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闻明 > 第七十七章 人潮汹涌!
    第二天夜里,三更时分,陈明带着苏大海、夏秋风和陈必先三人来到了钱二的小宅院里。

    照例是一番切口之后,钱二小心谨慎的将众人迎了进去。

    “禀公子,钱二这两日,联系了港内的兄弟,将公子交代的事吩咐下去,经过我们这两日的排查暗访,总算是不辱使命,将公子所要截杀的目标给梳理出来了。”钱二此刻正躬身向陈明答话。

    “辛苦你了,这次你和其他暗哨兄弟们为我立了大功,我赏罚分明,先赏你们一千两银子!如有大收获,还有重赏!”陈明豪爽的一挥袖道。

    钱二直接被这一千两给砸跪下了,“多谢公子赏赐!钱二愿为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钱二,快说说你们探查到的消息!”陈必先耐不住性子,插嘴问道。

    “回二爷的话,此次来港内接受工匠的船只有近一半,五十多艘的样子,但这些船只这几天收容的工匠人数普遍不太理想,估计近几天他们没收满人不会出港。”

    “历朝历代,各种工匠走到哪都吃香,本来乱世时期,各个势力都不容许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工匠逃离,但现如今情况特殊,清狗入关,万事千头万绪,既要出征大顺,又要稳固京畿局势,还要派人收取河南、山东等地,再加上他们自身人手不足,这才使得大批工匠们有外逃的机会。估计等清狗缓过神来,想要再到这里来接受工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陈明解释道。

    “更多的原因还是清狗施政措施太差,闹得民怨沸腾,不得人心罢了。”夏秋风接着说道。

    “不错,确实如公子与夏头领所言,虽说南逃的工匠多了许多,但还是僧多粥少,五十多艘海船,收容工匠的条件较为优厚,至少要收容工匠一家人,工匠才会跟他们走!这些船估计能装满一千多名工匠,估计至少要等一个月左右才能装满。”钱二点头说道。

    “那收购女童、女子的呢?这类船只有多少?”陈明迫不及待的问到自己最关心的事。

    “这一类是第二多的,至少有三十艘往上!而且极大多数船只都已快装满了,估计最多过个一两天就会有船只陆陆续续离开了!公子,您可要加快行动了!”钱二建议道。

    陈明脸色大变,“怎么会这么快!”

    “公子!今夜咱们的船队就会到达这里了,咱们今晚连夜将原来当海盗的熟手,挑选一些出来,再加上夏兄的秃鹫军的人马,咱们明早一早就离开这里,到海上埋伏起来,等到那些船只离港,咱们就将他们吃下肚去!”苏大海在一旁说道。

    陈明仔细思索了一番,这才说道:“大海说得对,咱们今晚就行动起来!”

    接着陈明交代了钱二几句之后,便带着众人匆匆离开,往港口的方向行去。

    ……

    陈明等人在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等到了赶到此地的船队。

    当陈明的船队浩浩荡荡的驶入秦皇岛港的时候,早起的一些商人与流民们沸腾了,虽说船队按照陈明的意思,没有挂旗帜,但整齐的队形,还是暴露了它们是一只庞大的船队的事实。

    “这到底是谁的船队啊!这五十多艘海船,至少能运送四五千人啊!”

    “嘿!一看你就是新来的,这只船队都来了秦皇岛港好几次了,冬季渤海沿岸冰封,就我们秦皇岛港是不冻港,这支船队很准时,每过一个月零几天,便会来港一次,每次都会接受大批的流民走!而且也不挑,只要流民肯跟他们走,他们就让流民上船,带东西还不限制,别说锄头镰刀等农具了,只要愿意,碗筷都能拿上船!”

    “哎呀!真是大手笔啊!不知道是何人拥有这么大的船队,接受那么多流民,他肯定发达了!”

    陈明在一旁笑而不语,不过他还是强忍住吹牛的念头,没有跳出来打断那撮人的吹嘘行为。

    “屁!这么庞大的船队,那是一个人能拥有的吗?告诉你!我有个表兄是蓟州的举人,他酒后跟我说过,别人早在去年四月份就开始与京畿地区的士绅富豪们接触了,派来的掮客都是气质非凡的公子哥!我表兄估计,肯定是江南的那几个学社的士绅老爷们组建的船队!”

    “对!我觉得也是!只有那几个学社的老爷们,才有这么大的能量组织起这么多的海船!”

