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无敌武将升级系统 > 第三百零九章:什么没见过?
    元老会一名老者站起来问道:“史先生的意思要我们日昌隆将主业从桑麻织造上转到烧瓷上来吗?”

    史思明道:“那倒不必,不过在将来利润上你们自然会做出判断,我史家将上百万两银子注入日昌隆,为的就是要给日昌隆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怎么说我们也是日昌隆的一份子吗”

    荆湘蜀地的两位元老站起来对对史思明进行附和,“史先生讲的也有道理,现在全大宋境内,从事丝纺的商号已经越来越多,鄂绸和蜀锦正在冲击我们的市场,日昌隆现在已经断了岁贡的购买,越往下真不知道这生意该怎么做了!”

    另一名元老站起来道:“自古烧瓷都是皇家和贵族富户的进贡之物,普通百姓多用粗瓷和烧陶,瓷器的利润真是很惊人,如果日昌隆能够转向烧瓷业并开拓海外市场,倒真是能够为我们找到条出路!”

    这次底下又开始议论纷纷,“听说番邦地区将我大宋的瓷器比作珍宝,价格堪比黄金!”

    “是啊,就连辽国和西夏国都用重金买不到好的瓷器,西域的吐蕃曾想用一只白象来换汝州窑口的瓷器,最后都不可得!”

    ……

    显然史思明是在下面做了功课的,支持他和摇摆不定的大有人在,日昌隆在去年大面积推广棉田,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这个时候史家的注资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也收买了日昌隆不少的高层。

    但让日昌隆放弃多年来的支柱产业而选择两一个主业,显然还没那么简单,但是就有几个元老站起来反对,但总算没对史家提出的大掌柜人选提出异议,此时苏彩儿站起来向各位元老施礼,并拿出了一张纸,示意大家听一下。

    那张纸上记录的是,最近两年的销售汇总,其中最新的棉布销量已经占了织造销售的一多半,而后面记录的是日昌隆采用大面积新式织机和蒸汽动力以来,所耗的成本,以及这两年,织厂的扩张面积,人员的增加,蚕桑业的受益人口。

    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底下众元老全都不做声了,日昌隆仍然在织造领域成领先者,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并且在一系列的改进之后,织造仍然是日昌隆最赚钱的生意,甚至在土地占有和一般百姓的认可度上无人能出其右。

    所以继续加大在丝纺和织造上的投入肯定是必要的,那么对辽国和金国的贸易还有西夏国的贸易商仍然是重中之重,所以苏彩儿再次提议通过股权合并的方式,请吴迪入主日昌隆做日昌隆的大掌柜。

    大家此时把目光刷的一下全都聚集到了吴迪身上,吴迪觉得是时候表个态了,可没等他说话,史思明又站起来道:“如果日昌隆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到烧瓷业上,难道以后我们将精力都放到炼坊制铁上面吗?所以我反对!”

    吴迪道:“谁说以后日昌隆要将精力转到炼坊制铁上来的?”

    史思明讶然发愣!不知所对,吴迪却对他说:“你说要让你儿子史文敬来当大掌柜?我听说他人很聪明,我倒觉得可行!”

    他的话一出口,立刻就引起了众人的骚动,苏彩儿更是惊愕不已,众人都想听吴迪说些什么。

    吴迪却问了众人一个问题,他道:“众位,现在日昌隆能够发展壮大,不管是织造也罢,烧瓷也罢,还是粮食漕运,还有造纸印刷这些副业,是不是都因为大宋朝廷一贯采取的对工商的优惠政策所致?假如那一天朝廷将政策改变了,那么日昌隆会怎样?”

    众人讶然,大家谁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吴迪继续说道:“别的不说吧,假如朝廷现在提倡农耕,不允许买卖土地,凡土地所产除粮食之外其他必须毁掉,朝廷厉行节俭,不穿绸缎,鼓励蚕农耕种土地,可以获利更多,并且给与补助,到那时,你们怎么办?”

    他这话问的就连苏弼都听得一身冷汗,他颤声问道:“朝廷真会那样做吗?如果这样日昌隆就完了!”

    吴迪点点头道:“作为一个大商号,不但要有盈利的能力还要有抗风险的能力,我今天要提的是两个字,那就是‘集团’!目前顾氏炼坊作为一个品牌存在,但时间上他已经有了四个大型的铁厂,矿山十五处,下面的水泥厂、玻璃制造厂、铁器工艺制造厂一大堆了,不说别的,我在威海一个铁厂的投资就不下百万!假如你说,你史家向日昌隆注资多少,进行烧瓷制造很了不起!但现在我要说,我可将刚才我下面那上千万的资产全部注入日昌隆!”

