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人在强敌面前有的时候还是很团结的,作战之时也很勇猛,但他们今天碰到的是手里拿了火药步枪的吴迪东丹军队,这注定会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花郎军向着这边冲了过来,骑着马的军官手握佩刀指挥冲锋,对面的敌军似乎毫无动静,再等到他们冲到四百多步的距离时,对方只是突然射出了一阵弩箭,抛射的弩箭密集度也不是很大,花郎军竖起盾牌就可以挡住,所以造成的损伤并不大,箭雨过后对方再无动作,花郎军继续向前冲。
可就在这个时候,敌人阵型排成的纵队突然举起了一根很奇怪的棍子,棍子前段猛然冒出一团火光,随后才听到“砰砰”之声传来,花郎军突然就有很多人栽倒,没别射中的人很奇怪,身边的人怎么突然就倒在地上了,只有眼尖的人才发现倒地之人胸口的血花和血洞!
这样的战斗很好打!屠杀在继续,花郎军继续冲,但越冲人数越少,人都是比较聪明的,终于有人意识到对方实际上在用一种武器狙杀自己的时候,他们终于恐慌了,而且很多人用盾牌竟然也挡不住这种看不见杀器时,终于有人掉头开始往回跑了。
身后的军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大队的人马开始向回跑却是不能容忍的,于是骑着马,用鞭子猛抽逃兵,想要稳住阵型再次冲锋,但此人很快就被郭守信这样的人发现,骑在马上就是好靶子!一枪一个就被干了下来!
吴迪此时一声令下,大队的人马开始向前压上,武松带着五百名刀斧手猛的冲向前去,一一将地上的受伤的花郎军砍死,枪声仍然不断响起,前面第一排射击完成后,退后一步让第二排的人上前射击,从后膛装填的弹药的步枪极有效率,有经验的虎卫带着没经验的新军,一边射击一边教学,实战加教学,大家成长的才快!一场仗打下来,新军全都成了射击的老手。
花郎军败了!而且损失惨重,他们匆匆的跑回城去,咣当一声关上了大门!这时有人才发现自己受了伤,可是这个伤口很奇怪胳膊上一个血洞,鲜血哗哗流,剧痛难当!哭爹喊娘的惨叫声这才发出来,刚才实在是太害怕了,竟然忘了哭叫!
花郎军惨败退回开城,开城也被称为开京,毕竟也是高丽的都城,城市的防御还是有的,一时间弓箭手林立,全部的守军上了城墙,姜邯瓒准备固守待援了,李敏博吓的尿了裤子,已经跑回了王宫。
如果此时硬攻的话,肯定会有所损伤,吴迪决定暂时不攻,他将人马收拢了回来,让钱拔光将大炮架好了,这次带来的六门大炮全部将炮口对准了开城的城墙,炮兵营的人在跑前跑后的忙成了一团。
钱拔光亲自操作一门大炮,现在的这种大炮已经和以往又有区别,可以说炮弹越来越呈流线型了,原因是炮口的膛线也越拉越多,就钱拔光操作的这门炮基本上已经有了十二条膛线,都是呈螺旋状的。
炮兵营成立的时间不长,而炮的口径虽然一样,但由于膛线不同炮管的长度不同,所以炮弹的形状也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吴迪要用一艘船来专门运送炮弹,火器时代的战争模式就是大后勤和给养,没有充足的后勤供应和给养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吴迪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列,很多人并没有接触火器,更不知道火器的厉害,但随着吴迪与各方冲突的升级,知道他用火器进行战争的人也越拉越多,那个时候就不单单是把他的大炮叫做雷神火了,这样势必给吴迪带来压力。
单单一个大炮就炮弹就装了一船,更何况还有步枪,手雷和士兵的给养,吴迪不敢大规模扩充新军实际也在这里,一旦发生战争,三四千人的队伍就几乎将他的后前补给压垮,人数再多的话,估计吴迪这样的财主也会吃不消的。
这一次在半岛登陆突袭战,几乎是让吴迪底牌尽出,如果取不到一个好的战果,那如何能够说的过去?所以他对高丽之战那是势在必得的。
随着吴迪的一声令下大炮开火了!六发齐速射,炮口中喷出的白色的硝烟弥漫在阵地的前沿,远处城墙之上爆炸和火光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眼球……
一直到很久之后,开城的百姓谈起那次东丹王的军队攻打开城时都会说起那次炮击,“都说雷神爷爷在帮助那个红没毛的辽人,这次真的知道了!”
“是啊,是啊!霹雳一个接一个的!天都烧红了……!”
“还有,还有啊!听说咱们的闵王爷在城楼上被吓得尿了裤子呢……!”
“嘘——!你不要命了,闵王爷的事也敢说,快住嘴……!”
闵亲王姜邯瓒到底有没有尿裤子,实际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高丽国王投降了,当炮兵进行齐射的时候,只发射了三轮炮击,城墙就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守城士兵全都跑光,无奈之下,高丽王毅宗李敏博投降了!
吴迪的军队开进了开京,这座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朝鲜国度,他先后作为高句丽、新罗和现在的高丽国的都城,古老而破旧,房屋都比较低矮!只有王宫还像个样子,最起码像一个大宋的节度使的府宅。
开城在四门的道路中有广场,四处各有一个牌坊门,石头制造的还算气派,向西的一面牌坊之上刻着四个大字:“天国永镇”那还是唐玄宗时高丽国遣使称臣,有唐玄宗御赐的牌匾。
站在高丽国王宫之前的汉白玉石台上,高丽王李敏博率领着文武大臣们向吴迪投降,高丽国内的豪族大姓都在朝中为官,官制比较健全,中央有内史门下省与尚书都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太常、太仆、司农、大理等九寺,中枢院处理军事,倒也真是官员不少,没有一千也有几百。
降表是礼部崔浩哲大人的文笔,十一世纪以前一直到明朝中叶的时候,朝鲜半岛的高丽国都一直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虽然他们自己也有本国的语言,但那个时候士大夫们都已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为荣,那是贵族受到良好教育的标志,就像很多欧洲贵族都已会语和拉丁语为荣一样。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