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着烛光的后院的一间禅房里,少年和少女分别躺在两张床上,他们的伤口已被处理,只是少年还好只是皮外伤,女孩则是因为被箭羽穿透了肺腑处,一直昏迷不醒。
“...救......她......救......她......”少年不断呓语道。
屋外站着两个僧人,一个拿着扫帚,一个手持念珠,显然是青竹和方丈。
方丈手拨念珠,笑容和煦道:“我很意外,师弟你竟然为了一个不相识的小施主破了五戒十善”
青竹面无表情,冷冷说到:“方丈既修心禅,有人在佛门净地妄行杀孽,却无动于衷!”
方丈又笑道:“师弟既知我修心禅,就知我虽通晓俗世因果,可并不擅长武事,何来无动于衷?”
青竹沉吟片刻:“方丈......怎就知道我会出手,倘若我不出手,那孩子可就必死无疑......”
方丈敛了敛笑容,反问道:“你呢,你为什么出手?恪守戒律不是你成佛的决心吗?”
青竹回想起石槕上的竹筒,苦涩道“那孩子......很善良,或许我注定与佛无缘,师哥......,我总觉得世上多了些比戒律更重要的东西,比佛更重要的东西”
方丈却笑道:“善哉!那是慈悲,守戒是为了慈悲,而非本末倒置,师弟,你境界已成,去磐钟寺吧,师傅应该很乐意看到你明悟佛心”
“......,多谢......师哥,只是师哥如何处置那孩子?”青竹忍不住问道。
“你且去吧,一切有为法。”方丈微微闭目,似乎并不打算回答。
......
此次追杀失败,势必不会善罢甘休,想来少年日后的日子必然不会太平,方丈曾隐隐在少年身上感知到......某种佛光,所以心想此子若非与佛有大机缘,就是日后会为佛门积攒大功德,故而他才愿意冒着打破佛门净地的危险来收留此子,只是这少年明显深陷情障,这是与佛门最大的阻碍。
于是方丈回了禅房,渡了些金光于床榻上的少年,少年缓缓睁开眼睛,他见到方丈的脸就明白了大概,暗叹还好赌对了!“多谢方丈大师的救命之恩”然后他突然一个激灵,倏然紧张问道:“大师,与我一起的人呢?”
方丈叹了口气,指了指旁边的床榻。看见床榻上的少女,沐空安心些许,还是忍不住问道:“我妹的伤势如何,没有大碍吧......”
“伤及肺腑,凡药难医......,但此女根骨上佳,我可修书一封,引荐她拜入无为道园,想必在那里痊愈绝非难事。”方丈娓娓说到。
“多谢大师,大师恩德无以为报”沐空惊喜道。
“我有个条件......,施主需拜入佛门”方丈淡淡说道。
当和尚,笑话,和太监有什么区别?你让我当我就当,和尚还带逼人当得,CNM,少年一阵腹诽,可还是礼貌回应道:“大师恩德,日后定当报答,只是出家一事,实在...实在难以接受”
方丈似乎早就料到,只是淡淡阐述道:“其一,杀你的人来自永雪魔族,你毫无自保之力。其二,那女施主想来与你关系匪浅,她离你越近就多一分危险。其三,你灵智早开,与佛有缘,修行佛法必定事半功倍。其四,佛不强人所难,三年后你若仍有执念,允你还俗!”
“成交!”少年爽快道,方丈说的的确句句在理,况且他最在意最后一句话,大不了还俗呗,反正沐怜还得几年才能成年......,另一方面,他需要变强,道法也好,佛法也好,他都不在乎,他只想要有保护自己和保护身边的人的力量,至于报仇!来日方长,他有的是时间,有的是耐心。
......
在随着方丈长途跋涉将沐怜儿送到恍如仙境一般的无为园后,沐空就正式成为了一名光头小和尚,方丈在给他剃了度之后,就留下三句话。
“以后你负责后山挑水”
“藏经阁随便进”
“不会的字来问我,不懂得自己悟”
打那起,就再也没有过问沐空......,这让他很没有存在感,不该是自己天资聪颖,方丈爱才如命,然后传我无上功法?
