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曹天下 > 第一百五十章 阎王要人,如何留?
    只是,在途中,我又再次确认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攻打乌桓,比想像的简单多了。

    而曹操大军一定都是死在路上的。

    真可谓是登天之路,步步找死啊!

    这到底是不是蜀地啊!

    本来撤军绕道,为加快速度,就已轻装上阵。于是现在……没粮了……

    真是要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那还不算倒霉,起码还有凉水可喝。

    现在,没得吃更没得喝啊!

    多亏打败乌桓时,收缴了不少战马……

    其实,那一天遇到匈奴的一个小队时,战马也都被牵了回来,只是我的心思都在才女蔡文姬身上,没有注意到而已。

    好死不死的终于捱到回去了。

    回去后,立刻就去找郭嘉,不把沿路的艰辛跟她说一下,都不足以体现我的先见之明了。

    你那次若是要跟着去,我不敢确保是不是会真的水土不服,但肯定是会死的,太特么吓人了。

    “来人啊!”我坐定就马上说道:“去,把奉孝给我叫来。”

    “丞相,虽然奉孝曾劝说您前去剿灭乌桓,在路上我们……”曹洪以为丞相是要责罚郭嘉,因为此番前去路途已经不能用艰辛形容,惨绝人寰倒也过了,反正是不能等闲视之,可最终我们还是取得了胜利,战胜并且斩杀了蹋顿,甚至还留下了袁熙,这也是一大功劳了。

    想着便要替郭嘉说说情:“虽然比较……痛苦,可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啊!所以奉孝还是有功的。”

    一开始听曹洪突然说话,而且前半句内容听完后,我简直一脸懵逼,他这是要……干什么!听后整句话后,我才知道他要做什么。

    只是,你想的也太多了吧!

    我是那么是非不分的人,当年的曹操还曾奖励过阻止他的人呢?虽然我不做这个,但也不会去责怪郭嘉的。

    “子廉多虑了,我只是……”要不是曹洪和我关系真的不错的话,我才懒得解释呢?但我在解释的过程中却发现,本来留守在幽州之人竟是有些面有难色,我又突然发现至我说让郭嘉到这里来时,却不曾有一个人前去通知,这……这也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不就是出去了一趟吗?威严就降低至此了,而且我还是打了一个打胜仗回来的哎!

    难道……

    我知道威严降低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不相信罢了,明明没去……怎会依然如此!

    “怎么了?为什么不去通知奉孝前来。”我面色一沉说道。

    荀攸上前一步,同样沉声说道:“奉孝……奉孝去矣!”

    “你说什么!”我身体忍不住一晃,慢慢说道。

    怎么可能?又如何可能?

    本还想着给他一个惊喜的……本还想着看其与诸葛亮各自斗法的……呵呵……原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啊!

    自以为救了典韦,自以为能掌人生死而不杀陈宫,没想到……没想到都是笑料,徒增笑料耳!

    可笑,可笑,本来就知道历史之流何其庞大,不可逆流,只是在做到几件事后,却有些得意忘形了,忘了大势所趋的道理,岂能任自己施为。

    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遗计终究只能是遗计吗?

    “奉孝在丞相离去没几日,就偶感风寒,起初并没有在意,哪想到最后竟救治不起了。”荀攸满是惋惜的说道。

    郭嘉当年还是自己的叔荀彧推荐的呢?如何想到现在竟已天人相隔。

    “呵呵,是吗?”我苦笑一声说道。

    真的,不知道为何,听完荀攸所说的话之后,我竟然有一种想笑的冲动,这……这特么算哪门子理由啊!

    偶感风寒……不治身亡,到底要有多么强大的理由才能将他们给联系起来啊!

    就像有人去拔个牙却因为感染病了,你让我如何相信。

    “丞相,还望节哀!”荀攸急忙说了一句。

    因为他感觉此时的丞相,竟是有些疯癫了。

    “是啊,丞相!”曹洪现在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不要惩罚郭嘉之类,只要郭嘉还活着,那肯定想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他绝对不会求情的。

    只要他能活过来……

    “下葬了吗?”我对着他们摆摆手,然后说道。

    我是真的有些难受,一代鬼才,到我这里,却还是没能让他与诸葛亮一较高下,一比锋芒!在曹嵩死的时候,我都没有这么难过……当时我压根就没有什么感觉的……

    虽然,郭嘉死了也有些时间了,肯定早已下葬了,但我还是问了一句……还是想再看一眼……

    “下葬了。”荀攸默然道。

    “也是!也对啊!留着干嘛,等着腐烂吗?”我看着不知名的一点,茫然着自言自语着。

    “丞相!”曹洪看到丞相如此痴然,有急的喊了一声。

    我没有离曹洪情真意切的呼唤,而是看着荀攸说道:“奉孝……他可曾留下什么遗……言吗?”

