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地之怒 > 第一回:十年之约龙珠显身
    楔子:

    风云翻滚于苍天之上,

    时不时缕缕阳光照下来,

    山坡上一片绿草有些迷离,

    远方连绵的山脉和着雾气时隐时现,

    顺着山坡上绿草中浅浅的小道下来,

    在南边的不远处,

    是茂密的丛林,丛林之上是高低不平的绿色,中间有特别高的一块青色。

    近一些的地方是矮矮的灌木丛,

    有供人进出的几处洞门。

    这几处洞门,各有几条小道,

    这小道有的直通向北边的村寨,有的走向西边的湖。

    在西边,湖水映着一片碧绿,蜿蜒到树林背后不见了,

    岸边湖水清澈见底,

    水中隐约一个人影。

    只见岸上蹲坐着一个少年,发梳于顶用布条扎着甩在脑后,上身绑着紧紧的一件灰旧布衣,下身围着一条灰蓝裙子,脚上一双黑色布鞋,脚边放着一柄木剑。

    少年眉目清秀,神思游离,手中棒着一盆奇异花草,花草隐约有光,几片花和叶子上的斑点渐渐扩大,随着光的消失,那枝条也渐渐枯萎。接着是其它枝条,渐渐地多了也就出现了一点点淡淡的雾气。

    这雾气弥漫开来,渐渐奔流翻滚起来,忽有白光一闪,周遭景象如墙灰一样掉落,进而化成一场火海,

    少年自己凌空站着,渐渐地头发赤红,凌乱竖起,脸上慢慢树根盘绕起来,眼窝深陷下去,里面跳动着一对火球。

    手臂也鼓胀成了粗大的树干,皮肤裂开成了树皮,手臂上还长满小枝,如毛发又如触角一般,双手上燃起一团火。

    腰间条条血管随着肌肉鼓起而逐渐清析起来,两腿长满树根垂下去很长,直接到火海深处,火也沿着根须慢慢烧了上来。

    远处的火海越来越近了,四面八方环绕过来,抬头看去,一颗颗树木从远方飞来,靠得近了就燃了起来,再定睛看时,原来是下面一颗颗树木凭空被连根拨起。

    地上的房屋都着了火,人们哭着喊着到处乱躲,几处火堆被风刮了过来,吞没了旁边的一个母亲护着的几个小孩。

    天空中四面八方的火快要聚成一堆了,只见那树怪大拳一挥,庞大的火堆如流星一般砸了下来。

    “叭”一声沉闷的瓦罐跌落的声音,

    少年突然颤抖一下,手中的花草掉了下来,如同恶梦醒来,浑身还在哆嗦。

    .............................................................................................................................................................

    .............

    第一章:五行龙珠能量之争

    第一回:十年之约龙珠显身

    微风拂过,水面上波光粼粼。

    芦苇丛的倒影映在水里,

    连接着树的倒影,其间有蓝蓝的色彩不经意地飘过,

    对岸的芦苇轻轻摇摆,芦苇蕙子高高在上,一眼望不到头,背后只有点缀着白云的蔚蓝的天空。

    左前方可以窥见湖的一角,湖面上白茫茫的一片,时时雾气缭绕,隐约可见有光亮闪过。

    岸边浅水,清澈见底,清风的手撩动鱼儿的羞涩,在水面上留下串串涟漪。

    顺着岸边向北,树木与水相夹之间,一条人行小道。

    又有一阵风过来,水面上出现交驳的水纹,背后也传来轻轻的划水声。

    转过身来,这湖小小的一条支流向南延伸,绕到林子背后去了,

    波纹越来越大,慢慢地露出了木筏的一角,

    木筏上载着三位素衣少女,虽为素衣但有掩不住的娇媚。

    打头的这个小妹,长发扎了个环披于肩后,耳后各有两三根小辫子缠着红红的锦带飘舞,额头丝丝细缕,弯弯的眉大大的眼,紧努着的樱桃小嘴,红扑扑的脸蛋儿,一双小手紧揣着竹篙深深弓腰。小妹衣袖下面,是一张轮廓优美脸庞清秀的红颜,皮肤如白脂欲滴,又如桃花映红,柔顺的长发搭于肩,纤纤玉手托着香腮,神情若思地望着一湾秋水,木筏后头立着一位英姿飒爽的侠女,青丝扎于顶披于后,鬓发飘于腮旁,秀丽的侧面冷若冰霜,双手抱剑于胸前凝视着远方。

    小妹不经意间,看见岸边有一少年,叫了起来:“二师姐,三师姐,岸上有个人勒,我们可以问他一下.”。小妹一边推着盘坐着的这位少女,一边手指向岸边。盘坐着的少女准备起身,她右手搀扶着小妹,左手衣袖轻轻扬起,身子微微前倾,黑发从肩上滑下来,飘然起身,信然抬头间有淡红而玲珑有致的唇,少女作辑道:“这位公子,打搅了,这里是到了武当山脚吗?”

