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闻明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油
    陈明要施行的计划很简单,他要让东番岛上的百姓和琉球的百姓,过上一天三顿都吃肉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城市化程度不高,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居住在乡野之间,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农民,他们吃的饭食,大多都是米饭或者面食,糖水化合物的摄入是足够的,但是蛋白质和食用油的摄入是远远不足的,甚至还有些百姓可能连盐的摄入都不足。

    而且在中国古代,大多数人摄入蛋白质,并不是通过食用肉制品来获取最低限度的蛋白质摄入,他们大多数是食用豆类食品摄入蛋白质的,古代人并没有营养观念,所以对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和食用油的摄入,他们根本不在乎,能吃饱饭不被饿死,是大多数百姓的最低要求,至于豆腐和肉还有油,那都是奢侈品。

    不过这个趋势是越靠近现代,人们越能吃得上丰富而有营养的食物。

    在明朝,城市里的人,其实和现代的普通小城市里的居民摄入食物的水平是差不多的,他们照样是能吃上鸡鸭鱼肉,还能摄入充足的食用油,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条件,其实比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差不到哪去,但是能过上这样富足的生活的,只是占整个大明朝的总人数的很小一部分,也并不是每个城市居民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城市里照样有活不下去的平民。

    而陈明的计划,就是通过大量的物资补给,让两岛的百姓过上和大明朝的那些城市里的富裕人家一样,过上同样的丰衣足食,鸡鸭鱼肉的生活!

    听过陈明的描述,尚丰和尚静两人目瞪口呆,久久不能言语。

    “太疯狂了,你有钱也不能这么用啊!”尚丰瞠目结舌。

    “明哥儿,要想让两岛的所有百姓都过上那样的生活,那每天得消耗掉多少肉食和油啊?咱们就算得来三百多万横财,但要想像你说的这样,供给物资,那也最多坚持两三年,两三年之后,咱们还得被打回原形。而且这么多肉食和油,咱们找谁买啊?总不可能咱们去草原上找蒙古人买吧?蒙古人也不可能供养得起这么多肉食和油啊!”尚静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干嘛要去蒙古买?咱们自家就有啊!”这下轮到陈明诧异了。

    “咱们家的家底你不知道?那我给你说一说,咱们家能吃的肉类动物就只有猪和羊两类,驴马一类咱们琉球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匹,耕田地的牛那是万万杀不得的,如果再加上狗的话,那咱们能吃的牲畜大概是:猪,不到一千头,而且大部分的猪都是你来了琉球之后,要求养着的,羊要多些,咱们整个琉球,三省三十六岛,大概有五千到八千头左右的羊,狗的话可能总共不到两千条,就这点家当,想要填报五十多万的百姓的肚子,怕是连牙缝都塞不上!”尚静对陈明说道。

    “我没说用这些肉类给百姓们补充营养啊,我是说海里的鱼!”陈明拍了一下尚静的脑袋,他还以为尚静是故意搞怪的。

    “鱼?你给百姓们吃鱼?吃鱼长不了身体啊!咱们一直都不把鱼当肉来看待,吃起来是柴的不说,没油气,还没肉味,你看海边的那些渔民,他们天天吃鱼,还不是瘦的皮包骨头。”尚静更不解了。

    陈明这才恍然大悟,他这才知道为什么古代江河遍布的地方的百姓,他们并不喜欢吃水里的水产,原来是没油水,做的不好吃,做鱼的时候,还要往里面倒油才能做好吃,在古代普遍缺油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将宝贵的油用来吃不好吃的鱼呢?顶多也就是隔三差五抓条鱼来尝尝鲜,改善改善伙食。

    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陈明终于知道该怎么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我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出在油上!只要咱们有了充足的油,我的计划,就有实现的可能性!”陈明恍然大悟道。

    “明哥儿,你真的要用鱼给百姓们补充营养?不会把他们的身子骨越吃越差吧?这鱼肉可顶不住真正的猪羊肉啊!”尚静有些担忧的说道。

    莽婆娘,鱼肉和所有的肉一样,都是蛋白质,而且我没记错的话,鱼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猪牛羊肉的蛋白质含量还高!

