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天的尽头有条小溪,潺潺的流淌着,一直通向远方。涯边的柳树下坐着一个少年,他一身褴褛,满脸污渍,浑身泛着恶臭,只是眼睛还炯炯有神。他随手折了枝柳枝叼在嘴上,拍了拍手,站了起来,他没打算拍掉屁股上的泥土。因为他的衣服已经不能算是衣服了,只是遮丑的一块布。
这位少年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他依稀的记着自己从小就是孤儿,整天讨吃讨喝,累了就找山神庙或者破败的寺庙,甚至忘记了年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他走南闯北,活泼机灵,在他手里吃过亏得数不胜数。除了没家,没地方住外,他过得倒也挺舒坦的。
这几天他跑到了江南的一个小镇,听别人说是叫个“乌镇”,“俩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少年饥肠辘辘,根本没有心情去玩赏山水。忽然看见远方有个轿子行了过来,他便想出一条计策。轿子缓缓的前行着,忽然前边的俩个轿夫停了下来,只听见有个少年大呼头疼。俩个轿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以为是自己的伙伴把这个小乞丐给撞到了。
“发生什么亊了?”轿中传出了一个关切的声音,同时,轿子的门帘也揭开了,只见一个慈颜善目的老太太从轿中伸出头来,她穿着讲究,满头银发,手腕上带着一串佛珠。
“老夫人,没什么,只是撞倒了个小乞丐”
其中一个轿夫无所谓的回答道。这时突然想起了“哎呦,哎呦,哎呦”的痛呼声,这小乞丐“疼”的满地打滚。
“哼,撞倒了人还有理了?”老太太生气道,“还不快把他扶起来?”,俩轿夫无奈的走过去扶起了小乞丐。这时一个中年人走过来,对着老夫人一拜,说道:“母亲这次拜佛可否顺心?”。
“拜佛还顺心,只是这回镇的路,哎,今儿个,你也看到了。”
小乞丐望向这个中年人,只见他羽扇纶巾,满脸春风,回头对他笑着,小乞丐暗想道:“不对,难道被他识破了?”。又听到中年人说:“无妨,母亲,孩儿将他带回好生伺候”。
老太太道:“这样最好”。
街上还是挺热闹的,人来人往,一转眼就到了邢府。两边宽阔,不像其它街道一样热闹,门前有俩只狮子,每只嘴里都含着一颗浑大圆珠,狮子眼睛望着远方,身上散发着丝丝威严。
大门是朱红色的,两扇大门朝南开着,大门上都有大环扣着,小狮子头泛着金色光芒。小乞丐看得惊呆了!他情不自禁的停了下来,转头问旁边仆人道:“这是什么地方?”
旁边的人回道:“傻了吧!你连邢府都不知道?”
小乞丐不满的说:“管他什么邢府!我又没来过!”
那人又道:“当然,邢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你个小乞丐今天撞大运了。”
说着说着他们便进入了邢府。其内有花有草、有树有山、小流淌淌。奴婢们匆匆忙忙,谈笑风生。转过前廊,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小庙,庙旁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庙内贡着新鲜的水果。一个老奴正在拍打着庙窗上的灰尘,只见一个小男孩垫着脚尖偷偷摸摸向庙内的供桌靠近。
“绍儿,你又想偷吃贡品?”中年人大声道。
“爹地,你回来啦!人家想死你了!”小男孩撒娇道。
小乞丐打量着这个小男孩,见他一身罗缎,面如白皓,生得让人喜爱,这时中年人抱起小男孩道:“不是给你果子了吗?怎么还贪心呢?”
小男孩道:“你给的果子肯定没有给神仙的好吃。哼,爹地还想骗我。”那个老奴跑过来,说道:“老爷回来啦,小少爷这几天顽皮的紧呢!”
小男孩向那个老奴扮着鬼脸,好像全然不怕那老奴的告状。
中年人向那老奴说道:“忠叔,把那个男孩洗一下。”说着指向小乞丐,小乞丐低着头显得满不高兴,那中年人又道:“洗完后领他到厨房吃点东西。”这时小乞丐抬起了头,正好与那小少爷四目相对,小少爷向他眨了眨眼睛。
忠叔带着小乞丐一直向后院走去,小乞丐向忠叔问道:“老爷爷,那个中年人是谁啊?”
“邢府的老爷,邢老爷”他回答道。
“那他叫什么啊?”
“你个小屁孩问这干嘛?”忠叔道。
“当然要问了,他给我吃饭呀!”