于是,后山挑水的路上经常回荡着幽怨的曲调......
“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
就像被骗的我......是幸福的...
追究什么对错...你的谎言......”
沐空穿越前就是这么一个人,生活可以苦涩,可以有不舒心的事儿,可以有怨恨的人,可他并不会因此阴霾,灰暗,消沉。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和毫不留情地手刃仇敌本就不是冲突的事情。
对于藏经阁,一共三楼,一楼是些佛理,二楼是些基础禅诀,三楼则是一些厉害的禅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有三楼有一批全身镶着金粉的罗汉们把守着,而方丈又帮他开了后门,告诉这群万年老处男们”此子当有机缘......“,所以他挑了几本看了看,发现的确厉害,因为都是梵文,他是一个大字也不识得的,机缘?死秃驴就会瞎扯淡!
后来他还是读懂了,因为他全部翻译成了白话文,翻译自然是方丈大师,对此就必须要夸一夸大师修为涵养的确高深,他虽然说过不认得的字可以问他,却怎么都没想到沐空会将成本的书放在他面前,还备好了笔墨纸砚......
久而久之,沐空发现所有佛家典籍似乎都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力量的追求堪称极致,一力降十会,而佛家讲究慈悲为怀,武器也多是棍棒和禅杖,对此沐空觉得佛家自欺欺人也厉害的紧,一个佛法大成的人拿着禅杖还不是一样把敌人敲得稀巴烂,反倒不如用剑给别人一个痛快,自己也痛快。他虽然读了不少典籍,可是对于佛祖还是生不起皈依虔诚之心,他骨子里认为,道唯一,法万千,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得道长生。
某一日,在沐空在丹田内突然修的了一丝金光,于是便受到方丈破天荒地召见。
方丈一直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径直开口问道:“你可感觉有什么不同?”
沐空老实回道:“小腹内多了点金子,师傅我似乎要成佛了”
方丈皱眉:“休得妄语,既然你已入法门,有些修行琐事就该有所了解。”、
“是,师傅”沐空觉得接下来的琐事应该正是自己需要知道的,所以静待下文。
“世间法门,分佛、道、魔、鬼、妖、等等,各修其道,魔道乃...雪国,即为一国,又为一族,想来你日后自有体会,妖鬼之道皆为凶戾之辈,日后遇到,定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各道对于修行境界自有划分,而达成共识则是,分为散炁、凝露、化形、再往上便不再统一,因为千百年来,也未曾听说有哪位先贤能真正堪破世间规则的束缚,而你则刚入门槛,聚得佛光,凝得散炁......”
“那师傅,您是什么境境界?.”沐空好奇道。
“我修的乃是心禅,能知晓因果,看破俗世。”
“师傅,那算个什么境界?”沐空继续追问道,他觉得老和尚乃是高人,忍不住激动道。
“......散炁上境......”
“哦,师傅能帮我看看因果,我以后能得道长生吗,能娶...不是,能大仇得报吗?”沐空瞬间情商上线,转移话题,他知道此时不能再让老和尚尴尬,应该及时给予他体面尊严,于是投其所好地发问道。
“唉......冤冤相报何时了,你既然入我佛门自当潜心修佛,勿要妄动杀念!至于你是否得道长生,这个......为师不知,你既然入修行门槛,宿命因果便跳出俗世之外,我也难以窥探,不过你佛缘深厚,想来日后应有作为!,你且退下吧,为师要诵经了”方丈淡然道。
沐空恭恭敬敬地行了佛礼,退出了方丈的禅房,径直跑向后山,他偷偷藏了把剑在后山,他将所有佛门典籍里的棍法和禅杖都用剑替代过去,所以原本佛法的慈悲意在他手中演变成了招招夺命的狠辣法门。自然是不能在寺院里演练的。
后山一处密林里,场面甚为怪异,一少年浑身佛光普照,却散着凌厉的杀意......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