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烈火追踪 > 第四十章 瞒天过海妙逃离
    王海和张哈正在策划如何营救老曹的时候,刘老板急匆匆跑到王海的家,敲响了门,王海的妻子赶忙开门。见来人很陌生,问道:“你找谁啊?”

    “你是王海的老伴?”

    “你是?”

    “我是刘记饭馆的刘老板,王大哥在家吗?我有急事找他!”

    “哦,他在家!”

    王海的妻子将刘老板让进屋里。

    刘老板进屋后,见屋子里有两个人,问道:“哪位是王海?”

    王海应声道:“我就是,有什么事?快说吧!”

    刘老板拱手施礼:“幸会,刚才我在九道街遇到了老曹,他让我告诉你。”

    王海与张哈听说看见老曹,有些惊异,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张哈问:“没有看错吧?”

    刘老板争辩道:“这还有错?我们是山东老乡,很久没有见面了。这次见面看到他遍体鳞伤,好像刚从小鬼子牢房里出来,现在向九道街西面溜达呢!”

    王海心想,难道被小鬼子放了?对张哈说:“刘老板说的,很可能真是老曹。”

    张哈又问:“他长得什么样?”

    刘老板回答:“哎呀,你们就别磨叽了,去看看不就得了吗?好了,我信儿捎到了,希望你们快救救我的这个老乡,我该走了!”

    “好吧!谢谢刘老板!”王海道。

    刘老板走后,王海对张哈说:“我们快去看看吧,如果是老曹,那就太好了,把他接到我家,然后回去也不迟。”

    “不行,我总觉得蹊跷。小鬼子向来抓去的人,有去无回,这次,小鬼子怎么轻易把老曹放了呢?难道是小鬼子在钓鱼?”

    “你说的也有道理。从现在看,情况紧急。”

    “是啊,我们一定要两手准备,一是如果老曹真的释放,倒也无妨,就怕小鬼子诡计多端,引我们上钩。二是如何接触老曹迅速转移。三是一旦老曹叛变了呢?那我们的组织就会受到破坏,这类事情不得不防。”

    王海道:“你想多了,老曹什么样的人,我可知道,叛变不可能。如果叛变了,不可能告诉刘老板来找我,直接告诉小鬼子抓我就是了,我们快走吧!”

    张哈回答:“慢!就这么去了?是绝对不行的?”

    王海有些不耐烦:“哎呀,我现在才发现你张哈太磨叽了,婆婆妈妈的,快急死我了。”

    张哈安慰道:“王大哥,越到急的时候,越要沉稳,你应该懂得的。嫂子,你家有破烂衣服吗?快给我找来!”

    王海的妻子翻箱倒柜找来了几件破旧的衣服,王海随即穿上,到了外屋的炉灶里摸一把锅底灰涂在脸上,对王海说:“嘿嘿,你看这样行不?”

    王海哈哈大笑:“没有想到你摇身一变成了叫花子,很像,太好了,真有你的。”

    张哈微笑着说:“这回看明白了吧!嘿嘿,必须这样,我去接触老曹,你在后面跟着就是了。”接着张哈又说:“嫂子,你再给我找个打狗棍子,还有破旧的布袋子。”

    “好的。”王海的妻子很快地找来。

    王海和张哈走出家门。

    九道街,雪地街面被人和车碾压的溜光,如一面镜子。老曹迈着缓慢的步子在店铺面前走过,当要拐弯去往火车站的时候,一样装扮的叫花子走到了他的跟前,低声细语:“老曹,我是张哈。”

    老曹一怔,又马上恢复了原来的神色,大声地喊道:“哎呀妈呀,你又是哪路神仙,小心我会七十二变,让你变成丑八怪。”

    张哈显然知道他在装疯卖傻,见有特务在注视着他们,也在玩玄语:“老大,仙人啊,我这徒儿,妈呀你的道行。”见老曹掏出刘老板那快玉米饼,索性夺在了手中,拔腿就跑。

    老曹见状,拼劲全力去追赶,喊道:“还我的饼子,还我的饼子……”

    张哈知道老曹身上有伤,没有急跑,而是沿着居民区的胡同里慢跑。两名跟踪的特务也跟着向前跑。见甩不掉敌人,只好驻足,等待老曹的追来。

    两人互不相让,围绕争夺那块玉米饼,支起了黄瓜架子。

    两名特务走上前,对张哈:“臭要饭的,为什么要抢人家东西?”

    “这是我们俩的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他在我面前老充当孙悟空,难道我就不能当一把如来佛。”

    两名特务见状,得,一对疯子。摇摇头走开,一名特务自言自语地说:“小鬼子真他妈的折腾人,让咱们跟踪傻子,纯属掉份儿。”

    另一特务说:“幸亏是傻子,如果不是傻子,咱们能对付了吗?小命早就没了!”

    此刻老曹和张哈仍在支黄瓜架子,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好不热闹,有部分居民听到这里的吵闹声,闻讯前来看热闹,七嘴八舌的指指点点。王海站在其中,在观察现场的情况。

    两人真的累了,无休止的纷争终于停止了,一切归于平静,众人散去,两名特务已经无影无终。只有王海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两人,哑然一笑:“我们走吧!”

