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无敌武将升级系统 > 第九十九章:黑影
    李纲一样感觉到了这紧张的气氛,他环视一周微笑说道:“我虽是不同意这个法子,可这个计划也是眼下唯一的法子,既然众位都能一心为国将生死置之度外,我李文纪为何就不能?我身为参赞自当随军北上!朝廷那边我现在便奏折承报,就算朝中不允,那时候咱们已经在辽境之内了,也是鞭长莫及。”

    李纲的话让帐内气氛为之一松,众人的表情都缓和了下来。吴迪大笑握住李纲的双手:“文纪兄果然好胆略,吴迪佩服!”

    李纲也是笑道:“吴迪哪里话,跟着拼命吴迪同行,没有几分胆子怎行!”

    众人相视一笑,都是有胆气的男儿,不需再什么小儿女状。

    第二天中午,整个大营内忙碌起来,三千人开始收拾行装器械。白沟一侧义勇军大营四面广出侦骑兵,严密戒备对方探子出没。

    吴迪命常青将手下兵士分作两队,一队人驻守大营,一队人跟随吴迪一起出发。等到了五回岭时北上队伍要弃马进山,他们要将军中马匹带回。

    留守大营中的将士这几日须得辛苦些,既要装出几千大军依旧驻扎的模样出来,同时对白沟以北的戒备更要加紧防范,等待常青返回之后,他们便立刻拔营南归!

    下午申时,营中兵士都已准备停当,开始进食。

    卯时刚过,天色已经全黑了下来。三千多人马悄悄的出了大营,人含枚马摘铃,贴着边境数十里处向着河西定州方向行去。

    从雄州到定州五回岭边境不近,足有百多里的路程。这一路摸着黑又不能升起火把,虽是有道路行走,也不是什么大路。直到走了两三个时辰,离开雄州二十里外,吴迪才命众军上马缓行,这样疾走了一夜才过了保州,方才行了七八十里,距离五回岭尚有三四十里路程。幸好保州附近山峦不少,义勇军隐在山中歇息了一天,到天擦黑再次启程。

    宣和二年七月廿八日夜亥时,伸手不见五指之时,一支身穿黑衣的军队,静悄悄的钻入了五回岭中,跨进了辽国境内。

    五回山,易州西南百二十里,亦曰五回岭。

    其相接者,曰狼牙峪,又为五回道。《水经注》:代郡广昌县东南有大岭,世谓之广昌岭,高四十余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达其上。其南层崖刺天,积石之处,壁立直上,有五回道,下望层山,如蚁垤然。

    自然,五回岭不可能有四十里高,这四十里指的是路程,从上山开始到山顶的路程,蜿蜒五回才能到达山顶,这个山顶只是群山中的最高一座。五回岭并不算大,南北不过五六十里,南面靠宋域,北面深入辽境四十余里,也算易州与阳中的交界。

    义勇军趁着夜色偃旗息鼓悄悄的进了山,进山之后寻了个有水源的山谷歇了下来。并不是义勇军不赶时间,委实是因为这漆黑夜里山中实在难走。五回岭为界山,没有什么樵夫出没,树林茂密连路都寻不着,山势又崎岖,一不小心就有掉落山崖之险,只有白天小心一些行军了。

    不过明日白天定要穿过五回岭的,现在时间紧迫的很,常青带人驱赶马匹明天下午就能回到雄州,他只要一回到大营,辽国的远拦子立刻就回知道情况有变。所以最迟明日天黑前必须穿过五回岭,然后乘夜奇袭阳中马场,不然等到辽军有了戒备,这几千人马就只能退回境内了。

    天刚蒙蒙亮起,义勇军便食过早餐出发了。虎飞驰便带着几个哨探头前一里外探着路,吴迪带着大队在中间,宋亮在后面一里外尾随,排成一条蜿蜒的长蛇在山中行进着。吴迪看着两边陡峭的山崖,怪石嶙峋,危崖耸立,心中不由一阵恐慌,要是上面有辽军,哪怕只有数百,自己这边怕是要损失惨重。

    吴迪自己心中也是忐忑,这界山辽军会不会在此放下岗哨,按理说这是必然的,虽然虎飞驰事前说他从此山经过几次,都没有发现辽军踪迹,可还是心中担心不已。只希望上天能保佑我军平安穿过此山吧。

    清晨出发及到正午,大军方才行了二三十里路程,都是累得快要脱力。每个义勇军战士身上装备齐全,可是也意味着不轻,骑军枪兵都有四五十斤重,陌刀兵更发的有七八十斤。幸亏日日都要训练负重行军,不然早就累得走不动了。

