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隐之王者 > 第32章 车稳致师 1
    听毛脸鸷讲起刚才的致师之事,子壮脸色严肃,目光了也多了一份凝重。

    就如他昨天和车稳所说的那样,倘若子壮要出阵致师,是想杀他个几进几出,然后全身而退,可没想只是逞匹夫之勇,白白过去送死。

    就为了这件事,子壮昨天找到了彭昂和毛脸鸷,好好讨教了半天。

    两军对阵,上尊周天子,下行《司马法》。

    《司马法》是周朝开国重臣姜太公所撰写,其中就规定了各个诸侯国交战的军规、军礼等内容。例如交战双方需要先下战书,约定好作战的时间和地点;敌军军阵没有列好,我方不得击鼓进军等等。

    也就是基于《司马法》所规定的交战原则,蒲城邑才抵死不承认自己和流民村有所勾结,更不肯承认自己一方有挖陷阱,放毒烟,乃至诱马杀伏这些下三滥的战争手段。

    郯军人多势众,蒲城邑城小力弱。

    如果蒲城邑公然承认自己违背了《司马法》,采用了下三滥的手段,只会给郯军提供大肆报复的口实,从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只有让双方都遵从《司马法》的前提下,想出克敌制胜的办法,从而达到以弱胜强,尽可能拖延郯军攻占蒲城邑的时间,这才是理正司和马正司的目标所在。

    而出阵致师,虽然看似风险重重,但不失为一种对蒲城邑有利的作战办法。

    但如何在出阵致师中保全性命,甚至是扩大战果,这才是子壮最关心的。

    而其中最关键的敌方,子壮发现,其实就是车右的作用,还有车右所使用的兵器。

    车战三甲士,车左,御手,车右。

    车左是弓箭手,远射制敌。

    车右则是孔武有力的壮汉,若是寻常作战中,通常有两个方面可以出力。

    战场中如果地势不平,出现兵车陷进了泥坑等危急情况,车右需要下车协助把车推拉出来,说白了就是身穿甲士的苦力。

    交战之中,车右可以选择安插在战车上的有柄兵器,用来攻击对方战车上的甲士,或者是对方车下的徒卒。

    车战五兵,也就是戈﹑殳﹑戟﹑酋矛﹑夷矛等兵器,战时就插放在兵车的舆侧,长短不一,从不到一丈到二丈多长,车右会根据作战中的实际情况随机取用。

    而子壮恰恰发现了这一点,也许就是他们出阵致师取胜的关键。

    两军混战,车右也许是对方徒卒的噩梦。

    兵车高速奔驰,来势汹汹,对方的徒卒早就吓破了胆,没有几个人敢正面迎敌,只好纷纷躲避。

    而站在兵车之上的车右,手持镰刀般的锋利长戟,或刺或割,轻易而举地收获车下徒卒的性命。

    但是,若是出阵致师,对方并没有徒卒跟随作战,车右的作用已经形同鸡肋,并没有多少出手的机会。

    除非是,车右放弃使用车内的传统兵器,而是采用投掷类兵器,这样也许能收到奇效。

    或者,车右摆脱一定要呆在车内的束缚。

    例如,毛脸鸷在致师时忽然抛出的短斧……

    再例如,毛脸鸷跳出战车,直接对敌方的战车进行攻击……

    这样的话,既不违反《司马法》中的军规军礼,但又可以最大可能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

    一身戎装的小主站在城楼上,在兵卒的一片欢呼声中,看着车振御着兵车,缓缓地驶出了蒲城邑单薄稀疏的军阵,向着郯军的方向徐徐驶去。

    兵车上有她一直牵肠挂肚的两个表弟,还有一个曾经欺辱过自己的野村混小子。

    这个桀骜不驯的野小子,经常的污言秽语,时不时地挑衅自己的权威,每次都气得她火冒三丈。

    他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却是他青梅竹马的噘儿姑娘,不是任何的其他人,更不会是自己。

    他还勾搭自己的贴身婢女柳叶,公开调戏缉奴队的“头鞭”鬼姑,和宋国来的初姑娘关系也不清不楚……

    每当想到这一些,小主孟赢雀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甚至是让他生不如死……

    但不知道曾几何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心中要把他碎尸万段的念头慢慢地淡了。

    她心中已经隐隐有些后悔,也许当初自己不激他出阵致师。如果他有机会可以从容地从地道里逃走,也未必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

    这是蒲城邑装备最好的一辆兵车,就是为了今日的致师之战。

    两服两骖驷马,身上都披着厚重的皮甲,就连马头上也套上皮套,仅仅露出了马眼。

    御车的车振穿戴更为夸张,全身都被甲胄包裹的严严实实,头盔上只是留下了一道黒框,让眼睛可以对外视物。

    他只是一个御者,只要能保护自己,不耽误御车就可以,并不需要上阵杀敌。

    相对于车振这已经近乎变态的防护,车稳和子壮却要轻便得多,只是标准的盔甲防护而已。

    毕竟车稳要拉弓射箭,笨重的盔甲会让他笨拙无力。

    而子壮作为这次出阵致师的主力,更不可能让那厚重的皮甲限制自己。

    舆侧的戈﹑殳﹑戟﹑酋矛﹑夷矛等兵器已经被扔掉,代之以二十支的金鋋。

    金鋋是子壮的拿手兵器,其中的十八支是昨晚安排人赶制的。

    二十步内破甲,四十步内伤敌,这点信心子壮还是有的。

    战车徐徐前行,又到了距离郯军七八十步的位置。

    车振停下兵车,三人高呼“钟吾国车稳前来致师”后,驱车继续前行,逐渐加快了速度。

    ……

    站在兵车上的郯军旅帅于伯阳,脸上露出一丝冰冷的笑容,举起了右手,猛地向下一挥。

    旁边的军旗随之挥动。

    中军巍然不动,左右两翼的两军却有条不紊地向前移动,原本的锥形阵悄悄地改变了布局。

    不一会,三军终于形成一条直线,横向展开。

    于伯阳又一挥臂,左右两翼的战车继续向前移动,慢慢形成一个向前开口的“V”字形。

    这个时候,车振的兵车已经离中军大约三四十步的距离。

    车稳的脸已经绿了。

    抱臂雁行阵,郯军布置的这是抱臂雁行阵。

    郯军突然变阵,这就意味着,郯军要对自己一方全力包抄了。

    如果刚才他们以三对一来对付毛脸鸷他们,算的上是以众凌寡。

    但是,现在,他们摆出这抱臂雁行阵,显然是想围殴车稳他们,绝不会让他们全身而退。

    怎么办?

    有那么一刹那,车稳想让车振赶紧调转马头,狼狈而逃。

    没有任何胜算的致师,只是自取其辱而已,不如赶紧撤退。

    “往前冲!”一声怒吼从子壮口中喊出,手中已经攥紧了一根金鋋,身体微微后仰,“现在想撤退已经晚了!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