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六道残飞坠 > 之死. 砍柴人惹的祸
    某镇有位砍柴人,晓得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生态哲学。在砍完上一座镇的大树,把柴木都卖了个好价钱后,向着含屈镇行进了。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这位卖柴人衣衫褴褛地来到了含屈镇,八百里的路途中,被山贼洗劫也不是什么值得惊奇的事。

    砍柴人忍饥挨饿地出现在含屈面前。

    含屈如法炮制,先干活,后赏赐。

    砍柴人吃饱喝足。

    可能是一时太饿,二时太饱,三时愤愤不平捶胸顿足心有不甘自己本也是腰缠万贯之人,四时想到含屈老爷现时就是腰缠万贯之人,思维错乱,竟起了小小歹心。

    他盘算着,这老爷初遇我时,见我精神和面貌双崩溃,竟也要求我去做点事才管饭,这样小家子气,想想我就独自生闷气!

    于是抓了一小把米,爬上含屈房间的屋顶,掀起一块琉璃瓦,估摸着仙女散花含屈一脸米。

    他眼神不太好,不晓得含屈睡觉有个习惯,就是口会微微张开一个口。

    一个不小心,含屈嘴里含着一把米,卒。

    镇民们听到含屈驾崩,悲恸纷纷,万人空巷,长街十里,都说要送含屈老爷一程。

    至于死因,有人猜测是天公好心做坏事,想塞一把大米给含屈老爷,不料塞错器官;有人怀疑是地府觉他太劳累,赶快扶送他上青天享福。

    总之,童叟称道的善长人翁,谁会往有人害他的方向想去呢?

    含屈镇有这样一个风俗,就在是西归人嘴里呈放一个刻有“屈”字的盘缠,一表灵魂已出窍,徒留一尸身,以示哀叹,二表人死不能复生之屈,不论此人身前身份几何,是忠良是奸臣,通通不计较,以示对亡之敬重。

    有位多年前高中状元的大官,特地从京城赶回,带回京城特产“皇城屈币”一枚,大官一边赞表含屈老爷行善技术高超,无人出其左右,一边遥想当年老爷助其进京赴考,导其穷与贫并不可怕要靠双手造就饱腹,一边把“皇城屈币”呈放到含屈口中。

    镇里百姓谁也没见过在仙逝人口中呈放两枚“屈币”的风景,心里有点拿不准。

    被“皇城屈币”晃了晃眼睛,转念一想,这大官即兴的吊文竟也能做到低处如泣如诉,高处有声有色,又常年驻扎皇城根下,是见过世面的,该不会出差错。

    世人无奇不有,听到含屈的丰绩处,竟油然出一种鼓掌的冲动。手滑到半空中,智商上线,转而掩面而泣。

    地府。

    话说含屈是第一位含着两颗屈币而来的顾客。

    地府素来对机器升级改造的投入甚微,再说好像也没这个必要。

    因此,没有处理一人两币的地府机器。

    含屈嘴里仍旧含着两枚“屈币”。

    阎王爱好猎奇,又瞥见含屈的简历中盖棺论定一栏铭着“大慈善家”,颇为欣赏,于是把含屈调派到无常的门下当实习生。

    无常初见含屈,便道,

    “你做鬼要有鬼的样子,不能再悬挂生前面容,人模鬼样的!”

    于是,含屈赴“阴灵城”易了容,顺带拜小酌为师傅,学会了消骨术。

    含屈本来不叫含屈,含屈镇本来不名含屈镇。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