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人魔将军的前世今生 > 魔王出世
    鸿蒙未辟,无天无地,无日无月,混浊一片。阴阳二元气无一刻不在交融,无一刻不在争斗。元气的亏损与生长,便开始了阴阳的二元世界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当中,阳气上升,形成了象征着光明与能量,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昊天上帝;阴气下沉,便形成了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恣肆毁坏生命崇尚暴力的地狱魔王。

    昊天上帝随着阴阳二气的变化也在进行着力量的变化,历经完事万年,自然有新的昊天上帝出现,替换衰弱的昊天上帝。在这新旧交替的时期,阳气衰弱,阴气自然就昌盛,地狱魔王就会被重新唤醒。此时,天地间风云突变,万物不得其所:自然灾害频发;人心浮躁,狼烟迭起,终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昊天上帝和地狱魔王在人间的代理者,便也会顺势而为。

    昊天上帝在人间的代理者,也分为两大派别,即昆仑派和蜀山派。昆仑派祭坛位于昆仑山脉腹地,主要是崇尚人类文明始祖伏羲。他们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参透时间万法,掌万器万物万事之运行的本质规律。调理阴阳二气,汇成八卦之图,使四时有序,万物和谐。

    这昆仑山位于西极的极高之处,便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高,是地离天最近的地方。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于此汇聚。此地离嚣嚣尘世远,但又不脱离尘世,自然是仙家修道的好地方。

    此地也是凡夫俗子很难到达的地方。从山麓到到修道者的祭坛——昆仑顶,需走上99天,不管你的腿脚如何快,也不管你法术多强,也是无法突破伏羲始祖的咒语。这还不算,从山麓到山顶,需经历风雨雷电的洗礼。在这里,十成有八成已经被吓得肝胆俱裂,,滚下山脚而一命呜呼。剩下的两成人也不一定能到的了山顶,还需穿行八卦土遁之阵,这才是真正的意志与智慧的较量。在过此阵的过程中,无智慧者,从童颜到鹤发,你也只是在原地打转。

    原来这八卦土遁阵,乃人文始祖为考察来此求道的人而设计的。采用八卦阵型,将世间有生命之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注入其中,并赋予其随形随心而自由变化的能力。所在在此阵之中,一旦邪念产生,阵之中的八卦坤位便会根据你的心而呈现你想要的画面,层层引诱,直至完全暴露出你的本性,并且将你的邪念无限放大,在邪念放大的过程中,你还不能及时控制的话,那么,紧接着阵中乾卦位便会立即被触发,在被无限发达的邪念之中,会不定时地显现你的善念,一直在召唤着你回归。邪念还会被无限地放大,善念地召唤出现地频率会更高。最后,善念和召唤以极高的频率闪现,将人的思维意识撕裂,从而导致其精神分裂。精神分裂达到崩溃的边缘,人便走向了死亡。同时,在这八卦走位中,人一不留心,走错了卦位,便会跌向无极之深远。最终,能穿过八卦土遁阵地人了了。

    闯过此阵,就剩下一道天门了。然而,天门不常开,遇天生慧根之人,方能开启。

    传说,这天门高八丈,宽九丈,是伏羲始祖采开天之后的第一块万斤重之玄铁借燧人之火种,历经八八六十四天昼夜不息锻炼而成。再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日月星辰之照耀,九天玄女之祈祷,使这道门幻化为道者,可随物赋形。立门之日,自有十万天兵来助阵,亦有昊天上帝、女娲始祖、燧人始祖前来恭贺。最后一声号响,天门立成。顿时羲和将五彩之色萦绕着天门,随着伏羲始祖的一声“昊昊上天,门规即成;四时有序,万物和谐!”响彻云霄的祝语,五彩之色便向四周蔓延开来,昆仑山顶顿时光明恒生,无色绚丽,直达九重天庭。

    昊天上帝身长八尺有余,体态雍容,一身荣华,步履稳健,金光闪闪的冕旒随着步子的方向而摆动,身上的佩玉便发出悦耳的旋律,如同远方母亲的呼唤。慈眉善目,永世微笑。只见嘴唇微起,如洪钟之音便传遍昆仑顶

    “伏羲,汝为俗世之祖,调和阴阳,序顺四时,当为汝之职。然,阴阳流动,四时更替,互有亏损。汝当明之。吾赐汝一双盘古之眼,悬于天门之上,佐汝遴选有慧根之人,修道、分司职事!汝当为之!”昊天上帝的法旨,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之中,久久不息。法旨所过之处,便紫气升腾,原本坚硬的岩石上面,此时已是姹紫嫣红。山谷中一汪清泉汩汩流出智慧之水,叮叮咚咚为这巍峨的昆仑山奏向和谐的旋律。从天门往山顶九十九步的地方,昆仑顶的中央,一座座雄伟的宫殿立成。

    这宫殿立于九十九级台阶之上,高达九十九丈,共九十九层,直插云霄,每层设一职事,主管俗世之事。第九十九层为调和阴阳司,第九十八层为代序春秋司,第九十七层为风雨雷电司,第九十六层为山川草木司,第九十五层为飞禽走兽司,直至第三层为百方战事司,掌管人间的大小征伐,助有德之人征伐无道之人。第二层为功业司,助四方有德之人成其功业,或征伐,或外交,或学术,或水利,不一而足。第一层为人伦司:掌管人间伦理秩序,如君臣,如父子,如夫妇。俗世间的一切事务,自此而出,自此而归。

