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青蛙2015-9-1009:18
今天早上8点,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发布一条微博:“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视主持人,因为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这篇长微博瞬间被热传,一个多小时就被点赞9700多次,转发,评论上万。
她说:“其实,人生时不时的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了便习惯了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高级的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从职业到情感,从人生规划到思维模式,无不如此。”
“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
我想张泉灵所谈到的人生困境,正是我们许许多多人正在面临着或者经历着的。
她所提到的鱼缸理论实际上和“温水煮蛙”是一个道理。
“温水煮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突如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还不知何故。
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最终导致消沉、放纵和堕落。由于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的变化,让人在不易察觉中完成了整个蜕变,待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相反,如果将人突然从“天堂”扔到“地狱”,由于落差极大,人的反应也非常强烈,无法快速做出反应,最终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改变而陷入绝境。
记得开学第一天,许多人都引用了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来告诫孩子:“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我想我们之所以如此欣赏这段话的深刻原因正源于我们内心的渴求,我们对世界的好奇正被改变现状的恐惧日日泯灭,我们总是说在等等,在等等,就这样,就这样,没办法,没办法,认清形势,认清形势,我们日日挣扎在改变和维持的边缘,最终错过一日又一日,只反复纠结于一生的心有不甘,但事实上造就这一切的是我们自己缺乏改变的勇气和创新的能力,有时候,我们也应该考虑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带给自己全新的生活,因为人生正是因为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而有意义!
也许正如林徽音所说:‘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发人深省!!!
寻找人生的新出口2015-9-2811:26
好长时间的沉寂荒芜,每日只是面无表情的面对自己,我不知道我的方向在哪里?以至于很长的时间我不再想写也不再想说,我又有什么值得去说,去写的呢?都不过是些虚无又空洞,苍白又无力的语言。
我要这么过下去吗?一直这么过下去吗?每天早上迎着五六点的朝阳去买菜做早餐,上班,做中饭,再上班,再做晚饭,检查孩子的作业,辅导孩子的学习,给孩子讲故事,结束一天的生活。一直一直这样,过着平静却不知未来的日子,甚至我都不能掌握我的未来,我所在的企业若是个百年老店,可能这辈子还能这样平静的过下去。倘若不是,我的下场则只能是继续从一份工作流连到另外一份工作,甚至于越来越差,毕竟我已不再年轻,毕竟作为一个三十三岁的女性我不再是受那些企业青睐的廉价却又勤劳的小姑娘,领着很低的薪水,日日加班加点。一个中年女性要顾忌的太多,不可能做到这么纯粹。那么我的事业呢?我的前途呢?它们在哪里??
没有背景,没有依靠,有的只是现在,能抓住的也只有现在。于是,我开始漫无目的思考,想出国重新学习充实自己,想要创业,很多很多的想法在搜索,可是我却难以下决定,优柔寡断于日日,孩子,父母,家人,很多很多的理由,其实是掩盖自己内心恐惧的真实。我很清楚,如果我想要成功必须清晰的分析自己,重新定位,找准方向,努力寻找人生的新出口,并朝着目标一直努力下去,不论结果,少了年轻时的冲动和闯劲是不行的,生活需要激情!人生要不断定位!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