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之美!七十二洞依山而建。雖說木樑樹梉。但有這般工藝,祖先智慧實功不可沒。
一個眼神使下屬馬上烤問起頁知書。雖被脅持,但那處變不驚心還在望着外邊風景。
“老大問你呢?”
“你好!你好!
原來蘇老大,你真人比想像中帥多了!”頁知書說
“我生平最討厭賣弄嘴皮之人!”蘇老大說
這令頁知書收起了那副嬉笑面孔,認真地說明了來意。
“原來是來講和的!來人抓出去餵狗!”
“等等!”
頁知書也沒有想到他們野蠻程度竟有這般地步。
“知道我是誰嗎?
我乃中原鼎鼎大名,獨一無二、英俊瀟灑、人見人愛,少女的偶像,男人楷模,江湖上人稱《一頁先生》-頁知書。”
山民、村夫一直都躲這與世無爭的人間仙境。哪里會知道外面的人,再加上大部份都目不識丁,更加搖頭了。
“嚇壞了吧!”
頁知書還自以為是地洋洋自得
“我們不管你是「葉蜘蛛」還是「土螳螂」。來議和的統統抓去餵狗。”
“怎麼這麼不講道理,況且兩軍交戰也不斬來使。”頁知書說
自小熟讀兵書、歷史的他,拿着這一點竟有持無恐。
“我們不懂甚麼叫規矩!拿下去餵狗!”
“等等!我全是骨頭,狗都不愛吃!”頁知書說完,看了看周圍的人。這一次他終於明白蠻牛是沒有道理可言。
既然此路不通唯有另闢蹊蹺了。
“蘇老大!你可知我天朝有多少兵馬?”頁知書問
“北境駐守十五萬,剛剛大勝的三十五萬,其他邊境上的十萬加上江州五萬總共六十萬。”旁邊參謀作答
“錯了!我們還有禁軍二十萬。全是精銳。而且少展露於人前。”頁知書說
“那又怎樣?
带着新勝之威你大宋皇帝必定勢取高梁河。但他忽略了兵累將疲,到時我們就直搗中原,易如反掌。江州區區五萬連那「九關十八鎖」恐怕也過不了。
就算農家之主也未必可以輕鬆應付。
話說回來,你怎麼進來的?”
頁知書印證了心中所想,他們能對大宋兵力料如指掌,其中一定有異。
現在這些人都是好戰分子,要他們打消出征念頭似乎不太容易。
“因為我聰明吖……”
人家話也不給他說完,已準備用刑。
爭執間他身上掉下了那帶有鈴鐺的如意結。
“你怎麼會有我梅山之物?”蘇老大問
他們對於那如意結似乎有顧忌,這使頁知書突然有了個想法。
“原來大家是自己人,那就趕緊放開我!”頁知書說
“你不說是嗎?抓下去餵狗!”
“怎麼左一句餵狗右一句餵狗!你們家的狗沒東西吃了嗎?”頁知書無奈地說
幾個大漢正準備打算押他下去的時候,之前的姑娘出現了。對着幾個大漢不停搖頭。
“鈴兒!你怎麼了!”蘇老大問
只見鈴兒沒有說話,換成了瘋狂點頭。
“姓頁的!你是不是看過她洗脚了?”
“嗯!怎麼啦!又不是洗澡!
要不我洗腳你們隨便看!”頁知書說
“豈有此理!你當我們的姑娘是那麼隨便的嗎?
把他拖下去!”蘇老大吼道
各處鄉村各處俗。頁知書雖然學富五車,但對於很多鄉下習俗還是不太了解。
那姑娘死活也不讓,頁知書看在眼里,他作出了一個連自己也覺得無恥主意。
~
黃鶴樓內
童言雖然穿着頁知書衣服,手執羽扇。但是氣勢卻連半點也跟不上。
亡羊補牢,着急打開少爺筆記。
「武林三大奇功之一《沙門塔羅》。此乃一門蠱惑心智邪門武學。中招者全在不知不覺間,沒半點痕跡或出招架勢可尋。令人防不勝防。
被種下《沙門塔羅》者將極速迷失心智,失掉自我。在恐懼與驚慌中逐漸死去。」
童言看內容不僅發出「哇」一聲驚嘆。世上竟有這殺人於無形武學。
待閱讀完畢,他走出了講臺。順嘴而讀:“武林三大……”
話還未完,臺下已是不滿聲音雷雷!
“滾回去!叫頁知書出來!”
在一片噓聲中,童言只好退回內堂。
“你家少爺甚麼時候回來?”
“我也不知道啊!”童言答
“那只好去《頁府》抓他回來了!
~
“這小子不一般啊!”
