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才能和容貌,在实际还是容貌上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全世界都这样,你外表不过关,人家心里有了成见,再有能力,这效果也是减半。
如果以现代社会来看,这道德就在最后,容貌和才能不分上下。
这封建的官僚对这三方面是很重视的,一个当官的人家,如果生了个孩子没本事都不打紧,如果是生了个丑孩子,长的难看,这全家的人都没面子。
生个丑孩子都这样,这要是个德行很差就更糟糕。
这吴永望在外是统兵大将,在朝廷内又是皇帝大舅子,是皇亲国戚。
有个儿子却是德行很差的玩意儿,传出去,他在朝里和军队还不被人笑死,叫他的颜面何在,这威严往哪里摆。
很明显自己前身就是被家里排挤不受待见的。
吴忌这一想通,脸上也无奈:“我明白了,父母这是不喜欢我啊。”
“少爷,您可不要怨恨老爷他们,他们也是。。。。。”这吴正平不愧为忠,到这里还不忘替老主子说情,另一方面说他也是为吴忌着想,和家族相怨,吃亏的是这个少爷。
吴忌摆摆手,不让他继续说下去:“正平伯,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没有恨他们,你还是把家里的情况都说下吧。”
怨恨父母,这在古代来说是大大的不孝,不管父母对你怎么样,你也不能反抗,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吴忌即不不想挑战这个时代的权威,也的确没有对现在父母的怨恨。
吴正平见自己公子如此识事物,心里很高兴,脸上也开始有笑容:“少爷确实应该知道些家事了。”
“老爷年近不惑,娶有两位夫人,大夫人王氏生有大公子乐康,二公子乐平,五小姐乐阳,二夫人瞿氏生了少爷和三小姐乐琴。”
吴忌点点头,古人三妻四妾,做为一个贵族,勋戚两个女人并不算多,只是这个身体居然是小妾生的,难怪往这边地上流放。
妾的地位其实很低的,碰上个大度或者好点的主妇也就罢了,碰上个悍妇的话,那地位比丫鬟都还不如,可以把你当猪狗对待。
妾生的孩子已经够没地位,还是个纨绔子更是招人不喜嘛。
估计连自己亲娘都恨不的掐死自己算了,本来生个男性子嗣还能在家里争争地位,变成德行很差不但没希望还落人口实,要害你的话,这是个很好的借口。
看这女人多不吉利,生个孩子都没德行。
这吴永望家里还不清楚,但是女人不嫉妒是不可能的,看皇宫里面那些后妃,哪个不是想破的脑袋的争宠,如果反过来其实男人也一样,独占这是生物的本性,而华夏古代是压制妇女的。
以吴永望的威名,这家里大规模闹是不可能的,但是被地里有没有暗斗就没人知道。自己弄到这里,指不顶是谁的主义呢。
仿佛是看穿了自己的想法,吴正平诚恳道:“少爷在此处居是老爷亲自安排的,少爷十岁的时候就由我和奶妈田氏抚养,先后在益州,定州,平州,河间府转徙,数有险,屡遭欺凌。三年前,老爷才在此南石县城置下此宅和良田百亩,因老爷在边地防御契丹,少爷在此也好看护,老爷还是想着少爷的。”
吴正平这一说,他明白了。这吴永望一家肯定因为这孩子是纨绔子,留在汴京养着不好看,京城都是些高级官僚,贵族勋戚聚集的地方,这李家地位显赫,拜访者必定不少。
一个纨绔子在宅子里,让这些来访朋友遇到了,那有多尴尬。
再则,这吴永望也有政敌,再说地位显赫肯定有嫉妒的人,万一这些人拿这个做口实,搞些阴谋,或者给他宣传一下,这吴永望就要焦头烂额。
这为了减少麻烦,就秘密把这个孩子交给忠心可靠的下人,也就是这正平伯和那奶妈带出去养,再随便找个借口解释这个孩子情况,或死或迁都可以,只要不让别人知道他有没德行的儿子就行。
至于老换地方,必然和那数有险,屡次遭欺凌有关。
一个没德行的人肯定是受歧视,无论到哪个地方,华夏人礼仪中有不可笑人短,但是无论知识分子还是乡野之民不都以揭人短,笑残疾为乐,即使现代这样情况也不少。
而数有险,谁会吃饱了没事干对个纨绔子不利,这要害他的人,除了内部人还真想不出来。吴忌眼里闪过一道寒光,这过去就算了,这要再来,哼。“