    吴迪见军士们都已经累得不行,下令就地休息半个时辰,进些饮食缓缓气力。众军得令如释重负,纷纷坐倒在树下阴凉处喘息不止。吴迪与李纲也是在一棵大树之下各自坐下休憩,吴迪还好些,李纲本是一个士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已经累得瘫软在地,这一路都是凭着一口气在支撑着,还是靠护卫着他的义勇兵士左拉右拽,方才跟上队伍,不教拉倒后面。他不想教旁人小瞧了他,躺下喘息几口,待气力稍微恢复些赶紧坐起身来吞咽午食。

    吴迪歇息一会进了些干粮清水,算是缓过了劲,正闭着眼睛想要小憩一会。哨探回来禀报:“前面五里之外山峰上,发现哨楼两座,虎营长已经亲自前去打探。”

    吴迪当即惊起,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要是被人发现的话,只怕再往前走难上加难!这山中如是有辽军防御,人数定然不会太少,兼之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与其强攻倒不如后退返回去。不过现在想什么都白想,也没有其他办法,唯有等待虎飞驰再传回情况,才能决定该如何去做。

    两刻之后,又有哨兵来报:“虎营长已经探明,两座哨楼都荒废已久,可以前行。”吴迪暗道庆幸,真是天不绝我!兴奋之下,立刻命令大军立即开拔,天黑之前必须要赶到五回岭的最北面紫荆岭!

    路过哨探所说的哨楼之时,吴迪特意上去查看一会。这哨楼修在两座山峰之顶,视野开阔,不过看里面的摆设已经是蒙着积年的灰尘,也不知道荒废了多久了。看来宋辽两国承平近百年,这边界上的警戒,除了河东白沟三关之处还有些,其他的地方早就没了。

    阳中,属辽西京道,辽国初年废田为草,成为较大的产马之地。阳中南下四十里处有一险关:飞狐口,是辽宋之间的重要关口。

    自宋太宗北伐之后,阳中已经百多年未经战火侵袭,此地驻军也是一减再减。现在阳中城驻军不过二三千人,飞狐口要隘也只有几百人罢了,飞狐口的东北,阳中城东南就是本州最大的马场暖泉马场,经年存有战马万匹之多。

    暖泉马场和阳中城、飞狐口正好是个三角形状,与两处各有三十多里的路程,长期驻扎于此看管战马的兵士马丁也不少,足有五六百人之多。不过都是些本地京州乡兵,一些部族之人统带罢了。

    夜色深沉,约莫已经三更天了,正是人们最安眠之时。暖泉马场内一片宁静,只有嘹亮的虫鸣和战马偶尔的醒鼻声。

    两个老军穿着陈旧的军服,手里都拄着根长枪,打着哈欠靠在辕门上闲聊着,说的都是家中琐事和些阳中城里的趣闻。他们说得正是兴高采烈,却没有注意到不远处草丛轻轻的抖动,连边上的虫鸣声都已经止住了。

    其中一个老兵正说着去年在阳中城中寻到的一个婆娘,一边嘿嘿笑着一边讲得唾沫横飞,忽听得“啪啪”的连串声响,自己面前听得正是聚精会神的同伴似乎被人拿着大锤撞了一下一般,抖动一下直挺挺的到了下去!

    老军正吃惊时,自己胸口猛的一疼,急忙低头看去,一截亮闪闪的箭尖从胸口冒出个头来,只觉全身力气像淌水一般流了出去,身子再也站不直,噗咚的倒在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两个老军刚刚倒下瞬间,辕门外面十几丈外草丛中齐刷刷的站起一排的黑影,安静的大门冲了过来。再他们身后的夜色中,更是站起无数的人影,速度的向辕门疾跑。

    与此同时,暖泉马场数个大门都在上演着同样的事情!

    义勇军前哨解决了门口卫兵,砍倒大门护持着大门两侧,大队将士打起火把直接涌了进去!整齐有序的一队一队分开,将军营内的营房团团围住。

    “什么人?!”在营中巡哨士兵大声厉呼!回应他们的只有一片冰冷箭矢!

    上千只的火把映照下,整个军营亮如白昼。正在营中入睡的马场兵丁们纷纷被惊醒,有几人闻得外面惨呼之声,抱起刀枪就冲了出去,立时招来一顿强弓硬弩攒射,纷纷倒地不起只剩走在最后的一人连滚带爬逃了回去!

    各个营房兵士们都已经被自己伙伴叫醒,齐齐涌到门口一看,直吓得魂不附体。只见屋外数千身着黑衣的军马已经把自己包围,无数寒光闪闪刀枪弓弩指着自己所在之处。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