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远方靠近山脉的地方立着一座破庙,庙宇不大,破败不堪,庙宇内满是尘埃,蛛网,靠墙处有一尊金身佛像,佛像下盘膝坐着一少年,神色平静。
此人正是谢晋,他一路向东北方向行去,疾行一会终于来到了此地,正是此前与九星相遇的庙宇。
适才他自小镇离去之后,一路疾行,行至此处天色已晚,夜间行路不便,又刚好经由此地,想来也是缘分,准备再此歇上一晚。
此庙宇并无多少变化,只是尘埃日渐加深,想来平日并无人来此,金身佛像之上片尘不染,多日之前谢晋擦拭过。
谢晋盘膝坐在地上发愣,不知该何去何从,想了想便把怀中的两件物品拿出,摆放在面前。
一尊青绿古铜小鼎。
一道记载着真人境灾劫秘法的听泉秘录。
正是在听泉仙君秘府中所得之物,他仔细的瞧了瞧小鼎,用手翻转了几遍,不知该如何驱使,便把小鼎纳入怀中,接着便拿起帛书仔细研读了起来。
读了片刻,便发现一处字迹,书写着真人境界总述,所谓真人境,便是炼己存诚,惩忿窒欲、虚寂恒诚,识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凝神定虑,促开玄关一窍。此乃真人大道。
谢晋不知其意,所谓真人,灾劫,他一无所知,不过,想来定不是凡品,遂即细细品读。
日渐黑暗,庙宇中亮起了烛红色的火光,自破败的窗台间吹来凉风扫的火焰明灭不定,烛光的暗影映在谢晋的脸颊上,他神色惊异不定,半响方缓缓长舒一口气。
原来这面帛书乃是听泉仙君早年关于真人境的灾劫心得,乃是突破真人三大灾劫的修行之法,完整的仙家灾劫法典,极其珍贵。
谢晋见尾处还有一段,瞧了半响,发现最后一段文字乃是当年仙君针对于真人境的大小灾劫所做的批注,字数虽然不多,但却直指修行要害,对于真人境修士来说可谓是诸多天才地宝都换不来的真言。
帛书亦有提及,凡俗若要冲破关隘,至达先天,有两种方法,一种便是要运用开脉固本之法,使体内几道穴位被打通的一瞬间,聚合这股冲击劲力,冲破体内玄关。
另一种,便是利用外力,无需考虑开脉固本的途径,强行破开玄关,这种外力种类繁多,如仙家丹药,真人境修士的高明神通或是运用强大的修行法门都可行。
帛书中亦有所提及此界修行的关隘,从先天,明气阶段至筑虚,分识,心通,内观,定神之境界之时,乃至于真人境界大小三灾,直至真人四禅福天境界,皆位列其中,不过,除了真人境灾劫的渡法,其余境界只是偶有提及,并无具体修行之法。
世间修士不计其数,修为大多处于心通,内观,定神之境界,真人境之下寿元不过三百年,人体之间的奥秘无穷,自上古以来几万年,无人能参的透,便是那高高在上法令天地的真仙,亦有寿元去尽的一天。
再说到那识海便有些虚无缥缈了,识海本就是虚无的,无相的,亦是无边无际,自古以来识海的说法不计其数,从字面里解释就是人的记忆储存,依托在人脑百会穴之下,双眉之间,印堂之后深处,大多数修士以为只是神识,便用以体内法力温养,久而能自视人身之气,因此能望其表而知其里,气机交感方能望气色而断其神。
能化神识入识海者,无一不是手段通天的大修士,亦有些许修士因其机缘开悟,那么一瞬间会无意中进入识海深层,但属此者万万无一。
此前在渊低之时,他的识海已经被九星运用秘法化开,等步入先天之时,自然能用念头观之。
过了半响,谢晋读完余下的批录。
想罢,谢晋心神一动,当下不是有一最为合适的仙家秘法嘛,当日九星传他的《自然》,上乘的仙家吐纳之术,想来道理共通,同样可以吸纳天地元气,用此法冲破玄关障碍,岂不合适?他不懂何为开脉固本原理,但玄关位置他是知晓的,他也熟读过不少经书,对于周身穴位经脉早已烂熟于心,只要找准玄关位置一举用秘法冲破便可。
此处玄关并非道家所说虚无缥缈的虚空玄脉,而是自人体三大玄关之一的丹田之处,被修行之人划分为上中下丹田,也称之为三宝。