    少年愣愣地站在那里,半响才道:“我是武当,我是武当弟子唐飞宇。三位是?”这小妹嘴快:“啊,武当弟子唐飞宇?既然是武当弟子,那就好了啊,我们是娥媚弟子,要上武当山完成师命,麻烦带路。”。“武当弟子?怎么会独自一人这么远在山下呢”二师姐问道,“在下与家师长年住在这山脚下,偶尔才会上山去呢。”二师姐又问:“敢问令师是哪位真人?”。“家师?家父是问天真人,不是,问天居士,是问天居士。”。“问天居士,听家师提起过,还与家师甚有来往。”

    直到叶子将木筏靠了岸,唐飞宇才道:“还是我带三位去见一见家父吧,因为山路不太好上去,我想还是请家父送你们上山!”他等待她们下来,又接过小妹手中的锚绳,插在了岸边。小妹收拾坐垫等东西后,拎起两个大包袱下来,毫不客气地递给唐飞宇一包,唐飞宇接过一包,顺手又去接另一包,叶子也索性递了过来,瞄了一眼唐飞宇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

    一路上唐飞宇跑在前面带路,抱剑少女大步跟上,白衣少女小心地跟着,后面的小妹边走边四处乱看。唐飞宇举着两个包袱,两个大包袱在肩上把他的头夹在中间,甚是可笑。不一会就来到了院子前,院子里面简陋的茅屋前早已摆满了一桌宴席,只见一个道士打扮的老汉还在摆着碗筷。

    这时那个居士抬起头来高声道:“三位贵客来临,有失远迎,我略备薄酒为三位接风洗尘。”唐飞宇看了一下居士,居士点头,唐飞宇径直把包袱放到屋里去了。三位少女走进来放低声音同声道:“娥媚弟子拜见问天居士。”。“来,来,别客气,坐,坐”问天居士一边作着手势,一边自己坐了上座,唐飞宇出来隔问天居士侧边坐了,白衣少女和抱剑少女分别坐了东西两侧,小妹坐了对面。

    问天居士坐定:“咦,叶子?对吧”,叶子就在那傻笑。“唉呀,好多年呐,想当初你刚生出来我就抱着你呢,叶子这名字也是当时我叫的。”问天居士接着道:“这两位师侄,我怎么没什么印象呢,你们是神尼何时收的弟子啊?”。白衣少女作辑道:“居士,家师共有五弟子,我排行第二,名龙婉婷,她是三师妹,叫冷若兰。”。“哦,难怪了,都这么大了,不认得罗。哪,神尼近来可好?”,“谢居士关心,家师近来无徉,”问天居士酌大家同饮了一杯又道:“神尼应该早些派你们过来,也好在我这里多住几天。”叶子道:“我们在路上遇到强盗啦。”。龙婉婷道“叶子!”“居士,家师派我等下山是要上武当有重大任务,还说一定会遇上居士,请居士指点。”“三位师侄不用担心,直管在这里休息,我刚才算过,不出一个时辰,武当山的人就要找来。”喝酒间大家听着叶子讲起沿途的经过来,唐飞宇则时不时偷偷地去瞄龙婉婷。

    时至午后,突然一声龙吟,响彻长空。院子里面众人不禁一惊,问天居士起身道:“飞宇,你们跟我来!”,出来院落,问天居士腾空而起,脚尖轻点树叶能飞,一下已然飞出十丈远。冷若兰在地上弹跳,一跳也是几丈远,竟也能勉强跟上居士,龙婉婷和叶子紧掖衣裙,在林子里面飞梭,只有唐飞宇一个人在后面拼命地跑。未到湖边,只见丈余高的巨浪翻滚而来,那木筏也被抛到了草地上,对岸的芦苇丛后面,有一道的冲天水注,周围的浪花随着一条隐约可见的龙尾四处乱溅。问天居士此时已经站在了芦苇蕙子上面,身影随着一起摇摆,冷若兰跳了上来,龙婉婷带着叶子也飘了上来,唐飞宇跑到湖边来时,问天居士抛了几根芦苇过来,芦苇连成一线,唐飞宇踏上芦苇跳了过去。

