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安谋克的职责,当初只管训练士兵,指挥作战,后来在和平时期猛安还负责“劝课农桑,余同防御”;谋克掌捉辑军户、“惟不管常平仓,余同县令”。可见,猛安谋克担负着率兵打仗和掌管生产、征收赋税等多种职能。
猛安谋克户,有权从国家分得一份土地,由自己的家庭成员耕种,此即所谓牛头地;其义务是必须向国家承担一定的兵役、徭役和赋税。牛头地分配及赋税最初规定为:每来牛三头为一具,限25口受田4顷4亩有奇,岁输粟不过一石,官民占田无过40具。
金天会五年又“诏内地诸路”,每耒牛一具只赋粟5斗,此后为定制。这就是说,一个猛安谋克户最多可有牛120头,人及奴隶1000口,土地176顷;而纳税是极其微薄的,但兵役义务却极其繁重,青壮年不仅在战争时期要应征服兵役,在和平时期也“间年一征发,以补老疾死亡之数”。
大金国建立封建政权之后,就一直使用这套猛安谋克制度,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全民皆兵,战时的动员令一下,立刻就有大量的兵员,但后其战事减少之后,谋克户依靠战时抢夺的土地和奴隶过着寄生虫一般的生活,逐渐的没落下去。
金国的这一整套夹杂着封建制度的军事化组织,注定是一个不断征战侵略的组织,一旦没有战争,他们自己就会被自己消磨死!后来金国被蒙古所灭,也就印证了这个道理,他其实就跟辽国是一样的,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游牧和渔猎民族,是担不起一个有众多人口的封建王权的。
吴迪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注重了文化的力量,可是文化的发展是要依托于强大的生产力水平上的,在整体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的辽地,文化人可不算多,好在整个南京儒学发达,汉人中人的比例就非常高。
其实辽人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仁智之人,像道宗皇帝耶律洪基就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文化对于政权的对于国家的统治作用,但契丹人还毕竟是粗鄙的,要想大规模进行文化普及很难,但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宗教,通过宗教是普及文化最佳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辽国的佛教非常发达的最主要的原因。
吴迪也从佛教入手开始进行文化普及,首先他对南京当地的各个著名的寺院和佛教圣地进行了整理,如房山的云居寺、南京的大昊天寺、仙露寺、圆福寺、归文寺提供了香火钱和土地,又修缮了燕都西山千佛塔,整理佛经,刻印佛家经典等。
当时流行一种不好的习俗,一些非常虔诚的佛教僧尼,会将自己的手指点燃用来供佛,成为燃指供佛,造成了很多的僧尼残疾,无法从事劳作和生活,此项习俗被吴迪严令禁止了,所有僧尼当拥有土地必须劳作,自己养活自己,不可由于供养而造成当地的信徒尽出自己的粮食,以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这样也减轻了官府的压力。
但他花钱整修寺院,刊印佛经,却是很受僧众的支持,并且庙产和土地都得到了保存,并且还有新划归的土地,寺院可以找很多穷苦的农民进行耕种,也解决了他们的吃饭和生活问题。
吴迪甚至和吴庸商议,以官府的名义开办官学,供养那些穷苦的学生,除了免费教育还有一日两餐的补助,这些钱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他甚至还想在南京恢复科举考试,只是由于战事未平而作罢了。
吴迪一系列的政策的实施,使得他的个人声望窜的极高,也是的有些人心存嫉妒,于是吴迪已经秘密回到南京的消息就被人告密到了天祚帝那里,使得天祚帝很是恼火,认为吴迪在有意怠慢他。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公元1125年的元旦,此时还叫做上元节,这是吴迪在辽国过的第三个上元节了,第一个上元节的时候,吴迪还在乌槐部的部落里,随着牧民蓄草喂羊,跟着猎人们打猎,现在第三个上元节,自己却独自站在城楼上想着远方的人儿。
他想念苏彩儿和沈瓶儿二女,虽然他们经常使用飞鸢通信,但自己已经来辽帝国三个月了,不知道自己承诺的最多五个月时间能否兑现。
他还想起了阿咪,他始终觉得对不起阿咪,不知道他在远方的应州面对着脾气越变越坏的天祚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进冬以后南京下了好几场雪,吴迪借口赏雪,独自登上了城楼,望着远处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他发了半天呆,突然身后传来“咯咯……!”牙齿相撞的声音。
吴迪扭头一看发现冰儿正站在身后,冻得浑身哆嗦,吴迪心下歉然,连忙脱下羊毛大氅给她披上,埋怨她道:“不是不叫你跟来吗?你就是不听话!”
