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至尊软剑双侠 > 第四十二回 内外勾结暗施毒计
    保州北拱京师,南望石门,东倚太行,西拥平川,历史攸久,境内古迹众多。姜涛和自香进保州东门,见保州虽经战乱,街市依然相对繁华,人众熙熙攘攘,古色古香的茶坊酒肆,楼馆店舍比比皆是。自香自是兴奋,只是街上散见东洋人,又让自香心中不快。济南惨案给华北燕赵之地人们带来的伤害远大于甲午战争,它将中日两国人民的情感深深撕裂。

    自香远远看见一高阁,重檐飞脊,巍峨壮观,拽着姜涛柔声,道:“姜涛,那高阁好壮观,咱们能不能上去一览呀?“

    “可以呀,那是大慈阁,有未登大慈阁等于未到保州一说。大慈阁居保州八景之首,我们登阁,凭高远眺不仅可观景,还可看看云天镖局的方位。”姜涛见自香有兴致,心中自是高兴。他和自香闯济南,上天津,战秀水,在血雨腥风里撕杀博斗,两人的心已凝在一起。

    二人来到近前,见山门上悬有“真觉禅寺”四个苍劲大字。进山门,过钟楼,高阁便一览无余。大慈阁门阔五间,高三丈有余,层檐飞翘,画棟雕梁,雄伟壮观,让人叹为观止。二人进到阁内,见千臂观音菩萨矗立于莲瓣须弥座上,慈眉善目,神态安然。

    自香虽从师道教学艺,但还是心中默拜。拜罢,二人健步来到三楼,举目四顾,自是景色万千。向西望去,八百里太行云蒸雾霭,莽莽苍苍,千峰竟秀,尽收眼底。向南望去,市井民宅历历在目,一大片碧波莲池,接云映日,美不胜收。自香望着莲池想着二师姐多次相邀,心情有些激动。她听二师姐说过,她的云天武馆就坐落在保州古莲池东侧,背依莲池,风景如画。自香望着想着,感慨今日终成行。

    二人下得阁来,步出山门,见街边一餐馆名为”白洋淀三宝居“,时已至中午,二人便走了进去,挑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二人刚坐好,见一劲装女子跟随一东洋商人模样的人,匆匆走进一雅间。

    姜涛见店小二在一旁殷勤待立,便点了一屉,“玉米面芒子馍”(注1),二碗“鸡米粥”(注2),又要了一份“菱角三吃“(注3)。二人吃着饭,时间不长,那劲装女子又跟随东洋商人匆匆离去。自香自家武馆惨案后,对东洋鬼子恨之入骨,自然对有关东洋鬼子的人和事也比较敏感,便悄悄指给姜涛看。

    实际上姜涛早已看在眼里。他过去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现在有了自香相伴,他感到多了一份男子汉的责任。他面上不露声色,尽量放松,不愿让自香生活在紧张的气氛里。实际上他处处小心谨慎,内紧外松,细心留意周围事物,呵护自香。如是姜涛一人到保州,他是不会登大慈阁的。二人吃罢饭,结了账,南行,穿过穿心楼,前行不久便以望到古莲池。

    二人来到莲池东侧,远远就望见了云天武馆。只见云天武馆和古莲池浑然一体,武馆门前一弯清澈流水,一座古朴木桥横卧其上,木桥侧有一亭,垂柳掩映,仪态万千,武馆院墙青石为座,粉色墙上披波状琉璃瓦,朱红大门,端庄雄伟,有豪门气势。

    原来自香的二师姐是古保州节度使的后人,这座宅院是祖上相传。自香二师姐年青时曾有一次婚变,后专心习武,终生再未嫁,膝下无儿无女。她将自己这座宅院改建成了武馆,开门授徒。她院里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洌干甜,慈禧在保州避难时夜不能寂,精神不佳,据说喝了此井水才见好转。从此这座宅院在保州更是名声大震。保州的富商大贾,权势人物中有不少人窥伺这座宅院。

    自香见武馆大门紧闭便叩响门环。大门应声而开,开门之人发髻紧束,身穿紧身衣,脚穿功夫鞋,齐整干练,开口问道:“不知二位贵客来自何方,有何贵干。”

    自香见问,快言快语,道:“此武馆,馆主可是无敌拂尘柳絮大侠。”

    “师傅的讳字,我等晚辈不便称呼。请问二位是?“那开门之人言语歉恭又问道。

    “烦你快去通报,就说她老人家的师妹自香,师弟姜涛看望她老人家来了。”自香此言一出,那开门女侠面带惊讶,暗思,师傅已年近花甲,可面前女子,也就二十来岁,怎如此年青,不免心中将信将疑。言道:“敬请二位稍等片刻,我就去通报。”言罢,她转身绕过屏风而去。

    自香等了一会,还未见那人回还,便有些着急。思衬进二师姐家还如此麻烦,真是岂有此理,便要往里闯。瞬间闪出四人拦住,自香正要发怒,见那通报的女子回来了,恭敬请自香和姜涛入内。穿过练功房,议事厅直奔后宅。自香来到二师姐的卧房,见二师姐一脸病容半躺在床上。自香一见大惊失色,急奔到二师姐床前,道:“师姐,这是怎么了。”自香说着已淌下泪来。

    柳絮强忍不适,安慰道:“自香,别难过,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得病的。你说是不是。”

    “师姐,你身体是如何不适,都请了些那里医生,都吃了些什么药呀。”自香着急,一口气的连问。

    “我原因不明的日渐消瘦,没有精神,浑身使不出劲来,近来又开始头晕,咳嗽,胸腹部也感有疼痛。请了不少的大夫,吃了不少的药,就是不见效。”姜涛站立一旁见师姐说着又有些咳,忙端起一杯水送到师姐面前,道:“师姐在上,小弟问安了,请师姐先喝口水。”姜涛还是在恒山云天宫学艺时和二师姐见过面,二师姐和自香的师傅圣贤大师是姜涛师傅圣空大师的师妹。