    陈明听完心中暗自感慨,这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历朝历代都是这么丰富啊!本来自己还以为这么庞大的船队,来带这里,必然会引起某些人的关注,可没想到他们早已为陈明想好了理由。

    “大哥!来接我们的船队来了!快去叫三弟们一家,叫他们赶紧来港口!”

    “儿子!快去将你母亲和妹妹叫来!接我们的船队来了!”

    港口上呼朋唤友的呼喝声此起彼伏,这些都是陈明通过与当地的士绅富豪合作,前期就与这些流民有过接触,也是夏秋风几天前通过秃鹫军的情报系统,通知过来的流民。这也是陈明此次运送的第一目标!

    等到船队真正停靠到港口之后,陈明这才意识到,麻烦大了!

    “公子小心!苏大海!顶在前面,咱们挤出去!”夏秋风护住陈明,从港口往回挤。

    所有人都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境况!

    此刻涌向码头木桥上的民众至少上万,而且街道后面还有几千名拖家带口,挑粮担物的流民们再往码头方向挤!

    由于人流实在太大,而且大部分人都带着大包大包的行李,陈明嘱咐他的手下不能强行将流民挤倒,众人没法,只得挤到港口处的靠墙的角落,众人贴着墙站立,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陈明眉头紧皱,人太多了,加上陆陆续续涌过来的,至少有一万五千人以上,而他的船队,加上停靠在南斗寨怕暴露目标的封舟,还有陈必先带来的海船,这总共运力也就七千一百人,自己还要匀出五百人的运力,用来实行自己的抢劫计划。那能用到流民身上的,就只有六千六百人的运力!

    只能运送一小半人!那剩下的流民怎么办!

    “娘咧!怎么这么多人愿意上我们的船?他们就不怕我们把他们卖了吗?我记得我们没有送一个到过东番岛的流民回来啊!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底细,那些我们亲自联系的流民自不必说,可那些自发涌到秦皇岛港的流民,没接到我们的通知,竟然敢如此冲动,往我们的船上钻!他们就不怕我们这是奴隶船,把他们送去煤山、矿场做苦力吗?”陈必先惊奇的说道。

    “大意了!可能他们愿意上我们的船,一是因为我们的船队来过几次了,不像是骗了一把就跑的居心不良的船队。二则可能是流民当中流传的流言,说我们的船队是江南的复社成员一起搞的,那些复社成员们个顶个都是风评甚高的名流儒士,流民们当然觉得信得过了!当然更多的可能,还是因为清廷现在已经开始强制执行圈地令了吧!”陈明将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众人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东林党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可学社的力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学子名士,就近组织学社,然后这些学社联合而成了复社!像陈明的老家,苏杭一地的学子名士们,就组建了复社的一支重要的分支——几社!

    可以说此时的复社,便是说它代表了整个中土大陆的儒家知识分子也不为过!

    可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南明消亡的同时,也是复社消亡的时刻,清初天下大定之后,清廷便禁止学子组建学社,从此这股儒家文明发展出来的最粗壮有力的枝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夏秋风眼看着此刻涌来的人越来越多,终于狠下心,向陈明说道:“公子!咱们超载吧!”

    陈明脸色猛然一变,还未等他说话,一旁的众人便吵开了。

    “不行!超载运人,路途那么遥远,要是遇上海上风浪,船只因超重覆没怎么办?”陈必先第一个反对。

    “公子!我觉得可行,现如今港口内的流民如此之多,咱们只能超额载人了,要不然留下这么多的流民,再过一个月,再加上今后涌过来的流民,咱们更加不好运送了!”苏大海赞同道。

    “而且这些流民在这里待上一个月,他们的钱粮耗光了怎么办?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流民卖妻鬻子!”夏秋风说出了他最忧虑的事。

    陈明想到此处,亦觉得夏秋风的忧虑很有道理,正要开口说话,陈必先又反对道:“那就把他们打发回去!让他们待在原来的居所!他们这些流民,我还不知道吗?就是被吓破胆了,清廷的人再厉害,也不会就在此时此刻,挨家挨户的撵人!清廷的人忙不过来!他们就是怕清廷的人来了之后,将他们的妻儿家当给抢了,将他们杀了!就是胆小罢了!

    还有!你们或许不知道,上一次我护送流民去南方,有几艘船只还引起了疫病!有好些人都感染了风寒,而且相互传染!幸好我们船队配备了不少的大夫,而且高福高大夫,通过使用吴老爷子总结出来的新医理治病救人,这才将疫情控制住了!这还是满载的情况下,要是真的超载了,那一但爆发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陈明大惊道:“流感?!你怎么不早说!”

    事情大条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