“我怕公子一个人孤单,要想叫人不方便”冰儿颤声说道,如今的冰儿已经非常的像一个小丫头,她似乎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只是一心一意的跟着吴迪,她觉得这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能给她带来安全……。
吴迪搂着她下了城墙,顾小六正在城下的马车旁等他,看到他们下来,跺跺脚道:“您可算下来了,枢密院好像有密旨送到,他们就在前面等候”搓了搓手道:“今天可真冷!”
吴迪让顾小六将冰儿扶进马车,马车之内烧有炭火,两人可以避避寒,他自己前去见枢密院的送旨之人,许久之后吴迪回来了,脸色很不好看,沉默了半响之后,他对顾小六道:“小六,今天是上元节,我想喝酒,你们都陪我好吗?”
顾小六道:“行啊,只要您高兴就行,我和冰儿都陪你”
马车一路行驶回了南院王府……这一夜吴迪喝了很多酒,最后他伏在冰儿的腿上睡着了,不是因为喝醉了,而是实在是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吴迪将整个留南府的官员全部召集起来,先是每人一包利是银子的红包,待到大家相互恭贺新年之后,吴迪拿出了最新的密旨,向着众人扬了扬。
“皇帝有旨意到了,我通知大家一下,不过有两件事,第一件事,皇帝听人言道,我吴迪实是汉人,剥夺我南院大王以及枢密使的职权,命枢密副使吴干速速将我擒拿问罪!”
吴迪话音刚落,底下众人“轰的一下就炸了营了!纷纷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吴迪双手按了按,待众人平息之后,又宣布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我很难过,皇帝下令赐死了晋王耶律敖鲁斡,让南院枢密院抓捕晋王余党……!”
这个消息更像炸弹,直接让今天的大堂乱成了一锅粥了!突然有人扑了出来,以头抢地大声哭嚎道:“完啦!大辽国算是完蛋了啦……!”
吴迪在南院大王的王府宣布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天祚帝认为吴迪是宋人,一直都在欺骗与他,罢免了他所有的职务,并且让吴干抓他,送密旨的人搞错了送信的对象,将这份密旨直接交到了吴迪的手中。
第二件事则是天祚帝竟然赐死了自己的儿子晋王耶律敖鲁斡,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以至于整个大辽国全都轰动了,南京留南府在得到消息的第一个时间之内,南院枢密院所有官员全都失声痛哭,晋王之死抹灭了大辽国复兴的最后希望。
其实这件事情全都是海陵王吴奉先所为,吴奉先先是与皇后吴咪咪交恶,他痛恨吴咪咪在天祚帝面前要求严惩奸臣的言论,因为皇后的话语指的就是吴奉先,但皇后身边有部族护卫,更有大将军耶律大石衷心护主,所以他转而攻击国舅吴迪。
他将原来大辽国师巴纳铁掬的党羽收为己有,并得到了巴纳铁掬得到的机密情报,这些情报来源于多宝观庞万春所搜集,情报中有吴迪确凿的宋人身份证明,只是巴纳铁掬考虑吴迪到不失是一枚颠覆辽国的好棋子,所以又相互利用的价值,没有上报给皇帝,但现在这些情报却落到了吴奉先的手中。
吴奉先如获至宝,立刻就将情报呈与天祚帝,致使天祚帝大怒!不但要杀吴迪还由此迁怒皇后吴咪咪,吴咪咪一气之下由耶律大石护送离开应州,远赴西夏寻找吴迪。
吴奉先等于是又扳倒了皇后一派,气焰更为嚣张,恰逢金兵再次进逼云州,统兵大将竟然是耶律余睹,耶律余睹顾念香火之情,并没有率军猛攻云州,而是大兵压境停止不前,遣使前去痛斥天祚帝的荒yin无道,勒令交出大奸臣吴奉先。
天祚帝大为恼怒,吴奉先趁机说道:“余睹是辽朝皇室子孙,实无亡辽之心。他率兵攻辽,无非是想立晋王为帝。为了国家的命运,皇上应该不惜一子,杀了晋王,让余睹希望成空,他自然就不战而退了。”
耶律延禧当时大概已经被气糊涂了,他认为吴奉先言之有理,立刻令晋王自缢。这个举动使当时追随左右的大臣们十分寒心,“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体”,纷纷反叛。耶律余睹惊怒攻心大病了一场,发誓定要将天祚帝挫骨扬灰。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