    会场之上鸦雀无声,谁也没想到,吴迪名下产业能滚到如此夸张的一个数字,更没想到吴迪会如此说,将上千万的资产全部注入日昌隆,哪整个日昌隆还不就姓吴了吗?但他说的集团是什么意思呢?

    吴迪不理底下众人,他要一口气将他想说的话说完,推销出这整套策划案是他花了一晚上时间准备的,不说完哪成?

    “我说的注入不是谋夺整个日昌隆的控制权,虽然取得控制权会很有好处,但我所需要的不是日昌隆的资产,而是他的品牌,和遍布各地的销售渠道,两家大商号合并之后,仍然在日昌隆一个牌子下,那么我们的产业就可以涵盖织造、钢铁、陶瓷、食品加工运输、水泥建材、玻璃制造、化学品制造、日用品制造、纺织印刷造纸等各个领域,做到真正的‘集团’话经营,那时候日昌隆这个‘集团’就一定会有想当政治话语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吴迪喝了口茶水,众人正在消化他说的“集团、话语权、渠道、品牌”这些名词,全都瞠目结舌的看着他,苏弼却道:“真的能够吗?

    “当然”吴迪肯定的说,他看向史思明道:“你说这么多产业,是不是每一个产业都需要有一个大掌柜啊?”

    史思明这次意识到自己与吴迪的差距,那不是头脑上的差距,那是整个意识度别上思路上的差距,他呆坐在椅子上仔细琢磨吴迪的讲话内容。

    趁热打铁,吴迪在看到众人的反应之后,决定趁势抛出了他的几点主张,那是八点方案,也是自己昨晚一晚上的成果,这八条主张被后人称为“吴八点!”

    第一点:日昌隆必须在下一步推广棉纺制造,并开始进行毛纺产品的制造,织机的图纸由吴迪提供,原料则是越来越多的羊毛从辽国的进口。

    第二条:开始大面积多元化经营,包含了多种副业的参与,比如:茶叶、食盐、药材、出版印刷和造纸、民用陶瓷和建材等等。

    第三条:开始大面积进行海外贸易,但不能太过依托与泉州和广州的市舶司,吴迪要谋取的是在杭州建立市舶司,并拿到其控制权。

    第四条:进行工厂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钢铁、水泥、造船、玻璃、火柴、化学品制造、兵工厂、药厂等工厂的建设。

    第五条:进行人才贮备,普及基础教育,设立学坊,在当下官学和民学非常风行的时候,不进行功利化的应试教育而面向实用性的教育,比如医学堂和技工学堂等,这一点正好由墨家来执行和主持。

    第六条:由日昌隆大帐房沈瓶儿主持进行财务核算,主要是对多家商号工厂的财务进行核算,建立经营独立但财务审批制度,杜绝ang费,这里面是炼坊铁厂的大帐房蒋敬配合沈瓶儿一同完成。

    第七条:改组元老会,对于掌柜顶天制的宋代,本来日昌隆的元老会就是个怪胎,吴迪无意变动太大,但适当的改组是必须的,那就是采用合议制,元老的身份必须要有任期,必须经由下面选举产生,支持元老会的人被称为联!

    吴迪在这里解释道:“为了将整套方案推行到底,鄙人不才,就担任这第一任主席吧,任期五年,五年之后改选!”

    第八条:以日昌隆这个品牌为主,开始尝试进行资金的金融化操作,说白了就是要成立一家大的钱庄!用来融资和取利,这是最主要的,也是吴迪筹划了多年的事情,为了避免大家对“银行”两个字的难理解,吴迪决定使用银庄或钱庄的名称!

    以上就是吴迪著名的“吴八点!”重锤一个接着一个,打的众人直接有点吃不消了,不用半天的时间眼前这些人很难消化吴迪提出的这些东西!这简直太超前了!

    “啪——!”的一声。

    吴迪将一张毛纺织机的图纸拍在桌子山,居高临下似地看着众人,表情非常严肃,他知道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超前的思维与僵化的脑袋必须要决出了胜负,他要建一个商业帝国,一个具有政治话语权的商业帝国,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势的态度。

    吴迪是统帅过千军万马的将帅,这种威严是不怒自威的,众人在他的威势之下全都低下了头,吴迪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沿着会场踱了几步,扔下一句话。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