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阎王上岗的第一天,就坏了许多以前定下的规矩。
有的规矩坏得好,有些规矩坏得坏。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阴曹作为传统的三界之一,自然少不了地府之约。
地府之约,约束死。
远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混沌初开,女娲七彩补天。不久,乾坤三界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铺开成型。执掌地府的冥王,书写了地府之约的雏形。
历代阎王,增删查改,地府之约随着时代的推进,因地制宜,依山而建。
但都只是细枝末节上的小打小闹。
毕竟死,是所有世人固然的终点,命中注定。规束死灵的地府之约,近墨者黑。
以下是《地府之约》节选:
第一条。阳寿尽,得以死;六道轮回,赐之以生。
此乃约法之根基。
第三条。阎王须在人绝气前,携黑白无常赶到未亡人边,杵其前,宣读“地府判言”,总其一身祸福旦夕,功过得失。最后念念有词“啊門”(地府之门开启),阎王亲手闭其双眼。
......
四代阎王是变更冥王所定《地府之约》的第一人:
约法第三条改为,阎王无需亲自去迎死魂,由黑白无常轮岗。死魂多的时候,阴兵出动。
六代阎王变更《地府之约》第一条:
阳寿将尽,赐之以死;六道轮回,赐之以生。
美其名曰本王有胆有才,连约法根基亦敢撼动,又将之易得对偶,郎朗上口。
殿下百鬼齐呼阎王锐意进取,颇有革新之风,真是清风拂面。
除此之外,新增第一百零八条:每代阎王应修筑王殿一座。
由于历代均无此例,于是六代阎王发动全府的鬼建造共计5座王殿,以示对前任们的追思。
日夜兼程,风雨不改。
黑白和无常充当监工一职,忙个死去活来,时常遗漏接应死魂的时辰,致使人间恶鬼横行,民不聊生。
黑白提出该暂缓计划,阎王反驳这是千秋功业,万代功德,谏言不予受理。
六代留下了一个金碧辉煌的阴曹地府,和惨淡枯寂的人间。
七代建王殿。
八代建王殿。
九代建王殿。
十代建王殿。
渐渐地,因殿数与代数相同,鬼们便把X代阎王改称为X殿阎王。
现代阎王为第十一代阎王,但他只有十座王殿。
他心感“十一殿阎王”这个称呼没“十殿阎王”霸气,于是把第一百零八条约法废止。
自此,后代统称十殿阎王。
又把第三条约法更改为:
仙逝人的灵魂据其意志最多可逗留人间七天(若死无可恋,则可自行经鬼门关步入地府),七日后由黑白或无常去提。
并废除了第七条约法“头七节”。
阎王一片丹心地希冀死魂能于七日期间,飘飘然陪伴亲人,看清旁人的嘴脸,对孰是孰非做一个不一定确准的考量。
一开始只有“好鬼”,因无作坏的径道。
此办法在刚实施时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前来地府的死魂们变得乖顺了许多,一个个都一副心愿已了,红尘看破的样子,再没有很多意欲反抗,再没有很多呼天抢地。
阎王的用兵成本大大降低。被降薪的阴兵们也并没有太多不满。
阎王实行此条约还有另外的考量:遇上打仗、瘟疫等人间兵荒马乱,死魂大规模释放的特殊时期,地府也能弹性处理,不兵荒马乱。
理想一片丰满,实际一堆骨感。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