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蜉蝣者 > 第二十六章 日落惊风雨
    随着马蹄声落,烟尘四散,无论华丽的出场还是安静的落幕,都和村民无关。

    既然只是路过,就没有必要一探究竟,非要赶上去凑个热闹。

    说到底,对于村民来说,能够见识这样一支队伍的机会,一生或许也就一次。

    于是总有那么一些青壮年和妇女,紧紧拉住无知无畏,想要凑近观看、欢呼的孩子,谨防娃娃们冲撞了这些大人物。

    其中也有年少时出过远门的村中老人,看着空中飘舞地旗帜沉默无言。

    也有外出闯荡过三年五载的青壮满脸希冀。

    城门处一位老军爷在弯曲的柳树上轻轻敲着烟锅。

    看着马路上的军马渐行渐远,村民们的吃食也到达尾声。

    这些气象森严的军马。

    不管他们多么威风,终究与自己无关,守好一家一亩三分地已经很好,何必好高骛远。

    村民们吃饱喝足,向着余父一阵感谢之后便一个个四散而归。

    似乎刚刚一切并未发生。

    余庆丰此时手里捧着钵大海碗,碗里大块的野猪肉香味四溢、脂厚油腻。

    乐呵呵地将酱料十足的肉块往嘴里送,满嘴的油脂从齿缝溢出。

    站在院篱笆前眺望远处军马消失,既没有向往,也不会失落。

    余小凡也现在旁边,手里端着的自然是小一些的瓷碗,釉色雪白,却装着油腻的肉块。

    他收回望向远方的视线,仰望着身前的父亲。

    似乎他的父亲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又似乎有一点不一样了。

    自信?从容?

    余母是一位朴实,敦厚的农家妇人,四十多年严寒酷暑,依然不辞辛劳。

    风霜似乎并没有让这个妇人感到畏惧,只要身前的父子二人平安,健康。

    还有什么可愁的。

    余庆丰伸出宽大的手掌轻轻抚摸着余小凡的头发。

    轻声开口。

    “我听说了你去山外书院求学仙术的事情。小凡,父亲很欣慰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你年纪还小,但我们农家的孩子哪个不是早早当家。你到外面闯荡我是不会阻止你的,只是出门之前要多想想,你千里迢迢离开家乡,到底为了什么?有没有方向?只是一时的好奇,还是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这时候的你不需要把一切想的很明白,这不现实,只是不管做出怎样的决定。自己选择的路,便要走下去,不管多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知道吗,孩子?”

    余小凡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似懂非懂。

    自从那次出门远游之后,似乎有什么东西生根发芽了,这是一种很模糊的感受,却又显的清晰可见。

    就像刚刚路过的军马,他们的脚步将走向何方?那里有什么,有他么?有她么?

    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没有能进入山外书院,就好像一条模模糊糊铺在前面的道路突然断了,一下子有点猝不及防,更加看不清前面的路了。

    不过,既然还活着,就要继续接下来的生活。

    小凡整理好大家吃饭后的碗筷,随意而不凌乱的将碗筷放入锅中,就提起门口的木水桶,到院中自家水井处汲水洗碗。

    这口井是五年前的时候开眼挖凿成的。

    当时余小凡还在井口边种下了一颗小桃树,如今小桃树每年春天都是桃叶茂密,桃花飘散。

    那时候,整个村子只有彩旗巷的巷口有一口古老的大水井,井口近丈。

    虽然水井貌似很大,但因为井口到水面有数米距离,就很少有人自带井绳汲水,都是用的那一条长期放着的井绳。

    井口旁边一颗老槐枝繁叶茂,四季常青,一到夏季边哗哗作响,余音散播四方。

    一向是村中老人、闲汉纳凉谈天的好地方。

    不过一到做饭时间,仍然是人满为患。这时候为了早点打水做饭,各家都是各显神通。

    村中汲水又以妇女为主,其中有些村中悍妇尤其厉害,清晨一大早便占着井口,洗衣搓脸从不避讳,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

    隔着几条巷弄尤闻声响。

    如今,随着时间流逝,不说家家户户,但房屋方圆百米内,必有水井有一口,老水井纯粹只余下村中老人谈天说地的作用了。

    小凡提着木桶一点点将水缸装满,先点着火折,趁着灶中还有余热,赶紧再烧点热水,把碗洗干净。

    然后背着竹篓出门,看能不能寻着点东西,给家中填补一点家用,生活在底层的人,总是要花费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才能生存下去。

    这些事情可能在有些人看来是粗俗不堪的。

    但他们不知道。

    城镇里的街道是谁在什么时间打扫的。

    绕着城门外一圈圈的污水去往了何处。

    就像空气里的阳光,阳光里的雨水。

    若没有在暗无天日的密室中囚禁那么几个月,没有在干旱的沙漠中生活那么几年。

    总是不知道能拥有现在认为理所应当能拥有的,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