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明王 > 第21章脑残
    不快乐来源痛苦,痛苦是因为不满足,不满足是因为不如意,不如意是因为你渴望却又无力改变。

    自从昨夜遭了李珠儿的嘲讽,李易的心态就出了问题。

    自卑又自傲,自尊而敏感,对周遭苦难充满了同情和悲悯,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想去谴责无关自身的不公。

    一个口袋里只有一贯钱的穷汉,去梦想拥有精美的花园宅子……

    一个连自己都不能善待的人,去瞎操心天下人是否吃饱穿暖……

    这不是有病嘛……

    李易悚然而惊,这是要成为圣母玛利亚的节奏啊!

    天下事自有朝堂大员去管,是好是坏皇帝老儿都不着急上火,自己一个屁民跟着起什么哄。

    社会的不公黑暗,又不是现在才有,什么朝代都一个鸡巴样。吃人的永远在吃人,喝血的永远在喝血,何曾有过丝毫改变!

    见多了,习惯了,视而不见了,也就好了。

    操心多了烂肺,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想想晚饭吃什么。

    昨夜的粟米太难吃了,这不行,换!一定要换!

    如今哥也算挣到钱了,吃他一碗,扔他一碗。

    菜,一点油水没有。不行,也得换!

    衣服旧了,换!换,还是换!

    头有味了,这个,这个得去汤店,找个年轻漂亮的按摩师松缓松缓……

    …………

    买!买!买!

    哥要花钱买个好心情!

    怀揣1800钱,一文不剩!

    这边心情刚好,运气紧跟就到,在商家店铺林立的东京街头,李易眼前马上出现了一家布铺。

    店面不大,外部装修也很简单。一看就是主打平民消费的那种。

    李易想也没想,抬腿走了进去。

    里面顾客不少,七八节柜台前围的满满当当,站柜的两名伙计,正在口不停,手不停,脚不停的忙着支应客人,李易进店竟连个打招呼得人都没有。

    这么瞧不起爷!真特么狗眼看人低!

    李易心里诽谤着。

    爷现在也算有钱人好不好!

    不信?爷怀里正揣着呢,不信你过来,摸摸啊!

    大爷如今一天赚两贯,一千天是多少?不会算?你一个天天买布收钱的,居然说自己不会算账?

    不会算账也没关系,竖起你塞了驴毛的猪耳朵,站好了听着!一七得七,三七五十一,整整两千贯那两千贯,你俩今辈子都赚不来得两千贯!

    哼,哼!若真要惹爷不高兴了,爷回头不但盘下这店,还要把你们两个不识好歹的小子,哼哼,拿来做添头。到时候……

    然而,那两个站店的伙计,似乎就是这般没眼力劲,对自己未来老板的到来,别说什么阿谀奉承,热烈欢迎,就连理睬也根本未加理睬。

    ”他李嫂,你给掌掌眼,俺穿这颜色咋样?“

    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妇女,扯过柜台上一匹布料,抓开布头,。宋布布幅极窄,合后代60公分不到,此刻斜束着披在肩上,配上她眉眼开笑的神情,倒像是舞台上的领奖人员。

    ”不行,不行,穿这种浅紫色很不吉利的!“

    试衣妇人点名的李嫂还未发言,一个游荡在人群之外的女子,突然横插一嘴道。

    什么人这么不会说话?

    李易心中大乐,自己情商就够低了,居然还有人不如自己!李易不由大生喜逢知己之感。

    说话的女子身材雍容,面貌姣好,一身素雅的衣裙做工精细,腰系鹅黄色腹围,丝质抹胸隐露。

    可惜了!这么优渥的家境居然培养出了一位脑残女!

    众人闻言齐齐一滞,试衣料的妇人脸露不愉之色,盯着脑残女直看,似要其一定说出个所以然来不可。

    “大宋早有规制,钟鼎之家孝服颜色为浅紫……”

    脑残女抵抗压力的能力出乎意料的强大,众目睽睽之下,悠然的抚了一下额前发丝,惜言如金的只此一句,便不再多说,不屑众人见识浅薄之意昭然若揭。

    那试衣料的妇人左看看,右看看,想要从同伴的反应里求证真假。

    “晦气!”

    当看到李嫂悄不声响的点了点头,那试衣料的妇人再也忍受不住,砰地一声,摔下衣料,悻悻欲走。

    同来的三四人,脸露尴尬,对视一眼,纷纷跟随。

    一桩买卖眼看着被人搅黄,站店的伙计心急如焚,冷冷的瞪了脑残女一眼,一个鲤跃跳出柜台,拦到那些妇人面前,叫道:“诸位姐姐留步!”

    试衣料的妇人自觉受了脑残女羞辱,见了伙计相拦,哪里还有好气,羞怒道:“你家将孝衣料子摆在柜上,蒙混我等,如今还有脸拦我!”

    那站店的伙计陪笑道:“夫人莫气,合不着为了不通世事之人话语伤害自己。”

    那妇人没好气的道:“孝衣料子就是孝衣料子,人证物证都在这里,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旁边的李嫂暗暗拉了一下她的衣角,轻声道:“这家店大家平时常来常往,他家为人处世都极有分寸,见识也是不凡,这件事如此蹊跷,备不住当中另有隐情也说不准,暂且听他说些什么,量他也不敢再欺哄我们姊妹!”

    那妇人和李嫂很是交好,闻言怒气虽然依旧未消,却止住了步伐。

    站店的伙计感激不尽的看了李嫂一眼,意有所指的朗声道:

    “刚才胡说八道的人,与小店有什么恩怨纠葛,小的不知道,是哪家店里派来捣乱的,小的也不清楚,也不想追究”

    “但是!”他着重加重了语气继续说道:“小的只知道,本店这件衣料,浅紫中蜡染了稀疏细小的白花,绝对不会是孝服所用!”

    见众人意有所动,那伙计团团施了一礼,然后虚空抱拳继续说道:“有人张口规制,闭口规制,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思。”

    “若是谈规制,周礼就崇素衣为孝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所用都是白衣。”

    “大宋规制中,百姓衣色为白,皂两色,其他颜色各有等级,以便世人看衣识人。”

    “周礼孝服为白,百姓日常照样穿白,白衣秀才,白衣秀才,就连那些读书人也是白衣,那来不吉利说法?”

    “朝廷下令孝衣浅紫,小的也曾有此听闻,因世人皆反对,最后不了了之。即便是施行开来,像那白色一样,他也不是大凶专色”

    …………

    先前试衣料的妇人似是极为喜欢那衣料,在布铺伙计一番言论后,去怒为笑,和身旁众人嘀咕一番后,昂首挺胸来的重新来到柜台前。

    那伙计示威似的大声喊道:”这位夫人眼力真好。自唐以来,紫色便是大贵之色,前些年像这样一匹紫色丝绢,那可是非十两黄金不换的。你看看这出自明月坊的蜡染技术,全天下再找不到第二份!“

    李嫂摸着衣料,浅笑道:”弟妹,你摸摸感受感受,这料子非丝非麻,少见得很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