    他们来到梨树火车站货场,与在那里的李作霖取得联系。此时,李作霖正在搬运货物,见王海领来两个叫花子,哭笑不得,当仔细端详,认出了老曹和张哈。没有多言,领着他们躲在堆积货物的夹缝中。

    王海说:“作霖同志,他们的安全就靠你了,我要回去了。”

    李作霖低声说:“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王海走后,李作霖告诉老曹:“晚间10点左右,有一趟去往牡丹江的火车,我陪你乘坐货车里,一会儿,我找来制服换上。”

    “好的。”老曹回应着,接着对张哈说:“有作霖同志陪伴,会很安全的,你去哈达河后,转告给王德林,我们宣传发动不能停,一定把民众的思想动员起来……”

    张哈点头称:“嗯,一定转告。”

    再说王德林,张哈去了梨树镇三天了一点儿音信没有,这让他有些急。韩福英看在眼里,低声说:“老王啊,这事情急不得,有些情况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摸清的。再说了,老曹被押在小鬼子牢里,有重兵把守,难度可想而知。”

    王德林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吐出,烟雾缭绕,如神仙般盘腿坐在炕头。“唉……不知道老曹情况怎么样。”

    忽然,门被推开,张哈走了进来,喊道:“王大哥,我回来了!”

    看到张哈得意的样子,王德林猜出了八九不离十,问道:“老曹情况很好呗,圆满完成任务了,是吧?”

    张哈喝了一口水后,问:“大哥,你怎么知道?”

    “嘿嘿,你可以蒙蔽小鬼子,却逃不过我的眼睛,快说,老曹是不是救出来了?”

    “大哥果然说对了,大哥是这样的……”张哈一口气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好样的,老曹也是好样的。悬在我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儿了!”

    日军特高课办公室里,木野和加藤代子听到特务回来汇报,说老曹确是傻子,而且路上遇到了另一个叫花子,胡言乱语,两人因为争吃饼子打起架来。

    木野训斥道:“八嘎,你的继续跟踪没有?”

    这名特务回答:“报告太君,这人的确是傻子,后来我们跟来跟去不见了踪影,我们就放弃了,所以回来向太君报告!”

    木野对加藤代子说道:“我说什么来着,中国人是不可靠的,你看看啊,这是你手下的人,还不如原来死去的安俊泽,跟踪傻子能跟丢了?我看他们是傻子,大大的饭桶!”

    加藤代子如一头母狮在吼叫:“你们统统地给我滚!”

    两名特务见势要走,“别走。”木野命令道,转身对加藤代子说:“不要生气,你让他们滚蛋,还有谁替皇军做事啊?”

    “唉……”加藤代子无奈地说:“木野君,你说现在我们如何行动?”

    “嘿嘿。一切行动都晚了,如果真是抗日分子,早就逃脱了。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稳定现有的局势,加大中共抗日分子的搜捕,保证这里的资源开采。”

    “哦,这个我懂!”

    “这不仅要懂,还要花心思去做。”说完,木野见那两名特务还站在那里,训斥道:“还站在那里干什么?出去吧!”

    两名特务走出后,木野靠近加藤代子,搂着她的腰际走进内屋。不久,传来令人作呕的声响。

    也就在同时,王德林接到了吉东特委的指示,根据《八一宣言》精神,迅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抗日武装。而且得悉,吉东特委派高亮、孙鸣山等人来到哈达河,重建抗日武装。这让王德林欣喜若狂,因为又可以与昔日的战友并肩作战,奋勇杀敌。

    王德林自从成功配合高亮完成护送黑影突击队任务,王德林更加成熟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

    俗话说,庙好进,经难念,练就的是修行。王德林读过几天私塾,也算是文化人,对《论持久战》爱不释手,只要有空闲就翻弄几页深入研读,不明白的就问韩福英,因为韩福英在宁安担任过教员,认得字比王德林多了许多。两人珠联璧合,在艰苦斗争中不断地成长。一天,韩福英问王德林:“老王啊,想没想过我们以后的生活啊?”

    “当然想过了,把小鬼子赶走,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你跟谁过日子啊?”

    “当然、当然跟你过日子啊!”

    “幸亏你还有良心,没有忘记我!”韩福英温情地依靠在王德林的怀中,“这日本人啥时候能赶走呢?唉……”

    “福英,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抗敌,小鬼子迟早会被赶出中国的。这是我读《论持久战》的体会。”

    “你呀,好在文化水平不高,否则,你的心都不知道飞哪去了!”

