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无敌武将升级系统 > 第一百五十六章:考虑
    还有一派是中间派,那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两家的话都有道理,但也是各存私心。

    这个私心,无非还是老调重弹,这次北伐究竟是以谁为主导!谁的功劳最大!这个中间派就是朝中以侯蒙为首的清流一派,只认道理不认人,只可惜要说到之乎者也的学问,治理地方的务实,他们都是样样精通,但要谈到兵戈攻伐之事,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虽然说兵书战策人人都是看过,可只不过是那纸上谈兵的本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这一派也是不团结,已经四分五裂,有些觉得蔡太师有理,便支持北上。有些觉得童太尉有理,就支持稳健一些为好。剩下些老成的,站在一旁默默无语。

    徽宗皇帝听着众大臣各抒己见,始终做不出决断。

    开始他为吴迪遗书似的军报感动,决定要派军北上无论如何要把义勇军就出来,后来得童贯一席话,心中立刻逆转。

    这吴迪虽是国之功臣,但是和江山社稷比较起来高下立判。

    灵青单手在窗沿上一撑,翻身便进了房,自顾自的坐到屋角的椅子上,冷漠的注视着他:“吴迪在北面舍生忘死,你却在后方想着抄人后路,岂不是罪有应得?你这般做法就不怕让人寒心?这大宋朝有朝一日便要败在你们这些人的手里。”

    童贯被她说得默默无语,良久才答道:“你年纪还小,许多事情不懂,要是吴迪是我这方的人,我何至于此?并不是我妒贤嫉能,相反,我更是渴求自己帐下也有这等大将之才,是以才一心一意的想要收编义勇军。这朝廷上的争斗,比之战阵上更是凶险,一不小心便是大祸临头!我童贯走到今日地位,已是不负此生了。要说退咱家也是退得,可是我一退后,多少跟随咱家的人要受到无妄之灾?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群,很大的一群!”

    童贯用手在空中挥舞,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子,“我不光要为自己考虑,还要为他们考虑!”

    灵青撇撇嘴,讥笑道:“你们都是这样,说得冠冕堂皇,似乎都是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结果还不是为了自己更大的权利!你是,蔡京是,我那个哥哥何尝不是?”

    童贯摇头叹息道:“灵青,你师父把你托付与我,我便是将你当做自己的亲女一般。你哥哥的事情我早就知晓,不过装聋作哑而已。你们家历经大祸,这件事情我定会查明真相,给你报仇雪恨的。”

    灵青低头不语,沉默一会方才说道:“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不管我怎样骂你都不生气。我也知道你是看在师父的面上不和我计较,换了别人早就不知道被你杀了几回了。”

    童贯微微笑道:“这你可是说错了,我和你师父是亲生兄妹。我早年就入了宫,你师父终生未嫁,只有你这么一个徒弟。我们也相处了这么些年,哪会不知道你的性子,倒不全是因为你师父的原因。”

    灵青静静安坐一会,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大步走了出去,及到门口忽然回头说道:“我在北国与义勇军有过些接触,你把这文书扣下,我去想想法子吧!”

    吴迪看着窗外的天色,想着斡鲁补和斡啜二人的即将到来。这二人,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二子和四子,分别为金军两代军魂人物,斡鲁补大名叫做完颜宗望,斡啜叫完颜宗弼!这两个人,在中国历史上算是记上了重重一笔的人物!前一个是靖康之难的主导者,后一个是金兵几次攻南宋的元帅。

    当然,现在的他们还不是以后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他们估计现在连想都没想过,以后将会带兵进攻大宋的事情。

    可是,熟知这段历史的吴迪怎能不想?

    吴迪躺在床上,想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心里又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其实就历史而言,靖康之耻实在来说只能是怪大宋朝的这两位皇帝太过无用!女直人一开始并没有攻打宋朝的想法,正是因为宋军的无用,连续两次被辽军惨败,这才让女直人起了心思。

    宋军二十万被四万辽军屠杀百里,最后只能用钱财请求金人帮助宋朝收复燕京,这般做法无异于手无缚鸡之力的财主,拿着万贯家财去强盗窝炫耀。

    后来还授人以柄收容金国叛将张仓,正好给了女直人南下的借口!正所谓天作虐犹可恕,自作虐不可活!北宋不亡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正想得头脑发昏之时,吴迪听见院外有数个脚步之声传来。一个女子问到门前的侍女:“吴迪可是醒了?”正是完颜映蝶的声音。

    门前侍女慌忙答道:“吴大人醒着的。”

    吴迪也在房中笑着说道:“可是公主驾到?吴迪身上有伤不能远迎,还请恕罪!”

