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自己有些感慨:“刚才我问过本地县令,他说怀仁城本该有近三千人驻扎,昨夜接了四军大王萧干的军令,本地将军率领大部人马南下应州去了,正好让咱们捡了一个便宜,不然哪能这般轻巧的夺城?”
“那是不是准备埋伏起来打他?”宋亮似有所悟。
“也不是一定要打哪个,”吴迪摇摇头,“我觉得这萧干似乎一直在追着咱们走,按理说咱们做下这天大的事情,他定会穷追不舍。我就是想试一试,能不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他要上当自然好办,不上当进城就当是白累了半夜。他带的骑军是咱们往后的大敌,尽力而为吧!要是能把他的骑军都留下,咱们往后的路就好走多了,靠些步卒是不可能追得上咱们的。”
想了想他又叮嘱道:“你一会让几座城门的兵士们早些关门,城楼上值守的定要换上些辽语说得爽口些的,莫要让人生疑!一旦萧干大军到来,立刻报于我知!”
太阳已经落在远远群山之后,只有天上的云霞还是红彤彤的映着余辉。
远拦子方才回报,怀仁城已经关闭城门,缘由是发现有不明军马从城边快速经过,旗号正是“义勇先锋军”,人数约二三千人,战马起码万匹,已经走过去个把时辰了。
萧干心里暗暗盘算了一下,这个时间差不多,应该是不会错了。只是南朝义勇军到底想做些什么?可是真的往西去么?难道他们发现南边有人阻挡,就想取道西夏返回?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想不通,义勇军将领究竟藏着什么心思,做的什么打算,往西去要度过浩瀚大漠,还不如南面呢。
既然想不通,他现在也不愿意再去多想,只要追上了就会明白!
他派出信使快马往后去,将此消息传递给耶律大石,叫耶律大石速速带人马跟上。
宋军已经过了怀仁城,再不加紧速度,要是他们真的向西,陷在大漠里,那可就什么都晚了,要知道陛下和众多的朝廷重臣都在他军中!
“全军听令!加快行军速度,今夜怀仁城内宿营!”
传令兵前后大声发令,行进中的队伍立刻加快了脚步,向怀仁城方向奔去。
恒山,自古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春秋时,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战国时,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两汉时,匈奴利用恒山争天下;东晋时,慕容氏踞恒山威天下;北魏时,拓拔氏依恒山而分天下;今朝大宋仗恒山守天下。
此处宋疆域之内,是归河东路制置使管辖,河东路有禁军五万,其中就有纪家军一万五千人,其他弓箭社、民军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禁军在河东除却几大州城分有驻军外,沿边各处都有隘口。恒山如此地势,更是不能例外,山南东西部共有五座大寨,各各拣选险要之处而立。在恒山之东南,立有三座大寨,郭洞、福全、桂峰寨。
大宋河东路郭洞寨就坐落在恒山南面脚下,寨中常年驻守禁军二百人,河东厢军三百人防守隘口。
寨子虽小,可地势险要之极,两边山峦高耸入云,悬崖峭壁比比皆是,唯有中间一条穿山小径蜿蜒而过,宽不过三尺而已,这郭洞寨就建在出山的最后一个狭窄的通道之中!左右都是山峰,中间一座大寨把道路挡得死死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日,河东禁军郭洞寨知寨革子墨,正带人在细细查看寨内守卫,忽见左面山峰哨位上有红旗摇动,这是军中信号,说有不明小股军马正向自己大寨进发,分不清敌友!
革子墨急命吹号,所有军兵即刻集合登上寨墙,紧闭寨门,严加防范。这座郭洞寨正好坐落在两山隘口正中,两面山崖耸立极为难行,只要这边守住,便不虞会有敌人越过恒山防线。
革子墨亲自带人登上寨墙,远远注视着前面的小路,这前来之人现在也不知是敌是友。
虽然知道人数并不多,他也不敢丝毫怠慢,要有半点不小心,被人攻破此处,再往后就是一片平原了。
郭洞寨的兵士们也都是闻警而至,靠在寨墙上屏住呼吸,手里紧握着兵器,数百双眼睛看着山路的尽头。
不多一会,前面山边小径出现一队行人,俱是身穿白衣,手中全数持着兵器。不过奇怪的是,队伍中数十副担架随行,上面罩着黑布,不过看轮廓抬的应该是人!