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的关元穴之内,乃是藏精之所,中丹田,位于胸口的膻中穴,乃是藏气之所,上丹田,位于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此处与眉心识海的神庭大为不同,此处关窍是通往神庭穴位的一处关要之地,也是分识境冲至心通境的障碍。
他想了想,此处三大关窍,明气境的关键便在于中丹田位置,一旦打开,便自膻中穴窜出真息,这先天境界的明气阶段,便是要冲破中丹田的膻中穴关窍。
半响,谢晋催动《自然门,瞬间感受到一股充沛的元气逐渐汇聚,按着记忆中的描述,聚涌一股气息停在膻中穴位置,他心间有些犹豫,不过他还是去除了杂念,《自然门骤然加速运转之下,周围狂风涌入,吹灭了火烛,又感觉胸膛中有一股粗糙的胀气不断鼓动,不做他想,眼神一凌,把这股气息压缩成极小的一点,猛然冲向膻中穴。
”呜呜!“
谢晋口中发出低沉的闷哼,自胸前位置传来撕裂的疼痛,这道连绵不绝,犹如滚动的长息,瞬间像锥子一般刺入的膻中穴正中心处,忍住剧痛,感觉还未有结束,继而心底又生出一股劲力,在此把身边元气猛然聚涌,对着膻中穴位置贯去。
”噗嗤!“动作进行到一般,感觉喉咙一甜,在也忍受不住,一口血液自口中吐了出来,感觉此时心窝都要痛的吐出。
之后动作不停,感受到这股连绵不绝的元气纳入,心神渐渐沉浸下来。
念头平静,口中呢喃,守中,意合,心不起波澜,心不执杂念,渐渐的,他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过了许久,天色亮了起来,自庙宇外吹来一道清冷的风,他似乎毫无感觉,蓦地,缓缓睁开了眼睛,眼中亮银流转,从胸口膻中穴处传来一道清凉的感觉,不断有真息溢出,继而惊喜:“看来明气境,成功了!”
他缓缓伸出手掌心,只见一道微弱的白雾升起,霎时心间大喜,此前在秘府中他所运转的法力皆出自于九星的那道法力之源,如今这般真切的感觉才是完完全全的属于自己。
谢晋起身,盘坐了一夜的身子丝毫未觉得不适,反而越加精神,气血充足,他体内真息涌动,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此刻他的身躯似乎一夜间高大了许多,遥远望去,活脱脱的一位俊朗秀气的少年,神光内敛,秀眉并举,好似藏着利剑随时迸发,一头乌黑的亮发批在身后,虽身着粗衣,但气质卓越,风度翩翩,只一夜间见便脱胎换骨。
谢晋缓缓收回锦盒,再次拿出怀中小鼎,仔细的沉思片刻,然后念头沁入小鼎之内。
念头张开裹住小鼎,似乎在寻找破解之法,过了片刻,突然自鼎内传来一道气息,瞬间即逝,当谢晋在去寻时,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时,他紧闭双眼用念头感应而去,突然一道白色光影没入了鼎内,那鼎内的机制犹如玄冰般寸寸裂开,不多会便再无所挡,谢晋眼中惊喜,收回目光,心念瞬间再次沁入鼎中,正好与一道微弱的气息胶合在一起,心神一动,手中小鼎向虚空轻轻一郑,瞬间化为三尺大小的铜鼎,轰隆一声落在地上,震的庙宇一阵虚晃。
这时,又有一股晦涩的气息传来,谢晋眼中精光生出,一道气息没入谢晋脑海。
过了半响,谢晋深吸了口气,这才明白此鼎为何物。
此鼎乃是当年听泉仙君向至交好友碧海清宵仙君所借,名为周天,专门用于镇压府邸的那尊巨兽。
谢晋参悟了半响,却并未见此鼎有何神奇之处,除了可随意大小之外便在无其他用处。
不过,便是鼎内传来的那道神念凝练之法,就已经让他欣喜若狂,他刚入明气境,正愁没有御敌手段,这道法门来的正是时候。
他想了想,便再次盘膝参悟那道神念的凝结之法,不吃不喝的盘膝近有三日,却一点也未觉劳累,三日参悟所获颇多,只感觉神魂之处有一道无形的尖锐气势形成。
念头如针!
断人神魂!
这便是他利用神念凝结的法门,惊神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