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宫蔷燕歌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成初按别有意
    “陆参将,你这是上哪里去?”营地口站岗的兵士笑着问道。

    黑夜将半,正是大漠上的至暗时刻。那兵士暗想,陆参将莫不是喝醉了。

    可惜人总是在自己不想醉的时候醉倒,想一醉方休的时候倒是清醒得很。

    叶芷旌直将那一整坛子的酒都喝光了,只给陆孟来倒了那么一杯。

    他自己倒是醉倒在地,人事不知。还是陆孟来给他扶上了榻,脱了靴子,掖好了被子。

    做完这一切,陆孟来想自己寻杯酒喝,那坛子里却是连一滴都不剩了。

    他心里只疑惑,叶芷旌到底是有多不乐意这门亲事,竟喝得如此之醉。

    莫非……莫非他心里早有了别人了?

    可是陆孟啦跟着叶芷旌这么些年,也从未听说过他对哪家的姑娘有过那么一星半点儿的意思。

    难道是这次上京才遇着的?

    陆孟来摇摇头,像是要把这个念头从脑袋里甩出去一般。

    叶芷旌喜欢哪家的姑娘又与他有何相干,横竖京都里的姑娘那么多……她,她不过是一个小官的女儿罢了,又如何才能见着定国公府的小公爷?

    只是这个念头一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陆孟来失魂落魄地回了自己的营帐去歇息,却在榻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寒风裹挟着雪气吹拂过这片土地,冬天的时候大漠上什么都没有。

    可是泥土下并非一无所有,那里有草籽,还有各色各样的花籽。

    到和煦的春风抚摸过这篇解冻后的大地,那些沉睡了一冬的草籽和花籽儿就会竞相发芽,盛开……

    在漫长的征战岁月里,陆孟来以为自己的心就像是这冬日里的大漠,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

    可是今日那张信纸如同一抹嫣红,抹在他的心上,凝成了心尖血……

    半睡半醒之间,周遭的风声渐渐隐去,灰白荒芜的大漠逐渐染上了江南的桃红柳绿。

    在书院的课室里,他跪坐在课桌前,周围都是琅琅的读书声。

    他抬头,偷眼看着门外,在金色的阳光里,有一个小女孩儿怯怯地拉着她父亲的手。

    阳光洒落在她的肩头,那感觉,仿佛整个人都融化在暖融的阳光中。

    陆孟来只觉得心间一颤,从那一刻起,那阳光和那阳光中的人,就如同融化了浇铸在他的心间,永世都无法忘怀。

    那一年,他十岁,她七岁。

    后来他们成了同窗,她叫宁砚泠,小字濯卿。

    他从不叫她的名字,只叫她阿濯。那感觉仿佛是被纯净的山泉洗濯过的阳光,整颗心都变得明快起来。

    陆孟来想,他和宁砚泠之间虽然从无旖旎故事,可是书院里的每一株花、每一棵草……后山的昙花,山间的明月,都是他们亲历的见证。

    临去投军的时候他想,终有天获凯旋,再无强敌来犯。

    到那时得返故里,他一定会走到她的面前,将那句在心底埋藏了多年的话,亲口告诉给她听。

    如今叶芷旌重回了边关,于日前败去了颜丹的三大精锐。

    传闻颜丹兵败,已亡去漠北。如此看来这呼颜族的叛乱也是指日可平。

    陆孟来思及于此,已是无法安睡,他披衣起身,步出营帐,解开战马,跨上征鞍。

    身后的兵士问他的话早随风而去,他的回答也消散在风里:“睡不着,我出去转转。”

    马蹄在戈壁冻得坚硬的石头上碰撞,头顶依旧是那轮明月……

    边关月亦是京城月,金戈寒气穿铁甲,犹是春闺梦里人。

    自腊八之后,叶家军捷报频传,连破呼颜族数支精锐骑兵。

    更有消息说连呼颜族叛军首领颜丹也负了伤,他带着手下残部逃亡漠北,去了他的岳丈叱北族首领叱丘连昊处。

    这仗怕是快结束了罢。

    在萱室殿里,亦有一人百般不得入眠,只得披衣而起。

    清冷的月光照在她的面上,原是凌宜公主的女傅——傅云澈。

    边关的战事如何,她本只是听个热闹。可是,前些日子家去了一趟,倒给她心里压下了一块巨石。

    族兄傅斯年做主,要将她嫁与那征西大将军叶芷旌。

    房里没有点灯,昏暗得几乎不可视物。

    傅云澈轻轻挑动炭盆,那一星一星微弱的火星,带不来一丝一毫的暖意。

    房里和外边儿几乎一般冷,还有她的心,那颗被冷风吹彻的心。

    她想起来那日……

    那日,惠嫔来给李太后请安。请安毕,惠嫔笑道:“臣妾还有一事相求于太后娘娘。”

    “说罢。”李太后面上微微笑着,惠嫔傅卉莳,乃是神宗朝太傅傅百嗣的嫡长孙女。

    家世显赫,品貌端庄,若不是为着傅卉莳的父亲傅斯年与梁弼交好。在李太后眼里,傅卉莳也是绝好的皇后备选。

    即便不能封后,在九嫔里也该是上三等的人物。至少,比之如今的贤嫔可算是好得多。

    可惜了,傅百嗣与梁弼有师徒情谊,傅斯年也是梁派的得力干将,这就注定了傅卉莳的地位高不了,最后连贤嫔的次序也没有越过去。

    但是傅家再怎么样也是书香门第,故而楚皇从傅家给凌宜公主选了一名饱学诗书的女傅,李太后也没有言语。

    这会儿惠嫔又难得有事开口相求,李太后更是没有理由拒绝。

    只听惠嫔道:“公主殿下的女傅乃是臣妾的族姑母,近日臣妾的父亲有心给姑母议亲,因而想接姑母家去几日。”

    “姑母自己不好开口。”惠嫔展颜笑道,“故而臣妾就代她求了。”

    “议亲?”李太后愣了愣,一旁的陈嬷嬷忙上来附在她耳畔提醒道:“那女傅听说已经年过二十了。”

    李太后回过神来道:“应当的,那哀家就准了罢!”

    她说着又转头对陈嬷嬷道:“去告诉敏儿,她又可放几日假了……咳!这孩子,闲下来也是淘气!”

    这话说得大伙儿俱是笑了,李太后又吩咐陈嬷嬷给傅云澈准备几件出宫穿的衣裳,要挑好的。

    如今傅云澈是公主女傅,穿着用度自然显示的是皇家的气度,万不可小气了。

    就这么样,翌日,傅家一顶小轿停在宫门口,便接走了傅云澈。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