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按照韩远的预想发展。
秦广不想让自己的军队,和勇猛不差于秦军的韩军死磕,造成过大的伤亡。
韩地西边几乎没有军队驻守。诸侯虽弱,对付没有军队驻守的百姓,取胜应该不成问题。
秦广肯定是在等待,等待诸侯从西而入,韩军不得不分兵对付诸侯。
这时候,秦军才会发动进攻。
韩远就是要利用秦广这个想法,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先将诸侯解决掉。
在不动用韩军的情况下,击退诸侯的兵马,并一劳永逸的解决修武纪种族不平等的问题。
如何击退诸侯军队,他在东北雪原茹赊人的隧道里,学到了自己用得上的知识。
修武纪的奴仆人,远远多于繁衍几乎停顿的修武人。而且修武人当中,还有不少人赞同他的人类种族和解办法。
这就给了他机会。
他利用奴仆人欲誓死捍卫自己得之不易权力的心理,激发出了奴仆人心中消失了两万年的血勇,一举击败诸侯中最强大的燕军,并攻入燕地都城平都。
接下来,在韩军强大军队的威慑下,燕地大君燕僖侯,被迫交出权力,解散军队,施行种族平等政策。
在韩军逼迫监督之下,燕地从乡村到城市,采取了远古文明近古时代的制度,设立议政会,议政会成员按照修武人与奴仆人的人口比例,平均分配。
然后,在议政会监督之下,公推出燕地总管,以韩地体系为模板,在燕地所有地方,分设各级官吏,施行新法。
在燕地留下足以震慑住旧势力的军队,保证新制度顺利实施,韩远率领十几万韩军南下,直接抄诸侯的后路。
在燕军侵入韩地之后,其他诸侯在秦地使者威胁下,也不得不侵入韩地。
韩远在阳关大败燕军,攻入燕地的消息,很快传到诸侯那里,诸侯变色。
是北上消灭韩军,还是继续深入韩地,亦或是先撤军保住自己?诸侯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就在这个时候,韩远率军南下了。他没有回韩地,而是直接去端诸侯们的老窝。
这下诸侯彻底炸营了。韩远忒损了,这是要我们无家可归呀!
到这时候,诸侯意见出奇地统一一致了,回家!秦地使者无论怎样威胁,他们都不在乎。
管你什么使者,什么黑衣刺客,老子窝都快没了还顾其他?拉倒吧!
但他们料不到韩远有多快。韩军所过之处,奴仆人纷纷响应,杀修武奴隶主,武装起来,迎接韩军。韩远几乎是兵不血刃,横扫诸侯。
诸侯此刻,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各地诸侯,两万年不打仗了。不打仗,就不会花钱养那么多军队。要跟从秦地惩罚韩地,可军队有限,只能举全地之兵西来。
这下好,光惦记从韩地弄好处了,让人家把老窝给抄了!
待诸侯返回自己的领地,领地内已经变天了。
韩远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和韩军一战,决出胜负。要么,像燕地大君燕僖侯一样,解散军队,交出权力。
这个时候,修武纪所有奴仆人都来投靠韩军,韩军已经不下五十万了。就诸侯那点兵马,联合起来还不足五万,韩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
八家反对韩地的诸侯,倒首先接受了韩地的法令,归顺了韩远。
其余保持中立的诸侯,这时候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也无法做到了。
韩远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不交出军队和权力,那就拿实力说话!
赵地大君赵洵子,首先接受了这个外甥的命令,派使者接韩军进赵地,变法。
各地都会从领地收入中,拿出相应钱粮,做为各地大君交出权力之后的补偿。诸侯从此成为修武纪的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将来,韩地战胜秦地之后,韩地大君也会交出权力,和其他诸侯一样,这是韩远的承诺。
在韩远做这些的时候,秦广已经下令,全面发动了对韩地的进攻。这是韩远没有预料到的。
秦广不担心自己的军队损失了?和韩军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就算他可以灭了韩地,他的作战军也不会剩下多少。
他竟然不怕将来没了精锐军队,管控不住奴仆人,奴仆人会造反?这不是给金不破机会吗?
秦广简直是疯了!
但这时候韩远还在解决诸侯问题,没有能力返回韩地。他相信韩地的军队,固守一年,给秦军以重大杀伤,应该不成问题。
他没有着急返回韩地,而是停留在诸侯的领地内,对自己的军队进行重新整编。
选出自己军队的精锐,混入诸侯原有军队,让军队中修武人与奴仆人,有军事经验的士卒和过去的百姓,都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然后开始训练新的军队,将自己种族平等的思想融入这支军队。
整编后剩余的军队,再留出各诸侯领地的驻军,其余由新的各地议政会安置。
稳固诸侯领地的同时,他还要训练出一支能真正打仗的军队。就算韩地军队将来败退下来,他手里的这支军队,可以做为后援,继续和秦军抗衡。
如此,再加上韩地原有的军队,他的军队会超过二十万,足以击败秦军。
可是,事情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秦军这次是拼命了,攻击异常凶猛,且不知秦广给他的军队吃了什么,秦军人人都是大力士,一个士卒爆发出的力量,足以顶上五个韩军士卒。
坐镇朔方城的韩山,仅仅坚持了三个月,几乎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身负重伤,在部下拼死护卫之下,逃出秦军包围,回到大都。
目前,秦军已经占领韩地整个北方,直扑大都而来。
防御南方魏地的魏子封,也是接连失利。魏地已经大部丢失,魏子封正在率军向韩地方向败退。
倒是金秀秀在蔚城,借助蔚城一直修到大河岸边的防御工事,步步为营,抵挡住了秦军的进攻。虽然大河岸边的神岭镇已经落入秦军之手,但蔚城没有丢失。
蔚城原来为防御秦地怪兽侵袭,城墙修筑的异常坚固高大,城外还有环城的永久防御工事,秦军几次攻击,死伤惨重,最终选择了放弃。
形势危急,韩远不得不停止新军训练,率十万刚刚由修武人和奴仆人混合编成的新军,迅速返回韩地。
大军到达大都郊外,韩远命军队先在郊外扎营,自己进大都城,看望重伤的父亲。
韩山伤情已经稳定,没有生命危险。但他告诉了韩远一个令他十分吃惊的消息,这让韩远原本满满的信心,顷刻化为乌有。
(本章完)
(本章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