“哦?想不到你这孩子还蛮懂事的。”忠叔又道。
小乞丐暗想道:这家这么有钱肯定是个大户人家,以后少不了来往。
这时听见忠叔说道:“这邢府是官宦世家,
书香门第。刚才那个中年人叫邢亮文是邢府的家主,而那个小男孩是邢府的小少爷,叫邢绍。邢府有个老祖宗,是陈氏,她是邢绍少爷的祖母,陈氏是邢亮文的母亲。她非常疼爱邢绍少爷,也非常的善良,对待下人非常的好,老祖宗信佛,刚才那个小寺庙就是老祖宗建的。其实啊!邢府近几年不景气,人丁单薄,邢家除了邢绍小少爷外,还有个小姐叫邢月,比绍少爷大一岁。”正说着就到了浴房门外,浴房内有个大浴缸,正冒着热气。
忠叔道:“唉!不说了,我给你洗澡吧。”
“咳咳,不用不用,我自己洗。”说着小乞丐就跑进去了。
忠叔摇了摇头,转身走了。
再说这“乌镇”,它可是个交通要地,乌镇是属于武县,在武县的东南位置,南通梁州的安川县。梁州是西朝的极南之地,据说那里是极其的富饶,有将近千万人口,镇守之将是赫赫有名的高守义将军,他是西朝十大名将之一。西朝共有三十三州,其中六州处于边疆,所以有六位将军驻守,其它四位,战死了两位,还有两位拜侯封爵。
这西朝建立当初,共有十八路军,也就是说有十八位将军,其中有九位异姓将军,被杀掉。后来西朝对南蛮战争中高守义居功至伟,西朝皇室不敢不行赏,则封他为镇南将军,统兵四十万,驻扎在梁州。
乌镇西通豫州的千直县。说起豫州,许多人都非常的高兴,因为那里的人民淳朴善良、豪爽好客,他们每年都来内地买卖东西,从来不欺骗内地人。豫州是西朝的边陲之地,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主要以游牧为主。镇守的人是豫王郑德,是当今皇帝的四叔,说是文通今古,礼义四海。据说本来皇帝有意将皇位传给他,但是祖训规定立长为嗣,只好将皇位传给皇孙郑世贤,也就是当今圣上。豫王不仅学识渊博,更是熟通兵法,而且是西朝十大名将之一。豫王生有一女,名为郑蝶玉,被封为明玉郡主。
浴缸香气袭人,小乞丐立刻脱掉衣服,跳进浴缸,左洗右擦,只见他心脏上有一个清晰的蝌蚪形胎记,看起来挺可爱的。但是小乞丐总觉的很难看,害怕别人看见,遮遮掩掩的。
没过一会儿,仆人就送来一套衣服,说是小少爷的,那仆人还骂骂咧咧的,好像给小乞丐办事很憋屈。本来小乞丐就和绍少爷的年龄相仿,所以衣服正合身,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换过衣服后,小乞丐已不复存在,站在面前的是位俊朗的公子,眉目间散发着一种让人诚服的自信。也许是常年的在外生活,使他看起来与小孩子还是有点区别的。
忠叔进来叫他吃饭,吓了一跳,要不是浴房只有一个小孩,忠叔一定以为是别人呢。出了浴房,要去厨房必须要经过小寺庙,听说老夫人在寺庙礼佛,小乞丐就心生感激之意。话说,老夫人一听说小乞丐无依无靠,再看他长的眉清目秀,就非常的同情,想起自家人丁单薄,就想把小乞丐收为孙子。后来越想越发坚定了收孙的想法,于是就陪着小乞丐去大堂吃饭,并把邢亮文给叫来了。
简单的说明了意思,邢亮文不敢忤逆老祖宗的意思,同时也看小乞丐无家可归,就非常的赞同。并召集全府的人,通知了这个消息,而且选了个良辰吉日,准备将小乞丐收为义子。
草长莺飞三月间,山水浑天情似梦。从此邢府便多了一位少爷,名曰:邢坤。这位少爷可不是安分的主,每天偷鸡摸狗,整的整条街都不得清静,他仗着老祖宗的宠爱,在府内横行霸道,让邢亮文焦虑不安。邢坤与邢绍的年龄相仿,可是邢绍已经入学堂俩年了,已经懂得了些礼让之仪,可这个弟弟整天的翻墙飞檐的羡煞了他,后来还准备和邢坤一起玩呢。这几天,正是学堂收徒的时间,邢亮文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入学堂。
邢坤也在家呆够了,正希望出去玩呢!可怜的教书先生,他也不会想到他会遇到他这一生难忘的学生。
学堂是在另一条街上,在学堂的后面有一个武馆。教书先生姓李,名士贤,字明皓,他是一位年高、守礼的老翁。据说几十年前他是一位县令,因不满朝廷中的溜须拍马,辞官回乡了。他经常是板着一副老脸,好像天生别人都欠了他十两银子似的,学堂的学生都非常的怕他。
学堂的右方有座山,名曰:天荡。天大地大不似情大,荡月遮日难逃牵挂。此山高耸入云,山内万兽争纷、花草齐鸣,有高达几百米的遮天树;有飘香十里的迷香草;有人惶恐的毒蛇;有人喜爱的珍珠花;有······。
学堂内除了李老头,让人害怕的要算任逸诗了。这丫头别看名字优雅、涵蓄,其实刁蛮的很,古人云:人如其名,在她身上全然不管用。乍看一副无害的样子,惹人喜爱,美丽的让人无法联想道她会捉蝎子放在你袖子内;她会在你桌凳上倒水;她会在你睡觉时踢你凳子;她会用她那三脚猫功夫在课后追打你;她会······。但,她怕李先生,她怕李先生给她的母亲张氏打报告,她最怕她的母亲了。每次犯错母亲总是把她锁进房间不让出来,让她一个人呆在黑暗的房间内是她最无法接受的。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