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就是这样一个识趣的女子,该顽皮的时候绝不含糊,该听话的时候也绝不捣蛋。此时此刻,只要梵宇同意她跟着上战场,别说装个特使,估计装成金人俘虏,她也是会同意的吧。
随后,辛弃疾通过关系,在沔州衙门内弄了一套官服出来。
幽栖便是彻底变成‘普安郡王特使’了。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四人便向沔州城外西北方向行去。沔州的地形有些特别,其城处于秦岭南麓,有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三江环绕,另外还有象上、狮山、凤山、男(南)山、女(雨)山,五山拱绕。老陕民间素有谚语:“男山对女山,狮子瞪象山,凤凰戏牡丹。”
而沔州城,就在凤山脚下。
梵宇一行沿着山谷,向西北行走了大约七八十里,便来到象山脚下的一个山谷,山谷口还有一条大河经过,其水清澈,可以保证饮水无忧。而辛家军的基地之一,便正是坐落于此山谷之内。
由于山谷无名,辛弃疾便取了一个,唤做:熬鹰。
寓意所募之兵经过严格的训练后,必将有如苍鹰展翅,翱翔万里。
随后,四人车马来到山谷口,守门的警卫竟然齐刷刷的抬起右掌于额前,犹如梵宇前世军人那般,行了一个军礼。
梵宇顿时一脸汗颜,《湘潭人选集》好猛啊!
警卫们并没有因为面对着辛弃疾而放松检查。一番名字、身份等信息问询之后,确认无误,便再次行了个礼,然后这才放行。
对于‘辛家军’,梵宇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军纪面前,上行下效不搞特殊,这是强军的表现。至少从形式主义的角度来看,辛弃疾对治军还是很有一套的。而且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比较活络,并没有被大宋的‘武经总要’所束缚。军礼就是证明!
待到进入山谷,入眼便是黑压压的士兵,正在操练方阵。
对于阵型,梵宇是看不懂的。
什么长蛇阵、锥形阵、雁形阵、前阵、常阵、拒后阵等等,看得梵宇眼花缭乱。不过梵宇此行,本就不是为了研究阵法,是以他倒是脸色如常,只跟着辛弃疾二人在队伍行列之间穿行,感受着阵阵军威。
此后两天,梵宇一直没有对‘辛家军’发表任何看法,就只是混迹在士兵之中,东瞅瞅、西看看,逮谁问谁,俨然有点像‘战地记者’的做派。搞得辛弃疾和蝎子刘两人一阵嘀咕:“你来这里,是为了给‘梵星日报’写专访吧?”
当然,两人也只敢背地里嘀咕,财神爷惹不起啊!
目前这万把人的衣食住行,都是依靠梵宇供给。另外梵宇还要求,按照大宋最精锐禁兵的标准,给每个士兵提供月俸:四两银子。
不过,大宋禁兵在名义上的月俸是没有这么高的。大致而言,如果隶属于禁军,月俸分为五等,最低者300文钱,最高者1000文钱;如果隶属于厢军,则有接受军事训练的厢兵,月俸分为三等,下等300文,上等500文。但是,没参加训练的厢兵就有些惨了,只发酱菜钱或食盐。
貌似,看起来宋兵的工资并不高,但是,但是,
大宋朝的福利好啊!
军队还会提供口粮,一名普通士兵的月粮一般不会少于二石米,足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了。此外,政府每年还给士兵发放两次衣物。有这样一份薪水,国家还管衣食住行,一家人的温饱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且大宋朝还允许家眷随军,士兵都过着常人的家庭生活。
也难怪,战斗力会如此低下!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除了俸钱、月粮、衣物之外,大宋还有各种名目的补贴:戍边补助、郊祀赏赐、节日津贴、特殊天气补助、特殊驻地补助、特殊兵种津贴等名目繁多。所以综合算下来,宋朝一名厢兵的年收入不下30贯钱,一名禁兵的年收入不下50贯钱。与梵宇这每月四两银子,也差不多了。
看起来,梵宇似乎没什么优势。
但是,大宋朝对于征兵,要求还是很多的。
最简单又最粗暴的便是身高。比如,身高一米八的,一等禁兵;身高一米七的,勉强合格。低于一米七的,加试弓箭、视力等,合格者可编入厢兵。那如果是武大郎这种呢?不好意思,卖炊饼去吧。
而士兵一旦入了军队,还需刺字,这就有点赤裸裸的侮辱了不是。
是以‘辛家军’不刺字,还是有些优势的。
梵宇在经过了三天的实地调查,将‘搜索’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印证之后,将辛弃疾、幽栖、蝎子刘,以及党长、州长和命卿等人拉进了会议室,又一次展开了‘头脑风暴’。风暴的主题便是:如何整军?
至于为什么要整军,自然是想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随后,十来个人便闷在主帅营帐中,没日没夜的讨论了三天。
好歹还是形成了初步意见。
而第一步便是:提高士兵的月俸,提升至八两。
涨工资这种事儿,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第二条,就让士兵们有些受不了了:禁止家眷随军!
士兵们意见很大,一连好几波人请愿。
可梵宇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面对请愿就四个字:爱干不干!
梵宇虽然没有当过兵,也没有带兵的经验,但是按照他的理解,如果士兵们整天都在考虑老婆孩子热炕头,再怎么操练,给再多的钱,都没用。一旦面对死境,肯定是拔腿就跑。毕竟老婆还在不远处等着呢!
是以‘禁止家眷随军’这一条,绝无商量的余地。
于是命令颁布一天后,辛家军走了四分之一;第二天的时候,又走了四分之一;待到第五天,终于没有人再离开了。而原本一万人的辛家军,此刻竟然只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堪堪三千来人。
辛弃疾这脸上,顿时五颜六色,有些难看!
而梵宇却是视而不见,又进行了整军的第三步:每天跑步一万米。
这命令,简直要人命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