吴永望的插手肯定是吴正平所为,发生这样的事吴正平肯定要上报。
虽然是个纨绔子,但好歹也是他的孩子,流着他吴永望的血,打狗还要看主人,何况是亲骨血。没有把纨绔子拿去人道毁灭,就证明吴永望已经承认这个孩子的做为他后代的地位。
他自己可以不待见他,不喜欢他,但是别人的话,要是欺负到他头上,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出于考虑,再加上高梁河兵败,他被太宗安排在北边防御辽国,他就借机在这里买地弄宅,把自己这个傻儿子安排在这里,也就是吴正平说的便于照顾。
当然可以想到买这个地方肯定不是用他的名义,但是来看过自己孩子是肯定的。
吴忌想到那本《左氏春秋》看来是给这位便宜老爹准备的。
从十岁到十六岁,六年啊,那么小就开始被放逐。吴忌现在明白为什么这吴正平说他吃了很多苦,的确如果正常孩子是满凄凉的。
“正平伯,抚育之恩不下于生育之恩,这六年,若没正平伯,承祖早已是一摊腐骨,请正平伯受我一拜。”
这吴正平从十岁就接这个烂瘫子,还保住了这个纨绔子,对吴永望和自己又是忠心,既然自己已经代替了吴忌,那就要接受他的班底,这正平伯可是个人才,这一拜又有何妨。
这吴忌两膝一曲跪在地上,两手下拜,脑袋眼看就要磕到地上,吴正平吓的连忙也跟着跪下,双手伸出托住吴忌身体:“使不得啊少爷,小人可承担不起啊。”
“如何使不得,这六年我懵懵懂懂,多归正平伯照看,才能有今人醒悟人世,正平伯之恩无疑再生父母。”
吴忌很诚恳的说道,这正平伯所做一切,按照现代来说就是一个养父。
“少爷折杀我了,这叫我如何担的起,请少爷莫再拜。”这吴正平也不再自称小人,他也觉得自己满辛苦,只是这尊卑有别,要主子跪下人是万万不行的。
吴忌也不推辞,等级观念在这个年代太深了,就算你肯给对方一个平等地位,对方也不见的敢接受,实际上说封建社会这种愚民和精神枷锁是很成功的,华夏人是典型被压迫惯了,非到实在活不下去不敢造反动乱。
它的好处是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基,让社会稳定,坏处则是使华夏之人在精神麻木,没有国家的荣誉感觉,谁统治天下和他们没关系,该纳粮,该缴税,只要能活下去什么都不管。
正因为没有国家荣誉和认同感觉,人口庞大的中原王朝,才会有涯山和明末两次华夏断脉,神州陆沉。
“正平伯,你以后也不用叫少爷了,直接唤我承祖吧。”吴忌从地上起来,顺势也扶起了吴正平。
“这可使不得,少爷这可坏了规矩。”吴正平不接受
“正平伯不愿意,我也不强求。”吴忌坐在椅子上,把玩了一会茶盖盖,想到,这吴正平不是说还有一个奶妈吗,于是问道:“对了正平伯,那个照顾的我的奶妈田氏何在?”
“那田氏已于数年前因病辞世,一个好人啊,才三十多岁出头的年纪!”这吴正平似乎和这田氏关系不错,发着感慨道。
吴忌也唏嘘,在宋朝,虽然经济文化比之前代要有较大的发展,中医也比同期的欧洲,美洲这些地方医疗更发达,但是这个时代的营养还有保健知识还是不够完善,有些病如肺结核中医就根本没法治疗,古人的平均寿命非常低下,当然这里包含了小孩夭折的因素。
因为科技和知识的差距,古时幼孩死亡率很高,即使是大富贵之家也常有幼儿,就拿宋太宗来说,就有一个女儿很小年纪就挂了,皇帝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生活条件更差,更艰苦的老百姓。
这二三十岁就死了的例子很多,生命这东西是最难说,以现代社会的医疗条件不也有青年而亡的事情吗。
“正平伯,她夫家情况怎么样,我懂事了却还没见过奶娘。”吴忌问道
这能当奶妈的人肯定是结了婚生了孩子的人,否则怎么会有奶水。
大户人家的女性是不自己铺乳的,即使她们奶水充足也不会,大多数找奶妈来代替,这大概就是一种身份体现。
而通常很有身份的人家,夫人,奶奶什么的都很少自己带孩子,奶妈就又可以升级成为保姆,所以很多这样长大的贵族子弟,没懂事前就依赖亲近。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