    只是如果不加油烹饪,吃起来就是柴的。鱼肉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较低,大多数不超过百分之五,而且有许多鱼的脂肪只有不到百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些脂肪基本上都集中在腹部的一小块区域,其余的地方,可以说几乎没有脂肪,吃起来当然觉得柴了。

    “你放心,这方面我是专业的,咱们不缺盐,今后东番岛的粮食大量出产之后,粮食咱们也不会缺了,肉类,这海里面大量的鱼虾,咱们顿顿吃鱼虾也把他们吃不少,毕竟咱们也就五十多万人,现在最缺得劲就是油了,接下来我准备种植五十万亩的油菜,并且等到勤哥将中部平原开垦完毕之后,我还要加种一百万亩的油菜,我想想……到底会产出多少吨油呢?”陈明陷入沉思之中。

    “明哥儿,你疯了!咱们东番岛总共加起来不到六百万亩的田地,以光是种油菜就去掉一百五十万亩,剩下的四百五十万亩用来种粮食,养活百姓肯定没问题,可是要想养一只军队,那可是千难万难了!”尚静急忙说出自己的担忧。

    陈明没理他,反而是自顾自的算计这这一百五十万亩田地,能产出多少吨油菜。

    现代油菜产量都不高,亩产也就五百到六百斤左右,在明末肥料肥力不够,不过我有鸟粪作为底肥,应该产量有所上升,就打个对折,初步估算为亩产两百五十斤到三百斤的油菜籽,也就一石半左右。

    油菜籽现代的出油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不过那种技术,在这个时代不可能使用,现在用的技术,还是榨油饼那套,出油率估计也就百分之二十左右。

    也就是说,一亩地出油大概在二十五到三十千克,一百五十万亩,四万吨上下。

    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用油,大概在二十五克左右,一年就是九千克左右,四万吨大概能供给四百多万的人的食用油,太多了,这个油的供应量在百万人上下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说我最多种植个四十万亩的油菜,施足肥料,就足以供应一百多万的成年人的食用油摄入量。

    更重要的是,这还是只种一季的产量,空闲出来的时间,可以种植其它作物!

    想到这里陈明才开口对尚丰和尚静二人说道:“一百五十万亩确实太多了,我决定咱们先期种二十万亩就好了,足以供养咱们五十多万百姓的食用油摄入量了。”

    在陈明发呆的这段时间,尚丰父女两都快把饭吃完了,尚静擦了擦嘴,对陈明说道:“先吃饭吧,看你着急的,饭都没吃就想事想得出神了,刚刚御厨端上来的饭菜又快凉了,要不我让御厨给你热一下?”

    “没事儿,还没凉透,我吃得下。”陈明敲定心中的计划,这才放开肚子猛扒饭。

    “如果只是二十万亩的话,我想应该反对你的人不多,但是小明,我觉得你的思维也受到了局限。”尚丰吃完饭,擦了擦嘴,才慢悠悠的对陈明说道。

    “愿闻其详。”陈明见岳父发话,连饭都来不及咽,赶紧给岳父捧哏。

    “油这个问题,不能光靠地里的产出,眼光也可以放到海里去。一般来说,海里的鱼脂肪含量并不高,但至少有两种鱼例外,秋刀鱼和银鳕鱼,这两种鱼的脂肪含量都很高,在我年轻的时候,我试过用这两种鱼炼油,效果还不错,能炼出来油,这个方法不复杂,只是要想大量制作食用油,那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而我因为萨摩藩的压力的原因,无法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来制作食用油一事,况且我们琉球百姓对油的需求量并不高,所以我便没有继续做这件事,但我把这个方法传播了出去,所以现在咱们琉球的渔民,基本上都会用银鳕鱼和秋刀鱼的鱼肚子炼油,用以改善生活。”尚丰说道。

    陈明眼睛一亮,补充道:“没错,还有鱼籽,鱼籽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咱们可以用大量捕食,用以为百姓补充营养。”

    “明哥儿,这恐怕不行吧,鱼籽就只有秋冬季现捞现吃,鱼籽和鸡子不一样,不能长期放置的,要臭的。”尚静说道。

    “额,你们就没想过用鱼籽做酱吗?”陈明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东方没有这种吃法?

    “有是有,但由于鱼籽难以制作成酱料,大部分的家庭都不会制作,偶尔有制作来尝鲜的,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臭掉、坏掉,所以没多少人家会用鱼籽做酱,就算做出来了,也不太好吃,不过我活了快一甲子了,倒还知道几家会制作鱼子酱的渔家,如果你想大规模制作鱼子酱的话,我可以让他们把方法写给你。”尚丰笑呵呵的说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