身躯。
龙相古经竟然分有九个境界,第一境是炼血境,按武修一途来说,对应的是武修的气魂境,第二境是强筋境,对应灵魂境,第三境锻骨境,对应玄魂境……怎么会比武修多出一个境界,这第九境的轮回境又是怎么回事?
灵气,于轩是可以凝聚,但是却无法将真气融入识海,但这龙相古经却回避这一关卡,拿灵气直接锤炼周身,这让于轩心头一震。
第一境炼血境:血,身之本也!
聚神宁心,唇齿轻合,呼吸缓锦,收聚灵气,达于识海,进入天心,将至气穴,绵绵若存,气行浴血,周而复始……
于轩按照修炼发决,将灵气开始冲洗周身血液。
将灵气凝聚成真气,第一个循环,于轩没有一丝感觉,直到第九个循环,于轩感到身心发热,然后气血翻腾,再然后感觉有虫子在血管中扭曲爬行,疼痛的如针刺全身一样,若有人在场,便会看到于轩裸露的皮肤一颗颗黑色的液珠从毛孔中冒出,慢慢的变大,如龙鳞附身一般。
当真气在周身循环到第十三次的时候,剧烈的疼痛让于轩无法再进行下去,满头大汗,一身腥臭的于轩大口喘着粗气,周而复始,多少遍才算圆满?停止以后,缓过来的于轩心想着,同时感觉身上燥热无比,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劲,此时精力充沛的于轩睡意全无,推门便向外走去。
繁星点点,虫鸣于耳。
于轩便想起了考核前那滔天的惊骇一剑,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万灵湖畔,映着月光,巍峨的天夺峰近在眼前,没有船只,只听“噗通”一声,一个白影投入湖中飞快地向浮诸游去。
于轩爬上浮诸,便向主峰走去,连走带爬,竟不见一个人影:这就是所谓的禁地?当内心窃喜的于轩看到,无数个发着蓝光纹路的石头时,才有所悟。
好一片石林法阵!
望着苍穹繁星,再看看这片法阵,于轩便想起敖凝雪对他说的话:“万峰堂的诸多法阵皆有星系而起……”
“看来一切还得靠自己啊!”于轩参考着繁星,不知碰了多少响头,身上受了多少道攻击,走过石阵后心里一阵感慨。
“咦……什么人?”
一个苍老而又低沉的声音突然响起,在这乌雀沉寂的夜晚,确实吓了于轩一跳。
“那谁,这边,东瞅西看啥呐?”
于轩颤颤栗栗的寻声走了过去,趁着月光,便看到,说是庭院又不是庭院的一块石头上坐着一个老人,柔和的光线下,老人的长袍似是灰色,模糊的脸庞垂着如月色般的长发和胡子。
应灰袍老人在他旁边坐下后,于轩感到这个老人全身上下没有一丝魂力波动,平静的犹如一潭死水。若不是这微弱的气息和低沉的说话声,于轩还真以为他是个活死人。
灰袍老人抬头望着星空,一阵摇头,心中直叹:“自从那人走后,域界越来越不稳定了,不知是福是祸,还说回来后再把酒言欢,对酒当歌……当初你独人而来,可如今……也罢,相见既是缘。”
当于轩踏上浮诸时,灰袍老人就已经察觉到了,感受到的是那人的神魂气息时,灰袍老人内心一阵激动,差点把上次没喝完不知存放多久的酒搬了出来。没用一丝魂力就破了石阵,更是让灰袍老人激动了起来,当见到到来的非故人时,才有了内心一叹。
叹归叹,灰袍老人疑惑的是,在这眼前的少年身上怎么会感受到他的气息,不知道这少年为什么无法凝炼魂力,没有魂力的情况,毫无修为的他是怎么穿过石阵的?
望着根骨奇差无比,除了筋皮强韧,血气有些旺盛的于轩,灰袍老人又是一阵摇头并问道:“你为何到此处来?”
“我……我寻着收徒考核前的那一剑而来,不知该怎么称呼您老前辈?”
“好一个追寻剑道而来,好一份执着!”灰袍老人心头一震。记得那人好像叫我风老来着,然后开口并不太确认的语气慢慢说道:“风老吧!”
“你可知何为剑,又何谓剑道?”
见到一脸茫然,闷声不响的于轩,灰袍老人接着说道。
“剑可分为手中剑、腹中剑、慧剑、飞剑和神剑。不管是那种剑,以人之力不可回天,以道之力不可宁溟。它必依托自然,万事万物、万生万灵、万象万行,皆为灵气,弃之不离,用之不待。无论是何种程度,只要你看透自身,明了自然,皆可将剑意达至入微、入势,更甚至入化之境。”
灰袍老人顿了顿接着又说道:“作为一个剑修,人格和意志决定着剑道的走向。”
“刚正、不屈、锋芒……”
“唯一剑尔,不到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
“唯一剑尔,没有屈服,没有懦弱,没有退让!”
“有的,只是一往无回,不惜一切,玉石俱焚的决心和踏破彼岸虚空,证遍诸天万界!此为剑道!”
看着于轩的呆滞,灰袍老人确实无奈,不管是何种剑,不论你意志多么强大,没有真气一切都是空谈……
“来来来,老夫授你一招半式,好以后保命。”还是应了那就话,不管你是谁,相见既是缘,谁叫你身上有着那人若有若无的神魂气息。
一听到灰袍老人的话语,于轩内心一阵狂热,激动的说话都有点磕巴起来。
“风,风老,真……的吗?”
风老捋着长长的胡子喃喃着:“没有真气,没有真气,保命!”
忽然,仰望着夜空的风老沉浊的双眼一亮,接着身体动了起来。
飘逸的身形,如行云。融合着七星星位,轻灵的步伐,似鬼魅。
“这是星云渡,老夫无聊时参悟星云所创的一种身法,我慢下来再来一遍,你切看仔细了。”风老说着又动了起来。
于轩回味着风老的每一个步伐,每一个动作,并将他们牢记于心。
呛!
一声剑出长鞘的轻鸣声,将还在细想的于轩拉了回来。
风老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把泛着金色光泽的利剑,瞬间,于轩只看到风老的剑向所指,然后,然后如石沉大海般没有一丝波澜,就没了。
“这是劈星斩月剑法!”
“……”好一套劈星斩月剑法,于轩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又看了看风老,唯有树上的落叶簌簌落下。
“咳咳,你也可叫它落叶剑法!”风老似是看懂了于轩的想法然后补充道。
于轩很好奇,为什么万峰堂的剑阵剑法剑诀什么的怎么都跟星相关。然后听风老指点,原来都是根据星系感想所创。
“这套劈星斩月剑法,本来也需要靠真气来发动那快速一击,对于你来说,只能以星云渡近身肉搏,至于别的要看你造化了……”风老很是平淡的说道。
然而这所谓的劈星斩月剑法,也太随意了点吧,一招半式都谈不上,只有两个动作,拔剑、挥剑,然后就没了,唯有讲究的就是快和准。
至于别的,风老在没说些什么,一切都让于轩在实际中感悟,最后于轩向风老躬身一鞠,便离开了这所谓的宗门禁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