    “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迂腐了些!”映蝶自己推开门走了进来,边走还边责怪道,语气中却不见了前几日的咄咄逼人之势,多了几分嗔怪之意。

    在后面,几个男子也随着她一同进屋,吴迪凝神瞧去,最后面那人却是相识,正是东京留守完颜依尔。

    前面两个,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头发束紧耳戴金环,连鬓的络腮胡须;另一个年轻些,约莫只有三十多岁,浓眉大眼却是一副憨厚面容,胡须也是不少。

    虽是第一次见,吴迪想也想得到,前面那年长些的定是阿骨打的二子斡鲁补无疑,后面年轻些的便该是抗金名将岳飞的老对手金兀术了。

    果然,进得门来,映蝶便向吴迪介绍了那二位,吴迪仔细着打量着那两位皇子,点头问好说了些官面上的客套话。

    斡鲁补和斡啜也分别感谢一番,褒扬吴迪带兵解围的功绩。

    在自己哥哥面前,映蝶依然是不避什么嫌疑,大大方方的俯身将吴迪抱着扶起,侧靠着床头以方便说话。

    斡鲁补和斡啜相视而笑,看映蝶这种架势,倒还是熟练得很,想必是常做此事的。

    斡鲁补和斡啜前两日在来救援东京的途中,便收到信使的战报,说是东京之围已解,是南面宋朝吴迪带着义勇军帮忙解的围。

    既然辽军败走,他们来不来都已是无所谓了,可是这个吴迪的大名,当真是在北国如日中天!带着数千人马在辽境之内驰骋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别说擒拿辽主之事已是惊世骇俗,更何况刚刚收到的战报中说他以一千多人就破了辽国南京,叫耶律延禧一家子一网打尽,这是何等的英雄好汉!

    这样的人到了东京,离他们只有两日的路程,怎能不前来相识一番?更让他们好奇的是,刚到辽阳府外,遇见前来迎接的自家妹妹映蝶和堂叔完颜依尔。

    就连平素眼高于顶的映蝶,也是将此人夸得天上少有地上全无,沉默寡言的完颜依尔也不时的帮衬几句,这更是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从映蝶和完颜依尔的讲述中,他们才得知,是义勇军一千多人便硬撼辽军两万,自家损伤七百依旧死战不退,斩获四千有余!最后击溃了辽军中军,这才使得耶律宏放仓皇而逃,由此解了东京之围。

    两人对于自己人马的支援他们只字未提,因为他们觉得根本就没有说的必要。

    他们出城之时,已经看见耶律宏放帅旗倒下,认为那时辽军败势已成,哪里想得到,正是他们的出击才是压倒辽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这个四千之数既是真实,又是虚夸的。其中有近两千人都是头前混战之时,辽军南营后军以及相互厮杀的时候死伤的,真正直面被围的时候杀伤也就两千左右。

    可是打扫战场的时候,谁会去关心这种问题?只确定一下辽军死伤的数字罢了。

    不过,就算是以七百人的代价,杀伤二千辽军,也已经是很骄人的战绩了,要知道这可是骑兵的对攻,没有用其他的手段,唯一拼的就是胆量勇气和身手。

    斡鲁补和斡啜都是知道耶律宏放的,此人算得上辽国的中流砥柱,也是现在大金国的力敌。

    一己之力击败二十倍于己的敌人,吴迪的悍勇可想而知!

    到现在,斡鲁补和斡啜才算看见吴迪的真面目,不由得满心的怀疑,这么多人口中的英雄好汉,怎会长得这般秀气?哪里像是个在万军中夺旗斩将的勇士,十足十一个吟诗作赋的读书人罢了!

    映蝶帮吴迪压好被角,回头看见自己两位哥哥一副犹自不信的模样,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两位哥哥看来是和我当初一样,不相信吴迪是一个英雄男儿了?”

    斡啜脸上有些尴尬之色,斡鲁补却没有丝毫异常,只是笑道:“映蝶胡说些什么?岂不闻人不可貌相,吴统制的大名在北地妇孺皆知,我怎会以貌取人?”

    吴迪也是笑道:“二太子和四太子皆是人中豪杰,可莫要夸我,在下万万生受不起。”诸人又闲聊一会,斡鲁补这才问起吴迪来东京辽阳的缘故。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