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虞允文一个书生,竟然带着一千来士兵率先冲了下去。宋军顿时大受鼓舞,其中一个叫做时俊的统制,便是一声呐喊,率先挥舞起双刀也跟着冲向敌阵。宋军顿时士气高涨,其他十来个统制便也拼命冲杀过去。
既然首领们都带头冲刺,宋军一万多人便也齐声上阵。
一时间,战场血肉横飞。
宋军虽然战死颇多,但士气却越战越高。
甚至就连远处摇旗呐喊平民,部分亲壮男子竟也从山头冲了下来。
一个个捡起地上的刀剑,只管往金人身上砍去。
金兵南侵以来,还从来没有遇到到过如此顽强的抵抗,一下子碰到强大的敌手,竟然一个个都垮下来了。而江面上,隐藏在两侧的宋军战船,这时候也向金军尚未靠岸的的大船冲了过去去。
完颜亮的正规水军都在海上,一直谋求进攻临安。
是以此地的战舰,都是江北临时建造的小船,船体小、航行也不稳定。
但大宋水军的海鳅船,不只是大,而且还很灵活。此刻面对金人颤巍巍的小船,便干脆乘势冲进了金人的船队中。宋军战舰便如尖利的钢刀一样,直接插进了金人船队的心脏,将其拦腰截断。
随后,江上到处都是船只碰撞的轰隆声音。
完颜亮从来没有想过要在长江之上与宋军打海战,他只是想用这些船运兵而已。长江就这么点宽,航行也就一炷香的时间而已。可他哪曾想到,以前望风披靡的宋军竟突然发疯了一般,会如此疯狂的抵抗。
以至于士兵拥堵在船上,大部分人都下不去。
前面的士兵没下船,船就不能离开,那后面的船便也就上不来。
一条条船只能在原地打圈。
而旁边宋人的战舰,却已如利剑铁锤一般撞击过来。在宋人巨大的海鳅船面前,金人临时制造的小船便如玩具一般,纷纷被撞沉没。而船上的金人,则是啪啪落入水里。此刻已经远离‘江心岛’,金人又不会水,便都沦为水下亡魂。
这一战,一直从清晨打到日暮。
直到太阳落山,天色暗了下来,江面上的战斗却还没结束。而这时候,虞允文已经命令士兵,从百姓中挑出了近万的精壮男子,然后发给他战旗和军鼓,并让他们从后山摇动旗帜,敲着战鼓绕到江边来。
由于天色已暗,江上的金人并不能看清岸上的情况,他们只听到南岸战鼓震天,又看到山后无数火把、旗帜在晃动,便以为是宋军援兵到了。一时间,江上的战船纷纷掉头逃跑。而上了岸的金人,眼见后援没了,顿时也就斗志全无。
终于,大约子时左右,宋军砍掉了最后一个金人的脑袋。一阵欢呼之后,宋人军威大震,以至于都有士兵嚷着,要渡江追击金狗了。
当然,虞允文还是清醒的,士兵累了一天,需要先休息。
而金人这边,完颜亮完全没想到会遭遇大败,一时暴跳如雷。随后便将怒气全都发泄在了士兵身上,鞭打、辱骂不停。
甚至,还勒令第二天再次渡江,如果再失败就军法从事。
只是让完颜亮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虞允文竟派水军率先攻击了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金人船只仓惶出港,却又遇到宋军强弩劲射,还被霹雳炮轰击,金军再次惨败。完颜亮还差点中了一炮,吓得赶紧逃往扬州。
虞允文终于有时间舒了口气。
并又让宋军抽调了一批车船,在江上河边来回巡逻。
直到此刻,虞允文才终于安下心来。只是,还未等他休息片刻,一件让他有些尴尬的事情又发生了。只见统制‘时俊’带着其他十几个统制、统领进了营帐,一进来便是啪啪全部跪下,一脸兴奋的说道:
“虞将军,咱们赢啦,咱们杀退金狗啦!”
“咳,咳咳……,各位将军不要客气,都快起来吧。”
“谢大人!”时俊等人,此刻已将虞允文敬若天人、惟命是从。随后,时俊便提议道:“大人,咱们这次至少干掉了十几万金人。大宋两百年来绝没有如此大胜,快给陛下写个折子吧,兄弟们都等着领赏呢。哈哈……”
“呃……”虞允文尴尬了。
给皇帝写折子?我凭什么啊?咱就是赶鸭子上架啊。
虞允文自家事自己知,自己就是白丁一个,一无官职、二无功名。虽说打了一个胜仗吧,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啊。而且,貌似还有忽悠宋军之嫌。万一皇帝老子给自己治个欺君之罪,那不是得砍头了。
“咳,咳咳……,上折子这事儿不急。大家先努力守好防线。待到金人退去,陛下定然不会忘记各位护国之功。赏赐嘛,小意思啦!”
“也对,也对哈……,虞将军,属下等先行告退,防务第一!”
虞允文偷偷抹了抹冷汗,貌似,得找个机会开溜啊。这里太危险了。
不过当务之急么,还是先睡一觉吧。
虞允文实在是太累了。
一个书生领着两万军队,带着十几万百姓,并干掉十几万金人。想不累都难啊,这一觉,他竟睡到了第二天傍晚。只是,还未等他梳洗完毕,统制‘时俊’这家伙又跑了进来,还大喊大叫道:
“虞将军快看啊,咱们上报了!”
“嗯?”虞允文接过时俊递来的梵星日报,只见头版几个大字:
“采石大捷!”
随后,便是整个版面都在介绍昨天的战斗情况:“最新消息:
据我报阵前采编罗世勋报,昨日在‘采石矶’,金主完颜亮亲率二十几万大军,全面渡江攻打采石。但是,我军在‘普安郡王特使’虞允文的带领下,以区区两万禁兵便彻底打败金军,致其损伤惨重,预计金军死亡人数超过十万!就连金主完颜亮,也身中霹雳炮的余弹,仓惶逃亡扬州。
伟哉,我大宋子弟之兵。
奇人哉,我大宋‘郡王特使’虞允文!”
随后,文章通篇都是在介绍‘采石大捷’的详细过程,笔墨之详尽、活灵活现,以至于读者宛如亲见、好似身在采石一般。读完之后,不但有大胜金人的喜悦,心底更是升起了一个临危不惧、智计在胸的儒将形象。
这,便是虞允文。
尤其,文中也对于时俊等统制,极尽笔墨渲染。
时俊等人哪里还是只会逃跑的怂兵形象,俨然已是白起附体、廉颇重生。
是以,时俊等人才会这般高兴。
对于军人,再怂的军人,荣誉也是高于一切的。
只是就在全军上下,都处于欢天喜地的时候,高宗此前派出的枢密院事叶义问,突然到达采石了。这家伙一见虞允文,第一句话就是:
“大胆,何方霄小竟敢冒充都统制,还不报上名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