    原来是这样,武当山一行十余人乘船刚刚来到这里,听得船头一个小道士道:“师叔,师兄,龙尾滩到啦!”里面一位小道士掀起船中帘帐,一前一后走出两个年长的道士,一身青色长袍,头戴道观,手拿浮尘,身背一口宝剑,前面一位目光炯炯,三绺花白长髯,显得是仙风道骨。后面一位清瘦的脸颊,温和的表情,飘逸的身型。尔后走出一个年轻道士,只见他头挽一个道髻,露出英俊的脸庞,浓眉大眼却又肤若白脂,精致而有型的两片唇配在如此清秀的脸上,一身青色长袍,身背一把金剑,他高大的身材,举手投足间尽显美少年的潇洒。然后出来的都是衣着打扮相同的道士,最后出来的才是那个卷帘的小道士。

    美少年辑手道:“二师叔,四师叔,我们现在是时候请示神龙了。”四师叔仿佛要阻拦的意思,没等开口,就被二师叔扬手拒绝,二师叔直接转身道:“天云,克邪,取法器,我们开坛!”“是,师父。”两个道士入船内取案台,香炉,法器等等,一会儿法坛已经设好,由二师叔开坛。二师叔闭目静神,挥动浮尘,口中念念有词,直到案台有震动,二师叔忽然睁大双眼,怒视湖面,抽出宝剑,最后大喝道:“请神龙显身!”

    一望无边的湖面上开始有涟漪,进而大浪翻滚起来,突然有一条若大水注直冲云宵,水注底下是一个巨大的龙头,接着整个龙身腾空而起,一声龙吟,响彻长空,这时巨龙已经盘绕湖面上空一圈,回到中央之时,听着天空中一个轰隆隆的声音道:“有缘人未到,你们回去吧!”声音回荡之时,巨龙又扎进湖中,大浪四处奔涌,浪花弥漫于整个空中,武当的船飘在浪淘之上,众道士使出千斤坠,随着船身一起摇摆,二师叔和四师叔凌空飘着,他们正在忙于应付船身摇晃之际,二师叔发现有人,就在东边的芦苇那里站着一群人。待水势平静下来后,那东边的一群人或踏着芦苇,或踏着水草已经来到面前。武当众人见有人来,集体往后退,一群人落在了船头。这来的一群人正是问天居士,唐飞宇,龙婉婷,冷若兰和叶子,问天居士拱手作辑道:“二位师兄,我冒昧地为这三位娥媚派弟子引路,他们正好要上武当,恰巧这里遇上你们,那我就可以把她们交付二位师兄了。”唐问天顺手请出三位少女,她们作辑道:“媚派弟子拜见二位师伯,拜见各位师兄。”武当二师叔四师叔示意她们不必掬理后,直皆盯着问天居士和唐飞宇,一时沉默不语。

    许久二师叔才道:

    “唐问天,倘若你知错悔改了,我可以帮你去向师父求情,倘若你再执迷不悟,那我们就是正邪不两立!”

    “师兄,掌门师伯他老人家一心只想利用五行龙珠的力量,但是师伯也是知道的,五行是平衡天地的力量,一旦吸取失衡就会毁天灭地。”

    “行啦,我勿须听你在这里说教,西方魔物横行吞噬我中华大地,你惹还有一点良心在的话就跟我们一起弘扬我道,消灭妖魔。”

    “西方异类与我族又有何异?他们只是想法与我们不同罢了。我相信还是可以展开来和谈的”

    “我看你是鬼迷了心窍,西方异类是披人皮的恶鬼,一直以来魔道亡我正道之心不死,和谈简直异想天开。”

    “古话说得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天地间有正必有邪,不是办法。”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一切邪恶岂容它在世上为祸苍生!”

    “人心即魔,看来师兄还是没有明白。”

    “哼,你我也多说无益,如今你接引有缘人的使命已经完成,你可以走啦!”

