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主掌郡事的第一件事便是统计户口,查看兵册。
日南四县,卢容、朱吾、比景三县户不过万,只能算是小县。
唯有西卷县作为郡治所在,相对繁荣,城中有一万二千户,人口三万有余,兵马原本有三千,但是被林邑军攻陷城池之后,只剩下一千余众。
看到这个战表,韩风心中都快滴出血来了,西卷城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损失最为严重的,伤亡两千啊,这对于日南郡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战力。
离大战结束,收复西卷城已经过去了十天,这十天来,韩风先是派出使者前往中原许都,面见汉帝,求封交州部日南郡卢容县县长一职。
这其中,日南郡太守虞国出了很大的力。
按照韩风目前的平民身份,是很难得到朝廷认可的。
但在汉朝,各地郡守皆有察举之权,可以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举荐之人如果能得到朝廷的认可,便可外派地方担任地方官吏。
但这其中有个前提,那就是举荐之人必须要前往中央政府担任郎官。
郎官主要负责宫廷宿卫,皇帝出行之时则充当侍卫和随从,说白了郎官扮演的就是一个保镖加保姆的性质。
担任郎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品行,能力,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过朝廷选拔,根据察举之人各方面的成绩优劣分配相应的职务。
这才是正常的官吏选拔制度,但在如今这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现在的朝廷已经对地方政权失去了威慑力,再加上地方割据势力跨州连郡,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权失去了交通纽带。
这也导致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只是把举荐之人的姓名,户籍,身份上表朝廷,朝廷方面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什么大问题都会应允,并且发布正式诏令。
现在,韩风只要静静地等待朝廷方面的旨意,然后正式上任即可。
“子羽,募兵进展如何?”郡署内,韩风看着一脸愁眉走进来的项飞,不禁好奇的问道。
这十日来,韩风让项飞负责西卷城的募兵事宜,另外还有朱吾,卢容二城,韩风让夷廖和武安国分别前往二城招募兵马。
项飞趴在案上,叹了一口气道:“别提了,招募了十日,来应征的人只有四百人。”
韩风闻言眉头一皱,西卷城好歹是个大县,成年男丁有五六千人,怎么会如此难招!
一旁正在处理文书的主簿见状,放下手头的事,出声道:“韩大人,西卷城虽然人丁繁茂,但是经过林邑军劫掠之后,十室九空,田亩毁于一旦,很多百姓甚至难以为继,食不果腹,这其中尤其是成年男丁,他们往往都是一家之主,需要肩负起一家子的重担,如意他们当了兵,出现了什么意外,那家里的妻子儿女怎么办,她们的生活来源如何解决?也是因为有着这个顾虑、才让他们对当兵之事望而怯步。”
韩风闻言表情严肃,并且深深的点点头。
的确,如今大量的田亩被林邑军毁坏,需要重新翻修种植,以保证秋季之时能顺利种出粮食,否则下半年颗粒无收,大家岂不是都要饿死。
而这些事情都需要成年男子来完成,这也导致在耕种问题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可以说如今农耕问题尚未解决好,招募兵源之事就更加没戏了。
毕竟谁都想要先填饱自己的肚子,再去谈保家卫国。
“看来,我们目前最先要解决的是农耕问题!”韩风一时间比项飞还要愁眉不展,解决民事生计这一块可不是他的强项。
不过很快,韩风便想到了一个主意。
屯田!
在韩风的映像里,屯田是由曹操大力倡导的,把荒芜土地国有化,并招募流民以军队的编制分成组,由国家提供耕牛和农具,让他们进行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按照比例进行分成。
这种屯田的方式为民屯,主要劳动力还是来自于治下百姓和流民,只适合于人口稠密的中原,河北,荆襄地区。
至于交州之地,人烟稀少,土地贫瘠,如果真要实施起来,恐怕不见得有多大的成效。
不过除了民屯之外,还有军屯之法。
顾名思义,就是让士兵自行耕种生产行军打仗的粮食。
军屯的好处有很多,一来在没有战争之时,士兵可以用闲余时间耕种农田,积蓄粮食。
二来可以在边戍之地开垦荒田,一方面可以戍卫疆土,另一方面可以就地取粮,解决了粮食供应的难题。
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军屯的实施会产生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带动农业生产力,减少民间沉重的耕种负担,缓解社会压力。
所以,韩风眼睛一亮。
招兵,招收大量的士兵!
只有招募了大量的士兵,集中劳动力,才能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让农业生产快速的进入轨道。
韩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项飞听得半知半解,眼中不时露出茫然的目光。
但是西卷城的主簿就不一样了,好歹也是读过书的人,见识面比较广,所以听了韩风的描述之后神色大作,忍不住拍案叫好。
“大人真乃智计过人,深谋远虑,如此一来,不仅军队的粮食问题解决了,还能源源不断供应出粮食给治下百姓,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同时还能开垦出大片的荒芜土地,种植谷粒,吸引外郡人口前来投奔,充实本郡人口。”
“更重要的是,此项政令一出,会吸引很多壮丁前来募兵入伍,一来可以解决自己和自己身后家庭的粮食之忧,二来当了兵之后,他们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园。
主簿看向韩风的目光,深深的敬服。
屯田之法自己等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要是早想到的话,日南郡的军事力量和农业发展上何止是提升一个档次,说不定日南郡还可以超越交州其他六郡,成为交州部中数一数二的大郡。
韩风道:“屯田事宜尚不用操之过急,先征求下虞太守的意见,虞太守如果同意的话,再写出一份详细的列表,屯田上的所有细节我们都需要仔细斟酌,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
“遵命!”主簿跃跃欲试。
话音落下之后,一名侍卫冲冲步入堂内,向着韩风禀报道:“大人,林邑国使者求见!”
韩风神色一眯,眼中透着若隐若现的光芒,微微道:“终于来了,林邑国的使者。”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