    据可靠历史记载闯过这八卦土遁之阵地人有:黄帝、炎帝、蚩尤、夏禹、商汤、周文王、老子、汉武帝、唐宗宋祖等人。然而,有机会过天门,黄帝、周文王、老子、汉武帝四人。

    西南之地,有一方下陷。此为盘古始祖手托天,脚使劲一蹬,地便下陷。后世称这下陷的地方为四川盆地。其西南方有一座名叫“蜀”地山。女娲后裔西迁之后,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繁衍生息,代代不息。作为女娲族地后裔,女娲族首领,始终带着祖众恪守着女娲始祖地教诲:精修武艺,参透谋略,看守魔王。每天除了耕作之外,便是练剑,参透阴阳。蜀山剑派那是继承女娲创始人类地灵气,再加上世世代代对剑术地精修,已经独步天下。蜀山镇山之宝便是由女娲炼石补天时,经过天火锤炼而成地百斤玄铁经过千万次捶打而成地降魔剑。这把降魔剑长足足由三尺之长,重达百斤,无锋无刃亦无柄,无棱无角亦无纹。活似一根烧火棍,唯有在每月三日寅时三刻之时,降魔剑伴随着三声长啸颤动不已,任谁也不能使之静止。三声长啸过后,便是通体红光,直贯云霄。此刻,蜀山山主即女娲族首领便率领众弟子于五色金殿前祭拜女娲始祖和昊天上帝,并将族务与降魔情况上达天庭。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惊奇于大自然地神奇魅力:往往是最平常之物成全了我们俗世。

    其平时就供奉在金殿顶部的阁楼里,每天都会有四个得力的族人守护。这女娃族人自生下来胸前就带有女娲族的族徽——一条已经四肢俱全的蝌蚪!女娲族常以此来辨族类。

    蜀山山顶处,矗立着一座雄伟的无色金殿,殿前是五里见方的操演场。金殿前面,是十二根朱色楠木圆柱,皆高三丈,粗三围,共同撑起了金殿顶部的重量。朱色圆柱之后是九开的朱红色大门。金殿里面,素色墙壁,映衬的女娲玉像光彩夺人。玉像前,香雾缭绕,烛光闪烁,正午的太阳恰到好处地照在了女娲站立之处,好一幅人间天上的光景。抬头,藻井上便是那挥着女娲始祖造人和补天之五彩图画,使人见而忘俗,又如醍醐灌顶。金殿顶部是尽管闪闪的琉璃瓦,日出之时,金殿顶部便泛着无色之晕。金殿顶四角上扬,极具张扬之能事。屋脊两端伫立着两只巨大无比的獬豸,雄视着四方。屋脊的正中则是两条互相缠斗的赤龙,共同吐着一股火焰。

    殿前操演场是用清一色的水墨青砖铺设而成。场的中央矗立着女娲当年练就无色神石的七星八卦炉。炉里还在燃烧着女娲从燧人氏始祖那里借来的火种,火焰达三十三丈高。

    金殿后,往山上五六里的样子,有一个洞穴,在这个洞穴的顶部,是供奉着昊天大帝的凌云塔。这里是女娲族人甚至是人类的禁地。常年被封闭,没人知道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就连普通的女娲族人都不知道。由族里四大德高望重及剑术极高的四位长老看护,塔门和洞穴口都被打上了蜀山的灵符。世俗之人,是看不到这个地方的存在的。

    每年地三月三日,这一天阴气最盛,而阳气最弱。当阳气不足以压制阴气时,阳气自然就会受到亏损,阴气就会趁此机会,冲破阳气地束缚,来到俗世间肆虐。在这一天,昆仑山顶地阴阳调和司便派遣使者,向大地向山川草木传递注意防止阴气肆虐地福音。

    蜀山,因为伏羲始祖和女娲始祖地关系,每年都会提早接到大地的福音。每年的三月三日,蜀山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奠昊天上帝和女娲始祖,祈求保佑族人及人间不受邪魔的侵扰。同时,打开山门,招揽商贩,搭台唱戏,意图使生命得到彰显,滋生阳气。这一天,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女人们擦粉戴花,描眉画眼,一身桃红柳绿衣;男人们束发净面,焚香沐浴,一副玉山玉树图;小孩们,或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或拿一二风车追逐嬉戏;商贩们似乎少了平常那股子招揽生意的热闹劲儿,只是同游客拉着家常,物品随你挑拣,价格任你支付,不管盈利,也不管亏损,买卖全由游客。俗世人们尽情的享受着上帝赐予这美好的时光。

    蜀山传到王莽新朝五年时已经历经二十一世。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可这位新上任的山主站在已经垂垂老矣的五色金殿望着窗外热闹的人群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半月前,大地使者传来昆仑山顶的福音:速聚阳气,以防魔王,童子闯殿,大地崩裂,人伦尽丧;过午即安!上月三日寅时三刻,降魔剑长啸不已,震动不止,最后请出女娲始祖神位,才安!想到这里,这位山主的眼角下垂,脸色顿时暗淡了下来。

    “劫波又来了!”他心里叹道,“这是天数,吾辈岂能为之!”

    “启禀山主,四位镇魔长老让我叮嘱您,请您放心,他们一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的,保证不出意外,安全度过此次劫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