    “啊,师弟你快坐。紫霞,你快给你师姑,师叔奉茶。”紫霞的年龄和自香相仿,奉上茶。师傅又安排她去将她的大师姐、二师姐,传呼来。

    “自香呀,我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你们快点来。大师姐带着她徒弟可能也快到了,我盼着呢。我有诸多的事情放不下呀。”柳絮缓口气又道:“我的大徒弟名唤俊英,为人忠厚,我病了后多亏她里外照应,但怨我教徒无方,万一我不在了,让她顶起武馆,我怕她力有不逮呀。”

    “师姐您不用多虑,您身体慢慢会好起来的。您安心疗病就好,多虑会伤身的呀。”自香见师姐病中还在费心的操劳,心疼师姐,宽言相劝。

    稍倾紫霞和她大师姐俊英来了。紫霞道:“我二师姐外出办事,尚未回还。”

    “俊英快来见过你的师姑、师叔。”俊英听见师傅介绍,健步转身在自香、姜涛面前站定,道:“师叔、师姑在上,请受师侄一拜。”言罢深深一揖。

    姜涛,自香忙起身还礼。自香见俊英硬朗朴实,面目和善,约有三十多岁,道:“我年龄比姐姐小许多,就不要称师姑了,就改俗家称呼,称我为小妹吧。”

    “师姑,这可不妥,辈份与年龄没有关系,日后还望师姑多多指教。”俊英恭敬地答道。

    自香拉着俊英坐下,道:“你师傅身体一向强壮,怎么就病了呢。”

    “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呢,请了不少的大夫,也没有权威的说法,都说的模棱两可的。我师傅近来心力劳累,心情不畅大概也是一个原因。前不久有一开药房的东洋商人想出资买下我们武馆这个宅院,我们师傅是不可能卖的。从那后常有人来骚扰,来了好几拨挑衅的,都被我们打发走了。

    前几天有人朝我们院里打枪,警备队的兵来了以后,不但不想办法抓捣乱的坏人,反而说我们武馆私藏枪支,将武馆翻了个乱七八糟,我师傅也窝了一口气。我师傅不舒服吃了点药,但从那开始,吃药也不管用了,我师傅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弱了。”俊英说着眼里已含了泪。

    自香等人正说着话,紫霞的二师姐艾环回来了,进门便问:“是来客人了吗?”

    “你的师姑、师叔来了,还不快去见过。”柳絮女侠见艾环问话,连个称呼也没有,语音里明显不悦。

    “啊,我的师叔、师姑如此年轻。”艾环仔细端详自香和姜涛,似乎想从她二人身上看出什么。她听见师傅连声咳,想说话咳的没说出来,忙道:“小师姑,小师叔,请受师侄一拜。”语音里显含轻视。

    自香哼了一声,仔细一看艾环虽换了装束,但自香还是认出,她就是那个跟随东洋商人的女子。自香面上不露声色,心里暗暗吃惊。

    “师傅,我去给你熬药。”艾环言罢,没等师傅答话,便走了出去。自香听见师姐轻轻叹了口气。

    自香虽年青,但自幼在武馆长大,他的师兄弟对自己父亲是言听计从,恭敬有加,还真没见过艾环这样有些轻师之人。自香也是快言快语,在亲人面前藏不住话,便跟师姐言道:“师姐,我刚刚到,但有几句话想说。”

    “自香,你便说无妨,师姐听着呢。”柳絮边说边咳,看得出她心里难受。

    “师姐,我想你的饮食起居,取药、熬药等诸多事宜,以后由俊英亲自料理,别人不得插手。”自香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我也早有此意,只是因为艾环较机灵,以前采买方面的事情大多交由她办理。我病了后她又主动承揽了请大夫,取药,熬药等诸多事宜,我也不好拒绝。在众弟子中又数她武功最好,我也发现她日渐骄纵。”柳絮知自香所说是肺腑之言,便缓缓言道。

    自香听明白了师姐的意思,便道:“师姐,话,就由我来说。你已病了这许多时日,疗病问题一时也不能拖了,不要顾虑太多,我们姐妹的事,我们自己做主。”

    “好,就依师妹。”姜涛在一旁,听见她们姐俩的对话,心中佩服自香对人的一片赤诚和敢做敢为豪爽性格。

    俊英在一旁当然也听见了师傅和自香的对话,她身为大弟子但在武功造诣上始终超不过师妹艾环,她有些自卑,总是挺不起腰来。她暗思师傅对自己恩重如山,这么长的时间了总感觉自己有劲使不上,自己应当鼓起勇气担起担子,不能再让师傅失望了,想到这,俊英也凭添了一股豪气。

    (注1)芒子,是一种水生野草结的果实,芒子米是黑色的,细长,碾成面后,掺在玉米面中做馍,味道清香,很好吃。

    (注2)鸡头米,也叫芡实,一中水生植物。采摘后,沤掉皮,剝出米来晒干,呈白色,圆粒,可熬粥喝,又香又黏又有嚼劲,极为好吃。鸡头米也可烤着吃,即香又脆,好吃的很。

    (注3)菱角有三中吃法,一,采嫩菱,吃嫩菱,菱肉雪白娇嫩,入口即化,满口清甜。二,采熟菱,吃熟菱,用牙一咬,菱肉滑入口,满口清香。三,菱角晒干,剝出菱米,用慢火煮食,香韧好吃。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