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假想三国 > 第三十二章:田丰来了
    半月后,大量的流民相继进入平城地界。平城南门外,陈范已经搭好十几个粥棚,开始安排接纳流民的事宜。

    最后来到平城的人中也有不少一部分是带有家资的人士,他们在县衙购买房产、店铺……陈范一时忙得不可开交!

    周吉安也忙着安置流民,才发现自己手中严重缺乏可用之人。没办法,必须要足够的人才能协调好这安置工作。

    周吉先将众人安排到临时搭建的安置棚,再将六千余名男丁全部集中起来统找出两百余名熟悉建房的工匠和一百余名木工,由他们带领统众人开石伐木,建立村寨。

    又派了两门暗卫护着貂蝉在安置棚由足一统计人口和家庭。原来的本地居民则忙着给难民们熬粥准备食物。

    ……

    一天一天起早贪黑的忙着,难民们因为有了食物,虽然不能吃得很饱,但总算不再挨饿,干起活来倒是很卖力。

    因为周吉说了,新盖好的房子就是分给大家住的,至于这房子购买或租住周吉说费用先记下,等日子好起来再说。

    五天后,绍蝉的人口统计工作完成了,共有人口整整一万人,不多不少共计三千户,多的人家有六七口,少的只有一人。

    三千户人啊!那得造多少房子?三千个家庭,三千间房子!造完得要多长时间?秋耕得开始了,粮食不种下去,明年这么多人吃什么!问题是房子不建好,这么多人寒冬该怎么过?

    大问题!大麻烦!该怎么办?

    满怀心思的周吉回到城里!很烦!很想喝酒!

    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缘来酒楼。

    “公子,你怎么过来了?要吃点东西吗?”掌柜徐杨见周吉来了,赶忙起身出来迎接。

    “哦,有些心烦,想过来喝点酒!”周吉说到。

    “公子楼上雅间请!我去给你弄几个小菜!”徐杨说。

    这时候正是饭点,悦来酒楼几乎暴满。

    周吉独自来到楼上,刚走到第一间雅间门口就被陈范叫住:“大人,进来一起坐!”

    “哟!陈大人,这么忙你还有空来我这酒楼喝酒?”周吉调侃到。

    “大人不厚道啊,酒楼有这么好的酒也没告诉我。是怕我来喝你的酒不付钱吗?哈哈……”陈范也反侃到。

    “这不都是你害的?酒还没出来就让你叫去了县衙,这一去我就一直忙到现在!吃饭都顾不上了,那里还记得请你喝酒?我酿的酒,我自己还没好好喝过呢!”周吉假怒道。

    “这‘英雄酒’乃公子所酿?”这时房内传来一阵清朗的声音。

    “哦!吉不知陈大人有客人在,失礼!失礼!”周吉走进房间一看,见上座有一儒雅文士端坐,陈范在一旁作陪。

    “先生有所不知,这位是周吉大人,我们得平城长,他虽然年少,确有大能耐。这酒楼是他的,酒是他自己的酒坊酿的,就连我们现在坐的这桌椅都是他自己的木工坊做的。

    最主要我们周大人才学不凡、术算精通,还懂得带兵打仗,年前我平城遭遇胡祸,全凭大人的指挥,才保得这平城平安!”陈范夸起周吉来那是毫无保留。

    “哦?!莫不是作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的周吉周大人?”儒雅文士问到。

    “正是晚生,请问先生是?”周吉向文士施礼。

    “呵呵,忘了介绍,这位是田丰田先生,曾官拜侍御史。”陈范连忙向周吉介绍。

    田丰?袁绍手下第一谋士?大才啊!周吉眼睛都亮了。难道我已经这么出名了么?诗都传到冀州了?

    田丰,冀州钜鹿人,博学多才,曾被太尉府征辟,举为茂才,后被选为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谋害贤臣,弃官回家。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

    他计破公孙瓒,平定河北,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在官渡之战时极力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袁绍因曾不听田丰之言而羞愧,逢纪又在袁绍面前进谗言,田丰被袁绍杀害。

    这黄巾之乱钜鹿首当其冲,战火纷飞,城破人亡,田丰不忍目睹国破家亡而不作为,便随周边流民一起前往并州,欲暂避战祸。

    后来听说平城只收长久迁居的流民,便决定前来平城看看。因为他也分析出这其中的好处,便想看看是何人有此远见之举。

    这几日看到平城安置流民的事进展的顺顺利利,更是惊叹这平城长有大才。所以今天特意去县衙拜访偶遇县丞陈范,陈范一听田丰的大名,便放下手中工作,引田丰来这酒楼吃饭,算是暂替周吉接待了,本想接待好后再引荐,没想到在这遇上了。

    “哦!原来是田大人,晚生有礼了!”周吉还在盘算如何留下田丰呢,听了陈范介绍,赶紧再次施礼,礼贤下士这是拉帮结派的节奏。

    “大人客气了,某早已辞官,现在乃白身之人,切莫再称大人。倒是周大人,年轻有为,武可以拒边,文可以传天下,当真少年英雄!”田丰阻止到。

    “敢问先生如何在此?”周吉问。

    “哎!说来话长,不提也罢!都是那该死的蛾贼闹的!”田丰叹息道。

    “哦,对了!先生,你刚才问我如何想到如此安置流民之法。实不相瞒,这主意也是我们平成长周大人所出!”陈范向田丰说到。

    “哦?!”田丰又是一惊,问周吉道:“敢问大人怎会如此安排?”

    “吉只是想让这天下百姓能安安稳稳地生活,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光靠官府救济,能救得了几人?吉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官府富家以暂借的方式安置了诸多百姓,日后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而这诸多流民也得到了更好的活下去的机会……”周吉侃侃而谈。

    田丰突然站起来对周吉一拜。

    “先生,这如何使得?晚生可受不起!”周吉赶紧站起来还礼。

    “公子果然远见,好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丰代这一路同行的三万百姓拜谢公子。”田丰道。

    “哎!……”

    “大人为何叹息?”田丰问道。

    “这主意出来,我倒是帮太守大人解决了困难,可我却给自己招来了大麻烦!”周吉道。

    “周大人,可是这安置工作不顺利?”陈范问道。

    “大人遇到什么麻烦?说出来,让丰参详一翻,或许能帮上一些小忙!”田丰也问到。

    你能帮我当然好了,最好能永远留下来帮我!周吉心想。

    “我们平城接收了一万流民安置于城南五里处,可人实在有些多,我现在正在组织人手造房,可这秋耕的日子到了,我私人手中只有良田百亩,其中还有一部分租给了当地百姓。

    我正愁如何分配这些田地呢!如果不及时耕种,来年这一万人吃什么?我这点家产能撑到夏收就不错了!可这房屋还未建好,若不能早日建城,这百姓们如何渡过寒冬?哎,愁死人了……”

    “大人果然宅心仁厚,思虑久远!丰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大人可否成全?”田丰道。

    “先生请讲!”周吉道。

    “明日可否带丰到大人安置流民之处一看?”田丰说。

    “当然,吉求之不得!还望先生能为晚生指点迷津!”周吉巴不得马上带田丰去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