    我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只是事情已成定局,就算我不问的话,荀攸最后也会自己说的。

    “没有!”荀攸平淡的说。

    “嗯!没有啊,原来没……”我点点头,依旧茫然地说着,可突然反应过来了什么,叫道:“啊?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是……是没有。”荀攸被丞相的一惊一乍吓了一跳,然后立马镇定了下来。

    他可不敢抱怨什么。

    “真没有吗?”我眉头一挑,不肯相信的又问了一下。

    “唔……奉孝或许真的想要说些什么,可病情的严重似乎超出了他的想象,最后,他话不能言,手不能握,即使想说些什么,写些什么都不能了。”荀攸不知道丞相为何如此执着郭嘉有没有留下些什么,也许是丞相和郭嘉的关系不错吧,毕竟他们俩……荀攸可不敢继续想下去了,于是犹豫了一下后,谨慎的说道。

    我听了荀攸小心翼翼的,怕触动我伤心处的再次肯定道,我愈加感慨,难道遗计最后连遗计都做不成了,没有了吗?

    谋士对于谋士的死亡是颇有感伤的,更何况关系较好的呢?所以荀攸等人更是心中难过,对丞相表现出来的悲伤,反而有些赞同,似是联想到自己死后的场景了。

    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了,有些武将本就与谋士不和,有些只是单纯的只注重攻伐方面的问题。

    夏侯惇现在注意到的是北方的统一问题。

    “丞相,现在袁尚跑到了辽东,我们是不是要一鼓作气,直接拿下辽东,杀掉袁尚。”

    “对啊对啊!”典韦点头如捣蒜般附和道,他在战场上就有这个意思了,可丞相不同意,他也不好继续诉说,现在有了志同道合的人了,他当然高兴的帮着说了一句。

    自以为“帮着”!

    “辽东岂是这般容易取的。”我还在感怀着郭嘉,就听到夏侯惇不咸不淡的声音响了起来,似乎是对郭嘉的死无动于衷,也许……只是简单的见惯了吧!

    夏侯惇想着,既然人已经死了,在如何悲痛欲绝都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不如想一些或者做一些有用的事呢,而且在丞相的儿子、侄子死时,丞相也没有太过悲伤,而是冷静的快速撤军。当时就觉得丞相很冷然,可之后细细想来,丞相的做法却是最正确的。而我从那时起,就在像丞相学习了,一直至此。

    谁知道夏侯惇在想什么,不过,看到其他谋士都一副摇头的听着夏侯惇的话,我就知道他们也不喜这样,而典韦……都下意识的忽略了。

    再说去辽东,我们之前去辽西就差点死在路上了,而郭嘉连走都没走却还是死了,可见路途的可怕……好吧,这两者没什么关系……话说郭嘉你这一次死的也太不值当了吧!

    不过,路途的艰辛是肯定的,而且不是一般的艰辛而是异常到非同寻常的艰辛了,这次对乌桓是他军不整,加上我等偷袭所赢的。那到辽东呢?等我们到了那里,他们岂不是吹一口气我们就倒了……这不是找死吗?

    当然,这些都不是做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明明袁尚会“自己”过来,我又何必自找麻烦呢?

    “先随我前去祭奠一下郭嘉吧!”我想完这些后,不理夏侯惇,更不理……压根就没理过典韦,直接说道。

    说完又直接起身,向外面走去。

    再有人在前面引路,带我去郭嘉埋葬之处。

    夏侯惇见丞相如此,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典韦无所谓,荀攸等人则默默的跟上了丞相的脚步。

    跟着前面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般走着,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只感觉事情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之后,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

    待回过神来后,发现自己已经站在郭嘉的墓前了,众人也都已站毕,全都看着自己。

    而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站到这个刚好的位置的。

    无言!

    看着面前的墓,想着里面躺着的人,忆起与郭嘉之前的种种。

    才发现其实与郭嘉见面最多的地方就是在那个大堂之内,然后……就是战场之上了,几乎每场战役都会带着他一起。

    患难兄弟,生死与共,不过如此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