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巴蜀风云录 > 第一章:乱
    天宝二年,历经大战的巴蜀终于是偃旗息鼓。

    蜀中唐门里的气氛却是十分怪异。三个月前,相隔不远的苗疆五仙教内乱,前任左长老乌蒙贵叛教之后建立的天一教大举来袭。唐家老太太听闻后当机立断,派出本门精锐弟子前去相助。天一教大败而逃,五仙教三代长老艾黎略收拾残局,便带着厚礼前到唐家堡拜谢。

    “五仙教艾黎,见过唐老太太,唐傲天门主。”

    艾黎站在厅下拱手沉声。任凭他见了不少风浪,此时也有些如芒在背。五仙教与唐门地域相隔不远,一直以来并未有过太多深交反而两边的弟子时不时打斗争执,而五仙教教众势力庞大,唐门弟子一直以来都被压制,心中一直有怨怼。他也未曾想过教中大难来时,这并不友好的“邻居”居然会伸出援手。就冲这份不计前嫌,他们也理当拜谢。只是这一路走来,那些个唐门弟子的目光,可着实是不善的很呐。

    “长老多礼了,快些坐下,饮杯茶松松乏。”厅上正中坐着的正是几十年前叱咤江湖的江湖北斗唐老太太,她下首是一个坐着木轮椅的中年男子,自然是唐门门主唐傲天了。唐老太太满头的银发,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却也能看出其年轻时的风采。虽是年迈,一双眼睛却是透亮的很,精气神看上去也足,虽然说话不是声如洪钟,但也中气十足。反观一旁唐傲天的精神头却是十分不济。

    艾黎作了一揖,在厅下一侧坐了下来。

    “此战刚过,相比艾长老也是劳累的很,何必亲自跑一趟呢。”唐老太太笑着说道,抬了下手示意身旁的丫头去添些茶水。

    艾黎摇了摇头:“贵门雪中送炭之情,我教理当拜谢,老太太说笑啦。”略一停顿,又道:“本该是教主前来,可惜如今事务繁忙,德夯情绪不稳又只听教主所言,怕他伤着教众,故而只能让我这个不中用的走上一趟,还望老太太莫怪。”

    话音刚落唐老太太便是一笑,这等事,怎么可能让一教之主亲自前来,艾黎不愧是三任长老,话说的中听又漂亮,叫人挑不出错处,忙道:“嗳,长老哪里的话,你我两门相隔不远,若是那天一教打了过来,对我唐门自然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唇亡齿寒的道理老身还是懂的。何况我听说,此次改变战局的乃是你方才所言的德夯勇士,我们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不值一提的。”

    “是啊,艾长老太客气了。”唐傲天接过话头,又道:“不过以前从未听闻贵教有个叫德夯的勇士,不知是五使中的哪位教出的高徒?”说完看了一眼艾黎,拿起手边的茶盏,便垂下眼专心看起茶水来了。

    艾黎眼神一黯,叹了口气:“都不是,德夯就是那个从秀坊追着教主赶过来的孙姓娃儿。”

    “孙?莫不是七秀坊收下的那个唯一的男弟子?”唐老太太诧异。

    “正是,老太太也听说过他?”

    “有过一些耳闻,说是向来只收女弟子的江南七秀坊居然收了一名男弟子,可怜他小小年纪便被那狠心的爹妈扔了,被秀坊的姑娘捡到以后就一直养在了坊中,收了当弟子倒是也合乎情理。”

    “祖母,不仅如此呢,我听说,那娃娃乖巧懂事,长大以后更是玉树临风,长得极为俊秀,如今倒当真是可惜了。”唐傲天吹了吹茶盏,惋惜的叹了口气。

    艾黎心里一滞,可惜的又何止是样貌啊,那般聪颖善良的年轻人,武学根基也是极好的,只消好好研习,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五仙教与他非亲非故,只为着教主一人,他便甘愿舍了自己的一生,毫不犹豫跳入那毒池,承着万蛊噬心之痛。教主此后也是片刻不曾离开过他,这样想来也算是全了他的一片痴心。如今教主怕是恨上了自己为何要把那尸咒之法告诉他,不过为了圣教,也随她记恨去吧。

    唐老太太看艾黎略有出神,轻叹了一声:“各人有各人的缘法,长老也莫要太悲伤。”

    艾黎心里又是一堵,只看着老太太眼神关怀,又叹了口气:“是这个理儿,多谢老太太开解。”

    “不知那些不成器小子的可有给长老添麻烦?”唐傲天笑吟吟地岔开了话。

    “嘿,门主这是说的哪里的话,唐门弟子个个身手矫健出类拔萃,那尸人难战,倒是累的不少娃娃都受了伤,还望二位多多包涵才是。”艾黎也笑眯眯的说道,眼底却有一丝淡淡的疏离。

    唐老太太看了一眼唐傲天,并未开口。唐傲天倒是未曾察觉到祖母的目光,笑道:“此战非同小可,我唐门弟子只略有损伤,并无人丢了性命,可见是长老费心照料了,我唐某人在此谢过。”

    艾黎正欲开口,厅下便有个小弟子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张嘴便喊:“不好了不好了,唐玦大哥不好了!”