“這些年來第二個人從《沙門塔羅》中甦醒過來。”
計富貴睜大雙眼,旁邊站着一對老人,互相對望後。
“請問這是甚麼地方?”計富貴問
“這是我家。”
“那打撓了!我得走了。”
計富貴說完馬上想離開,只見之前腿傷竟然好了。但傷處並沒有涂過葯物或療傷之物。可他沒作多想,提腿起步。
“小伙子!你出不去這里的!”
“沒事的,我一路上也是跌跌碰碰。腳上的傷也不知怎麼好的。總之謝謝兩位了”計富貴說
“不用謝我們,應該感謝你自己!”
計富貴不知何故,只聽見“叮”一聲。眼前站立着一個身材高大男人,手持一把奇形兵刃。對周圍一切大肆破壞,劍鋒過後一切都化碎片。
驚魂未定之際,計富貴發現自己竟然甚麼事也沒有。
只是兩位老仍然呆呆站立着,目光無神,仿似被人奪去魂魄似的。
“二位!醒醒啊!”
倆人好像剛從睡夢中乍醒,聚睛滙神地看着計富貴。
“小伙子!你這武功哪里學的?”老人問
“二位就别開玩笑了!我根本就不懂半點功夫。”
“你才施展了《沙門塔羅》將我倆困於幻境當中,手法之巧妙,連我們也措手不及吖!”老人說
“我根本就不知你們在說些什麼?我有要事先走了。”
“我們知道你是誰?從哪來?要去哪里?”老人說
計富貴那驚嚇表情,簡直難以至信。老人將計富貴出生之今、一路遭遇娓娓道來。更加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
莫州
“卓叔!我們兄弟此行還有一個目的。”姚壹一說
“喔?”
“那就是殺了當年造謠中傷我父親之人!”姚壹一說
“不可以!你可知道頁知書是皇上致友,你要殺的可是他父親啊!”
“叔!你要我們和兩家族道歉,都聽你的。但此人可恨,除了傷害了我父親,還令到整個南方與我家為敵,南方武術亦因此停滯不前。”姚壹一說
他的話里帶着一股常人所不能理解恨意,這種傷恐怕只有那兩兄弟才能領悟得到。
“事情都過了這麼多年了,讓稟告皇上恢復你家名聲好嗎?”
“姪兒恕難從命!父親最後鬱鬱而終情形我還記到現在?”姚壹一說
“老壯最後可有遺言?”
“有一首詩。”姚壹一答
“甚麼詩?”
“半生戎馬碌無為,
可恨故土不復在?
金刀已掛斑駁彩,
廢將無顏見先帝?”
當姚壹一念完,大叔頓時百感交集。
“你父親就是固執、迂腐,否則也不帶着遺憾離世!”
“卓叔!可否告知小姪是怎麼一回事?”姚壹一問
“我等四人當只是不問世事武夫,直到「世宗」來到。希望可以一起北伐,取回被契丹所佔土地,為天下漢人牟福祉。
誰知,「世宗」中途駕崩,北伐之事唯有押後。”
“所以拖到現在?”姚壹一再問
“錯了!我等還繼續前進,結果在「陳橋站」。基於新主尚幼,前朝衰亡可鑑,我們不想國家再次因為宦官、外戚而亡國。眾將士推舉太祖為新帝。
可是你父親堅持「世宗」駕崩,必須繼續扶持「新主」。大家各執已見,最後他竟然下毒令到大家都動彈不得。我百般勸說,最後他一怒之下跑回南方了。
想不到當時一别,子再也見不到他了。”
“所以「陳橋站」我父親用毒之事就令他變成了天下皆知用毒小人!”姚壹一傷感地說
這不僅讓另外兩人也咬牙砌齒。
“其實太祖一早下令,當天所發生的事不可外傳,但不知為何……”
“姓頁的在江湖上以炒賣消息起家,他們知道不足為奇。但是為甚麼他們要多加中傷?”姚壹一說
“肯定是仗着皇帝撑腰,才有這膽量。但我甚麼都不怕!”姚三說
“賢侄!你們不能這樣,江湖會亂成一遭的。”
“卓叔!你知道爹回故鄉後,受到了多少白眼,所有人都以我們而不耻!導致我兄弟從小就離開故鄉?”
姚壹一字字鏗鏘有聲,像這種鐵打男兒在此時亦有着無數委曲未能盡數。
“我知道難為你們幾個了,但是……”
“你不用擔心,姓頁的生死並不影響大局。”姚壹一說
他亦不繼續阻撓,三兄弟離鄉別井多年,應該受盡磨難。作為老江湖,完全明白名聲是如何舉足輕重。
“算了!待事情完畢,叔和你們一起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