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6年1月,对于三国历史有着重大转折的关键人物即将出山了,梓州王朝女皇母艳艳和丞相周清风,亲自联袂前往宛郡南阳郊外,寻访后世被民间当做神人一般的三国第一军师诸葛孔明的居住之地卧龙岗。
然而刚消停不久的晋王袁绍,又派遣心腹爱将文丑率领十五万大军,准备进攻梓州王朝的弘农郡,以报上次的火烧二十万袁军的大仇。
这次,大将文丑学聪明了,提前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白天行军,晚上安营扎寨休整,谨防再次被埋伏。
却不想这次梓州王朝的女皇、丞相,皆跑去南阳搜索大军师孔明去了,各地的防守都已经全权交付给三大军团了。
对于这次袁绍大军的进犯,荆州军团、益州军团各派出临近弘农郡的军队,共同协防,就以上次在黄河南岸部署的防御工事进行防守,其他适合登陆的河段在其制高点,布满了大量的投石车,以阻止袁绍的船队与大军汇合。
而文丑也怕分兵后被各个击破,也就老老实实的先占据,早已撤走了全部百姓的河东县,然后赶造大船、投石准备过河抢滩登陆。
正当晋王袁绍的大军,进攻梓州军沿河的防御工事,两家打得如火如荼之际。
曹操撕毁了与袁绍的同盟关系,派遣手下大将太史慈、乐进率领十万精锐大军,突袭晋国袁绍的都城邺城。
晋王袁绍一边大骂曹操卑鄙无耻,一边召集都城周围郡县的援军前来保驾。
母艳艳、周清风夫妇虽然对曹操的动作感到疑惑,但更多的却是对曹操人格的鄙视。
随后,母艳艳、周清风在南阳郊外各处,寻访卧龙岗的下落,接连十多日,却没有丝毫头绪。
二人一路找寻,最后距离新野已经不远了,于是决定前往新野城先歇歇脚。
刚入城门之时,就遇到了一名自称‘单福’的怪人。
虽然很怪,然而周清风却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不动声色地邀请他一起到宛城做客。
单福也不推迟,于是随同母艳艳、周清风一同回到宛城,并被周清风奉为上宾。
周清风日日好酒好菜伺候着,天天谦恭有礼地向他讨教学问。
几日下来,单福深感大恩,于是向周清风道出自己本名徐庶字元直,早年为友杀人,逃亡于江湖,这才更名为单福。
周清风早就知道了,也不以为意,仍然天天好酒好菜招待,早晚一起研讨兵阵战法,也不提出招揽之意。
又几日下来,徐庶实在吃不消周清风的盛情厚意,于是主动提出愿意出仕于梓州王朝,为梓州王朝效力,一起造福于天下黎民。
周清风大喜,心想鱼儿终于上钩了。
于是带徐庶再次面见女皇母艳艳,母艳艳也知道徐庶大才,就立即委以重任,派去协助防守弘农郡。
徐庶感激涕零,立即前往弘农郡,一招‘诱敌深入,瓮中捉鳖’,就使得文丑大军身陷重围,最后文丑被逼跳入湍急的黄河之中,下落不明。
梓州大军也对这位新来的军师,表示了真挚的敬意。
随后,周清风召回徐庶,准备下个月再次前往南阳郊外,探访诸葛亮的下落。
公元206年3月,梓州军再次击溃晋王袁绍进犯弘农郡的十五万大军。
紧接着在盟友背后开刀的魏王曹操,其麾下的大将太史慈、乐进也攻下了晋王袁绍防守空虚的都城邺城。
袁绍招来的周围郡县的援军,也先后被曹操的精锐大军击退。
袁绍眼看无望反攻下自己的都城,也只得无奈的狼狈逃窜,安排好边线的防守之后,就将都城牵至远离前线的北平郡城。
公元206年5月,梓州王朝的丞相周清风,邀请徐庶一起前往南阳郊外,探访诸葛亮的行踪。
这一次在诸葛亮的老朋友徐庶的带领下,周清风顺利地找到了隐居在南阳郊外卧龙岗的诸葛亮家。
徐庶本想直接推开院门,吆喝卧龙先生诸葛亮,但是被周清风及时的拉住了。
然后,周清风轻轻敲击院门,小声询问道:“请问卧龙先生在家吗?”
不一会儿,出来了一位书童,打开院门看见徐庶,立即作了一揖,“原来是徐先生,我家先生外出访友了,不知道徐先生可有事情,需要转告我家先生的?”