    “有你这根线牵着,我能飞哪里去?只想打鬼子。”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得很开心。张哈忽然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人,兴高采烈地说:“老王,你看谁来了。”

    王德林抬眼又看,惊喜万分:“高亮、鸣山来啦!快,快到坑里暖和暖和。”

    高亮、孙鸣山上前与王德林和韩福英一一握手。高亮亲切地说:“没曾想我们又相聚在一起了。”

    “是啊,是啊!听说组织上要求我们扩大统一战线,不知道你们带来新精神没有啊?”王德林问道。

    “大哥,这回我们还要大干一场了,特委首长指示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政治路线由你把舵,军事方面就看我和占一了。”

    “嗯,不错,你小子去了苏联,又参加突击队,实战经验有了,眼界开阔了,咱们抗日队伍就缺你这样的人才啊!”王德林目光又转向孙鸣山,“鸣山兄弟,军事上要多向高亮学习,别忘了,矿区反日会组织还要广泛发动,这方面你熟悉,要让小鬼子的阴谋不能得逞。”

    “大哥,我这次跟高亮来,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你说的,恢复反日会组织,迅速发动起来。”孙鸣山说。

    “好啊,好啊!”王德林对张哈说:“两位兄弟来了,准备啥好吃的啊?”

    “大哥,这事我已经筹办好了,一只野兔子、一只老母鸡够不?”

    “嘿嘿,够意思,给他们解解馋,犒劳他们,我和福英借光吃点荤腥儿。那我怎么没有闻到香味呢?”

    张哈微笑着说:“在老乡家炖着呢,一会儿就来!”

    说话间,一名老乡领着儿子各自端着一盆子炖好的兔肉和鸡肉蘑菇走了进来,放在了桌子上。顿时,满屋子里香气四溢。

    张哈介绍说:“这位是老徐,那位是老徐的儿子徐宽,都是咱们自己的人。”

    王德霖:“你们爷俩在这一起吃吧,辛苦你们了!”

    老徐,人称徐老道,在哈达河是出了名的阴阳先生,通晓五行八卦。妻子因病早逝,给他留下唯一的儿子徐宽,年方18岁,给一大户人家扛活。

    徐老道回应道:“你们吃,现在小鬼子发疯似的到处抓人,我和儿子在外边照应点儿。”说完,徐老道领着儿子徐宽走出了屋子。

    屋子里,充满热烈的气氛,张哈捧出了酒坛子对大家说:“这是当地的高粱烧,大家品尝品尝。”

    王德林见状低声说:“酒,还是别喝了,外边风声正紧,别耽误正事!”

    “是啊,王大哥说的对。”高亮接着王德林话茬。

    张哈见两人都这么说,遗憾地放了回去。

    王德林安慰地说:“等打败小鬼子,过上安稳日子,我们可劲儿喝!”

    很快,王德林等人吃完了饭,秘密商量下一步行动。王德林对大家说:“我们目前要分两步走,一要摸清日伪军、山林队还有抗日倾向的土匪的情况。二要摸清楚现在反日会组织发展情况,完后再做好下一步的行动。现在看大家有什么意见,还有什么路数讲出来,这叫集思广益,把大家伙的智慧集中在一起。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

    王德林此言一出,屋内顿时静了下来,各自在沉思。高亮说:“老王说的对,我赞成,大家可别像闷葫芦,有话敞亮地说。”

    张哈率先发了话:“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小鬼子兵力不足,各矿虽然都有日本的宪兵班,但是纯日本宪兵不多,里面有少量的朝鲜人和中国人,我们可以出其不意,弄他一家伙,一来可以从小鬼子手中夺取枪支弹药,二来能鼓舞中国人的气势,更加激起反抗精神。”

    孙鸣山听张哈这么一说,激起了他斗志:“我赞成张哈说的,感觉有道理,可以先给小鬼子弄一家伙。”

    王德林转眼向高亮看去,问道:“高亮,你的意见呢?”

    高亮回答:“我不同意张哈的意见,因为我们现在人手少,没有足够的力量与小鬼子面对面斗,时机不够成熟!”

    孙鸣山急切的问:“啥叫时机不成熟?”

    高亮解释道:“现在矿区我们群众基础还很薄弱,没有群众基础和支持,没有胜算的把握!”

    “我同意鸣山的建议,现在还不是时候。”王德林说道。

    四个人中意见产生了分歧,王德林目光投向韩福英:“福英啊,组织上讲究民主,我们还要听取你的意见,不能把自己当做局外人啊!”

    “好吧,德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还是倾向于高亮和你的建议。除此之外,我还有自己的建议,不是很成熟。”

    “哎呀,别再吞吞吐吐了,都什么时候了,快说,你有啥建议。”王德林急切地要听下文。

    韩福英冲着王德林说:“德林,记得我曾听你讲过飞天鼠的事情,他现在占山为王,当了土匪,他手下有20多号人。你又是他的救命恩人,不妨争取他们,成为抗日队伍。对他们进行改造,成为一只抗日队伍不好嘛?有了枪,有了人,我们就不惧怕做不成事啦!”

    王德林听之,豁然开朗,调动了情绪,也感染了高亮和孙鸣山。王德林高兴地说:“对啊,说的太对了,福英英明,我怎么一时懵住了。福英关键时候提醒了我们!建议很好,你们同意不同意福英的建议?”

    众人:“当然同意!”

    “王大哥,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下一步应该怎么办?”高亮问。

    “我想想啊……”众人焦急地等待他的回答。

    此刻的王德林眉头紧锁,又舒展开来,这让他人跟着纠结。

    忽然,王德林哈哈大笑了起来,低声对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