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引剑当歌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剑流落江湖
    老钱推门而入,“公子爷,怎么样?”

    君天佑道:“冥顽不灵,我看这个人疯了!”

    老钱道:“公子可有对策了?”

    君天佑眉头紧锁,道:“让大家牢牢盯着他,一举一动都要记录下来,报我知道。”

    “公子放心吧。我吩咐下去了。”老钱道。

    “公子!”小四从外面急急地进来。

    “何事?”君天佑道。

    “公子快回王府吧,皇上来了!”小四道。

    君天佑和老钱皆是一惊,老钱赶紧跑到三楼给君天佑拿来朝服给他换上,君天佑道:“你们还是怕他,对吧?”

    小四道:“公子,何必起冲突呢,咱们在皇宫,皇上也确实帮了大忙了。”

    老钱道:“主子,奴才知道您其实也是个心肠软的,若真比起狠来,您比不过他!”

    君天佑道:“老钱,你的眼神真是堪比神算子啊!”

    老钱呵呵呵的一笑,君天佑回到王府,皇帝穿着便装,身旁只跟了两个贴身的侍卫,在大殿候着。

    “臣见过吾皇万岁。”君天佑见了礼。

    “起来!”皇帝道。

    君天佑站起身,站在一旁听吩咐,皇帝看了他一会,一旁的贴身侍卫递上鬼泣神剑,皇帝拿在手里,给君天佑:“是把好剑!”

    君天佑接过剑,道:“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把剑送来了。”

    皇帝看了看四周,道:“你的这个府邸倒是生机勃勃。天然去雕饰。”

    君天佑道:“臣不敢隐瞒,素日里不住在这。”

    皇帝点点头,道:“头前带路,我们在这园了里转转吧。”

    君天佑愣了一愣,只听皇帝吩咐身边两人:“你们在此候着吧!”

    于是和君天佑在园子里闲庭信步,园中荒草丛生,枯枝败叶铺满了花坛,幽王府邸大,一个园子一个园子的走下来,两人也没有说话,来到一个“碧波园”里,正是言若欢当日为君天佑疗伤的园子,池塘里残荷飘在水面,却闻着阵阵幽香,原来在这百花煞尽的花园里,梅花开得正香。

    “看惯了宫里四季花开不败的御花园,这残园颓壁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倒是个清静的所在,这里一个人都没有吗?”皇帝问道。

    “有一个老管家,他也只住在自己的园子里,偶尔四处看看。”君天佑道。

    “你的那些兄弟们呢,听说你们在杭州如鱼得水,逍遥自在。”皇帝道。

    “他们做做生意,有的在杭州,有的在苏州,也不来这里。”君天佑不明白皇帝想说什么,他只是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仿佛回到了从前,年幼时候常跟在他身边玩耍,那个宽严有度的兄长。

    “我以为这些年送给你的那些姑娘,会在这里帮你看园子呢!”皇帝笑着说。

    “皇上和太后恩赐的人,臣如何敢差遣她们,如今都在‘群芳园’中好好住着。”君天佑道。

    皇帝看着他桀骜不驯的样子,无奈的摇摇头。

    君天佑道:“皇上把这剑拿到杭州,不知太后为何会同意。”

    皇帝道:“母后病了,神志不清,傅文旭回宫跟我说这剑不祥,还说言姑娘才能掌控得了它,我虽不怎么信,不过这种江湖上的利器,还是让它留在江湖吧。”

    君天佑没有和他分辨,想了想道:“去年在关外平匪,臣看到了太后身边的闵轩,他与墓碑谷的匪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皇帝道:“他背着太后擅作主张,做了许多出格的事,上次你在太和宫,他竟敢胁迫你,已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朕已将他斩首,再也不会为祸宫廷了。”

    君天佑大惊,没想到横行无忌的闵轩,竟然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了,皇帝看着君天佑,道:“天佑,这一生,你是不打算再唤我一声兄长了?”