徐庶不满地说道:“这孔明不会是躲着我们吧?他何时出去访友的?何时回来?这位是梓州王朝的丞相周清风大人,专程前来拜访孔明。”
书童立马行礼道:“原来是爱民如子的周清风大人,您的大名常常听先生们说起。我家先生昨日出的门,不知何时才会归来,或许一二日,或许十数日。”
周清风也立马还礼道:“多谢小友,孔明先生回来后,请带我转告先生,就说周清风久闻先生大名,特意前来拜访先生。”
书童忙不迭地应道:“好的,好的。我家先生回来,我一定转告。”
随后,没有见到诸葛亮的周清风,也就遗憾地带着徐庶回转宛城了。
几个月之后,闲来没事的周清风,又拉着徐庶一起前往南阳卧龙岗,拜访卧龙先生诸葛亮。
另一方面还派出人手,四处打听行踪飘渺的雏凤庞统先生的下落。
这一日,兴致盎然的周清风携带着一些礼物,和徐庶一起来到了南阳卧龙岗。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卧龙先生刚刚与隐士黄承彦的才女黄月英大婚,婚后夫妻二人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四处郊游去了。
周清风无奈之下只好留下礼物,意兴阑珊地和徐庶再一次空手而归。
公元206年12月,魏王曹操亲自率领二十八万大军,号称三十万,矛头直指晋王袁绍的上党郡。
晋王袁绍也不甘示弱,召集二十余万大军救援上党郡,其他各地援军也陆陆续续向上党郡进发,二人彻底撕破脸皮,打算拼个你死我活,新仇旧恨一起算算。
公元207年3月,正当魏王曹操率领大军,跟晋王袁绍在上党郡,激烈交锋的时刻。
梓州王朝谋士团预测到,如果不加以干涩的话,袁绍很可能会兵败如山倒,彻底被曹操击垮,从此让曹操做大。
于是梓州王朝的军师们一致决定,应该消弱一下拥有两大最强特殊兵种的曹操。
随后大将军项羽调遣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十万大军进攻洛阳郡,另一路也是十万进攻徐州的小沛郡。
以此缓解北边晋王袁绍的压力,也压制一下魏王曹操的嚣张气焰。
晋王袁绍得知昔日的旧敌梓州王朝,向魏王曹操发起进攻,感慨万千。
随后袁绍也松了一口气,因为陆陆续续赶来救援上党郡的二十余万大军,已经快要跟魏军拼光了,心想这个可恶的曹操后方空虚,这下肯定会立即撤退了,上党郡也算保住了。
然而,魏王曹操果然是个枭雄人物,处变不惊,一方面下令洛阳、小沛紧闭城门,加强防守,另一方面做出假装撤退的动作,随后反身猛攻放松下来的袁军。
袁绍抵挡不住,只得败退而走,让出了上党郡。
紧接着,曹操兵分两路,日夜兼程,回援洛阳以及小沛。
随后,梓州军与曹操军进入胶着状态,交战数十场互有胜负。
公元207年6月,晋王袁绍趁着魏王曹操正集中兵力,抵御梓州王朝的进攻。
于是率领十万大军突袭自己曾经的耻辱之地邺城,一举拿下了邺郡。
虽然曹操也派遣了援军,但是由于袁绍麾下猛将赵云的出色表现,一一击退了曹操派来救援的大军。
最后,曹操也因为兵力吃紧的缘故,只是派兵防守黄河一带,全力抵御梓州王朝的进攻。
公元207年9月,魏王曹操面对难缠的梓州军,非常头疼,想要求和,又抹不开颜面,正在两难之际,突然得到报告,袁绍再次率领十万大军,攻入了上党郡。
这下可急坏了曹操,兵力薄弱的上党郡,肯定抵挡不住袁绍的大军。
于是,魏王曹操放下颜面,向梓州王朝派出使者,请求称臣停战。
梓州王朝的大咖们都知道,这只是曹操的权宜之计,表面上应允,却就是不撤兵。
魏王曹操看梓州军不撤,也放不下心,不敢轻易撤兵前往救援上党郡。
这一拖就是一个月,魏王曹操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斡旋。
梓州女皇母艳艳、丞相周清风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下令梓州大军陆续撤兵。
魏王曹操眼看梓州大军,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撤去,激动不已,立即准备选拔精锐骑兵前往上党郡救援。
然而,就在这时,传来八百里加急文书,上党郡守军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上党郡失守了。
公元207年10月,晋王袁绍由于梓州王朝的侧面帮助,终于扭转颓势,反攻被魏王曹操侵占的邺郡、上党郡,先后收复失地邺郡、上党郡。
魏王曹操无奈之下,只好命令各郡加强防守,静待时机。
先不说逐渐平静下来的袁、曹两家。
却说梓州王朝的丞相周清风焦急不已,因为这都快208年,一直密切关注南阳卧龙岗的密探,仍旧没有发现卧龙先生诸葛亮夫妇的身影,而雏凤庞统先生的行踪也一直没有发现,周清风非常担心是不是由于自己等人的穿越,从而影响了卧龙、雏凤的出世。
母艳艳安慰道:“卧龙、雏凤都是当世大才,可遇不可求,时机到了,自然会相遇,就不用再刻意安排密探寻访了,这样可能反而适得其反。”
周清风无奈道:“唉!好吧!只能如此了,顺其自然吧。”
公元208年11月,晋王袁绍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近几年战事频繁、心力交瘁,终于病重卧床不起,随后就不治身亡了。
晋王袁绍留下遗命,传位给最喜爱的幼子袁尚,虽然受到了首席军师田丰等人“废长立幼,恐有祸端”的劝告,但是袁绍仍然一意孤行,坚持传位给幼子袁尚。
随后,袁尚继承晋王位,重用支持自己的逢纪、审配等人,逐渐冷落河北鬼才田丰、沮授等人。
袁家老大袁谭由于不满意父王袁绍“废长立幼”的遗命,一怒之下,带领支持自己的辛评、郭图等人,回到自己的属地青州平原郡。
袁家老二袁熙也回到自己的属地幽州襄平郡,当起自己的土皇帝。
新任晋王袁尚眼看仇敌魏王曹操,已经向梓州王朝称臣,担心强大的梓州军前来讨伐,地位还未完全稳固的自己。
于是也派出使者,向梓州王朝称臣,表达了友善之意。
在这一轮的交锋之后,三家地盘都没有大的变动,但是袁尚、曹操兵力大减,逼不得已向梓州王朝称臣,最后梓州王朝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