这支队伍的最前头是一个彪形大汉,身长起码在八尺开外,手中拿着一把丈许的雪亮长刀!这刀怕不有五六十斤重,杀气凛然!
这支队伍身上不是辽军打扮,可也不是大宋的军服,到底会是什么人?革子墨听着身旁兵士窃窃私语,心里也是疑惑连连。
正说话间,那队人马已经走到寨前,革子墨高声喝道:“前面来者停步,此乃大宋河东郭洞寨,速速报上来历,否则就要放箭了!”说着,上百弓弩已经平平伸出寨墙,对准下面的行人。
他的语音刚落,这支队伍最前头大汉手中长刀往上一举,后面队伍齐刷刷的停下,端的是整齐划一!
“这支绝对不是商队!是军队!”革子墨心中有些紧张起来,只看这一个动作,就能知道这支队伍乃是精兵!
片刻之后,寨前队伍中间转出一个中年人。
只见他面色白皙,身上一身紧衣装扮,头上却有些不伦不类的戴着庄子巾,这人迈步走到队伍最前,对着革子墨朗声说道:“吾乃监察御史、权殿中侍御史、义勇先锋军宣赞舍人李纲,现因紧急北地军情要前赴代州,还请贵军速速打开寨门!”
革子墨吃了一惊,反复打量着此人。面前这人虽是未穿朝服,可看起来的确有些朝中的官威架势,虽然监察御史不过是七品官,可这不同于其他的等闲七品。
是日日在朝中站班,随时可以上达天听的七品官,见官便可弹劾,自己可是吃罪不起!
他上下打量一下李纲,心中犹豫一下,前些日子的确是听说有支义勇军要去辽国,可谁知道这些是不是?万一是辽人乔装打扮的怎么办?有心不开门又怕是真的,开门又怕是有人来骗寨。
革子墨想来想去,还是稳妥一些为好,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李大人,我郭洞寨是边境前沿隘口,不得不小心从事,你可有何凭证可证实自己的身份?”
李纲也知道此处关系重大,等闲是不敢放人进去的,何况自己这边数百人马,刀枪俱持,谁也没胆凭着几句话就这样让进去。他从怀里掏出一份官家的谕旨,双手托起:“此处有官家谕旨一份,可能作为凭证?”
革子墨心中惊怯,官家的圣旨?笑容更盛说道:“若有官家的圣旨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还请见谅,下官要亲眼验证一下才行。”
这郭洞寨的知寨不过是武官中的八品,和李纲这种进士及第的文官七品之间虽只差两个品级,可实际上地位是天差地别,他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李纲也知道查验也是应有之理,于是点头,往前走了几步到寨墙之下。革子墨急忙下令身边寨丁:“速速放下吊篮,把圣旨请上来。”
等到看过圣旨,他再无顾虑,官家的天子大印清晰得很,上面语言确凿,的确是给义勇军宣赞的,怎么可能有假?革子墨立刻传令下去,寨门洞开,自己也匆忙下去,亲自迎接义勇军的将士们归来!
看着这二三百人鱼贯而入,革子墨有些心忧问道李纲:“宣赞大人,我听说义勇军有数千之众,怎么现在只剩下这几百人?难道说......”
“兀那汉子,你说个什么?难道要咒我义勇军全军覆没不成?”站在一旁的虎飞驰一晃手中长刀喝道。
他这两天心情实在欠佳,吴迪派了这任务给他,可算把他憋闷坏了。这押送俘虏虽然也不是容易之事,这些俘虏身份高贵得惊人,不能有任何闪失,可是这种事情怎么比得上阵厮杀来得爽快?吴迪为何要派我?为何不派小宋来干这事情?
虎飞驰正是满肚子火气憋在肚里没处撒的时候,听得革子墨说出此话,竟然是问义勇军是否已经覆没,只剩这二三百人,当时老大不爽就要发作起来。
革子墨惊得往后一缩,一手就握住刀柄。李纲急忙上前拦住:“革知寨莫惊,无事无事!”
虎飞驰看见革子墨紧张模样,心下暗爽,这肚里的火气瞬时去了大半,哈哈大笑两声,竟是转身而去。
李纲在义勇军中从来便没有话语之权,不过也知道虎飞驰这两日心中不爽。
只能是当没见到虎飞驰的无礼行径,唯有安慰本寨知寨大人:“革大人,义勇军主力尚在辽国境内,我等是有紧急军情要速去代州,军中之人粗蛮,不识礼数,还请你多多见谅。”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