    问天居士转身,示意唐飞宇过来,把他的手臂一拉,在湖面上飞跨几步,停到了刚才那芦苇丛的蕙子上,唐飞宇顾不得脚下不稳,直直地盯着前面的武当的大船,看到道士们都慌作一团。

    二师叔急忙走到法坛前,所有道士都慌乱地退到法坛后面去了,四师叔在二师叔耳旁嘀咕着,道士们也互相张望,有师弟拍美少年的肩,准备问点什么,美少年示意师弟们不要出声,龙婉婷一行人也不知道怎样才好,向后面走了几步,又与道士们有一点距离。这时二师叔道:“我们时间不多,李昊洋!”。“在。”美少年答到。“听清楚了,你的任务就是我再请神龙之时,你要用你的金剑破除神龙泡沫封印,一定先抢到那颗龙珠,绝不可让它飞走了。”“知道了,二师叔。”二师叔开始重新做法,所有道士都站到二师叔身后跟着默默念着,龙婉婷领着师妹们靠近了些,走到了道士们的身边,抬头看时,见这李昊洋眉宇清秀,肤色白净,外形俊朗,玉树临风。

    突然,二师叔大喝一声:“请神龙显身!”湖面上是大浪翻滚,水注冲天,一条巨龙腾空而起,龙吟大震之后,巨龙张开大口,从嘴中喷出百条细小水注,水注直射到武当和娥媚这群人身上,水注迅速包裹他们,他们人就像到了水晶球里面一样,水晶球慢慢上升并分散开来。不好!包裹龙婉婷的水晶球却飞到了龙头上方,巨龙嗅了嗅了这个水泡,接着龙头一缩张开血盆大口,似乎要把龙婉婷吞了一样,龙婉婷是吓得花容失色,眼睛紧闭着。

    谁知此时风云变色,电闪雷鸣,巨龙周身紫色环绕,项部蠕动,口中微微有白光,猛然一颗龙珠喷了出来,直冲云宵。众人尚在惊慌之中,巨龙已经一头扎进水中。李昊洋看到这时就抽出宝剑,又朝二师叔这边看一看,二师叔手势压了压,望了望天空,正见到龙珠在往下掉,连忙示意李昊洋行动。李昊洋挥剑一斩,破了神龙泡沫封印,凌空鼓动真气,飞到了龙婉婷的旁边,宝剑轻轻一划,龙婉婷一时失足大喊:“师兄救我。”李昊洋立即收剑于后一个翻身接住了龙婉婷,此刻美人在怀,酥骨蛮腰,冰肌滑爽,微甜呼吸中一股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柳叶秋波,桃红欲滴,胸脯起伏中一股微微的电流走遍全身。

    忽然李昊洋本能地感觉到有异物向自己袭击过来,抬头看时,龙珠已经接近头顶了,他立即松开龙婉婷,一手刚刚接住龙珠,在空中跟龙珠一起翻腾了好几个回合。龙婉婷轻飘飘地掉了下来,接近水面时她鼓动真气,在湖面上脚一踏一个小水坑,飞到了船上。此时李昊洋已经控制住了龙珠,站在空中衣襟翻飞,他府身下望,见众人还困在水泡之中,于是翻身府冲下来,剑气所致之处,泡沫尽碎。众人各施神通,回到船上。

    二师叔道:“你刚才在干什么?龙珠险些出了差错,你知道不知道!若真出了差错,你怎么对得起你师公?怎么对得起武当?你身为武当弟子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斩妖除魔,捍卫正道。如此的三心二意怎能成得了大器?将来武当何以发扬光大?”这时候所有人都低头不语,各自找自己的位置站了,李昊洋悄悄地向四师叔身旁挪一挪。

    “还不把龙珠还给师妹?”二师叔道,李昊洋把龙珠递给龙婉婷“这颗又是我的?”龙婉婷惊异地望着说。龙珠开始发光,突然一下飞窜出去,流星一般地飞到芦苇这边,直直地打在唐飞宇的身上,穿过唐飞宇的身体,把唐飞宇从芦苇穗子上一下被抛到了草地上,浑身着火。问天居士赶快把唐飞宇抱到水里。

    “我们追!”二师叔带众人飞奔出去,“小乐,你把船靠过来”四师叔叮嘱卷帘小道士后,去追二师叔去了。“师姐,我们跟不跟去啊?”叶子拉着龙婉婷道,“我们等他们回来吧。”龙婉婷又道,“还是去为好。”于是师姐妹三人一同踏浪而去。

    本回书着落在此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二回接七楼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