    艾黎急急站起,这唐玦乃是此次去五仙教支援队伍当中数一数二的高手,性格沉稳言谈温和,不似其他弟子那般,总是阴沉沉的孤僻性子,大战之中更是几次不顾自身安危救五仙弟子性命,艾黎也着实喜欢这个年轻人。战后他与另外几个弟子受的伤比旁人重些,便未随大部队回归,留在五仙教养伤。艾黎这次来拜谢,便也一道把他们送了回来。可这刚回来没几个时辰呢,他若有个好歹,可如何给唐门一个交代。

    “小娃娃,莫慌,说清楚些,唐玦怎么了?”艾黎一脸严肃。

    “方才周大夫来看,说是他们带着伤体回来,一路上钻林过河的,没的中了瘴气,给了他们一人一枚清心丸让含在舌底,说若是未中瘴气,这药服了也是补气固中的好东西,他们就都服了,可旁人都没事,唐玦大哥就昏迷不醒了。”那小弟子急的直跺脚。

    莫不是这药有问题?艾黎心里疑惑,但看众人脸色,这周大夫应该也是可信之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唐老太太脸色阴沉,略一思索,道:“走,看看去。”

    艾黎赶忙开口:“这娃娃我喜欢的很,老夫可否也随老太太一同去看看,我也好放心些。”

    老太太缓了脸色,笑道:“这有何不可,只是又让长老费心了。”

    艾黎摆摆手:“不妨事不妨事。”

    唐玦与另外几个刚随艾黎回来的弟子都被安置在内堡的药堂,离正厅不远,唐老太太一行人很快就到了。那周大夫坐在唐玦塌边,一只手细细地诊着脉,另一只手捻着自己的山羊胡,眉头已然拧成了个川字。唐玦毫无知觉地躺着,脸上泛着一股淡淡的蓝色。艾黎一见唐玦脸上的淡蓝色,心里就咯噔一下,这模样,分明是中了瘴气。这一路走来,他并未有过中了瘴气的迹象,而那周大夫给的清心丸也是去瘴的,难道是……

    周大夫摸了半天的脉,捻了半天的胡子,再捻都能搓出火星子了,也还是只看出来是中了瘴气的缘故。可这小子刚吃了他的清心丸,就跟开玩笑似的中了瘴气,这不打他的脸么?更可气的是现下他并没有把握寻常方子能不能有用,去瘴的药反使他中瘴,他也不敢贸贸然再开一剂。若真出了什么事儿,这唐门再把帐算到他头上,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于是只有深吸一口气,挪了挪屁股,继续捻胡子。

    唐老太太看周大夫脸色忽白忽红,忍不住问道:“周大夫,怎么样?是中毒吗?”

    周大夫摇摇头,很为难的开了口:“不是中毒,是……是瘴气。”众人一惊,这可真是滑稽了。

    艾黎忍了下,可看周大夫那模样怕是没有法子,终是没忍住,开口问道:“敢问周大夫,您的清心丸,是自己制的么?”

    周大夫看着这个怪模怪样的老头:“是我制的。”然后老脸一红:“你是怀疑老夫的药有问题?”

    艾黎忙忙摆手:“在下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问,您这清心丸里,是否有一味苍术?”

    “却是有两分量的苍术,你怎会知道?”

    “这便无妨了。”艾黎放下心来,笑了一下:“这是幽寒瘴。”看众人不解,又解释道:“幽寒瘴是专生于我教内幽冥草泽边的一种瘴气,中瘴者发肤皆青蓝色,且与寻常瘴气不同,不会有太多感觉,可等瘴气一发作,全身经脉便会冻结逆转,犹如赤身置于数九寒天的冰河内,腑脏慢慢受损衰竭,人自然也就活不成了。就算发作时强行解瘴,中瘴者也要因为经脉受损,白白损失大半的修为。”

    此言一出众人惊惧更甚,这瘴气竟然如此厉害!但艾黎又说无妨,还笑吟吟的,怕是已有了对策,于是都看向了艾黎,等他继续往下说。

    艾黎指着唐玦的脸:“这娃娃中的瘴还未发作,他在教中时曾因伤服过三角梅,三角梅又是用雄黄、炙甘草等去瘴的发物制的,再加上那苍术一催,在这瘴气还未完全发作之时就给激了出来,此时去瘴,是最好不过了。”

    众人皆松了一口气,正在此时,门外跑进来一个模样周正,看着不过七八岁左右的孩子,穿着唐门弟子的劲装,满头大汗的冲了进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