    君天佑没有回答,往事历历在目,他实在难以启齿。

    “当年宫廷政变,朕知道,以你的武功,要取朕的性命易如反掌,但你没有动手,是念着你和朕的兄弟情谊,朕谨记在心。”皇帝叹了口气道:“你的秉性纯良,行事讲究光明磊落,顶天立地,那些年你在宫里过得并不开心,所以母后将你贬到杭州,朕没有反对,让你飞出宫廷吧,出了皇城,便是你的天下,海阔天空了。这些年,母后虽然处处刁难你,但我知道,你已是江湖游龙,她鞭长莫及,困不住你了,心里也是替你高兴的。”

    “皇上和太后真是母子连心,可喜可贺!”君天佑冷笑道。

    皇帝却道:“你不必话带讥讽,没错,夺嫡之路,是母后和朕联手攻心,朕不会狡辩,但是,朕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从小严格的训练和学习,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君主,从小到大,朕就清楚自己的目标和责任,谁也不能阻挡朕。”

    君天佑此时却满含热泪,道:“我没有想要和你争,你知道的,就算旁人不懂,你也应该懂的,我根本不想要什么皇位。但是你不放心,要先置我于死地。”

    皇帝点了点头,“朕当然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朕也身为人子,亲眼见到母后被父皇冷落,日渐消瘦,朕是她唯一的倚靠,许多事也是身不由己,就像你不愿意夺嫡,不过也是不忍你的母亲苦苦相逼罢了。”

    君天佑摇摇头道:“宫廷斗争,你早已司空见惯,你我手足相残,实在不必给自己找借口了。”

    皇帝道:“朕当然知道,以你的身手,必定能全身而退……”

    君天佑抬手阻止皇帝继续说下去:“我的朋友们知道我的剑法冠绝江湖,但一听到我被困在皇宫,二话没说进京相救。曾经,我仗着自己内力深厚试探江湖流传的盅毒,若欢声色俱厉的教训我,不该以身犯险。我的朋友纵然知道我武功好,也从来不会让我担性命之忧。”

    皇帝眉头紧蹙,道:“你的意思是,朕不如你的朋友。”

    君天佑看着他,摇摇头:“不是不如,而是你我之间,永远只能论君臣,不能论兄弟。如今我也看开,正如皇上所说,我实在不适合高居庙堂,还是混迹江湖逍遥自在些。肯请皇上,念在血浓于水,不要再动母妃的陵寝了吧。”

    皇帝无奈地道:“这件事,不过是太后一意孤行,皇陵怎能随意惊动,你不必担心。她如今身体很不好,时常神情愰惚,整天胡言乱语,只怕不久于人世了。”

    君天佑见皇帝说这话时,神情十分矛盾,或许皇帝心中也早就厌倦太后对他的逼迫,正如当年自己受母妃逼迫一般,如今太后失势,皇帝也暗自松了口气吧。

    君天佑一时不忍,道:“皇上,有一件事,臣想跟您说一下。”

    皇帝点点头,“你讲。”

    君天佑道:“太后要这剑,并不是为了什么剑稳江山的传闻,这剑中有其他的秘密。”

    皇帝道:“什么秘密?”

    君天佑道:“江湖中已极少有人知道,据闻这剑中有藏有长生之术。是一个叫神子虚的人,在海外发现的宝贝,他死后将长生之术的配方留在了这剑中,至于藏在哪里,我们拿到剑后也一直没有找到。”君天佑将这秘密告之皇上,是不想将来皇帝从太后那里听来后,万一又想来寻这剑,岂不是要怪罪欺瞒之罪,倒不如现在就告诉他。

    皇帝叹了口气,从怀里拿出一张锦帕,递给君天佑,“太后早就告诉过朕,朕才不信这些无稽之谈,这上面写的,就是太后从这剑身上找出来的东西。御医看后说,这东西有防止尸身腐烂的功效,寻常人极少用,剂量稍大,还会中毒身亡,但这其中有一味血荇草,御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想,你那若欢姑娘不是称江湖第一神医吗,或许知道由来?”

    君天佑道:“不需要若欢,我可以详细的告诉皇上血荇草是什么东西。”

    君天佑讲了讲在江湖上看见血荇草的经历,“这东西或许真的有延长人寿命的作用,但是如行尸走肉一般,嗜血成性,令人毛骨悚然,好在如今已尽数灭绝了,但愿永远不要再见血荇草才好。”

    皇帝道:“原来如此,这锦帕上的配方来自这把剑,就给你吧,言姑娘精通医理,仔细研究一番,或许能得出什么有用的药方来,也说不定。”

    君天佑道:“臣甚是疑惑,鬼泣神剑之上没有什么机关暗格,不知这配方藏在何处?”

    皇帝道:“朕只知道太后有一瓶古怪的药水,血腥味十足,将这药水涂抹于剑身之上,这配方就显现出来了。”

    君天佑拔剑出鞘,那剑锋虽然锋利无比,却与寻常宝剑无异,一阵寒风吹过,剑锋发出哀鸣之声。君天佑将剑收回剑鞘之中。

    “这剑的确有些诡异。”皇帝道。

    君天佑道:“此剑确能牵引人的情绪,若是心生杀念,戾气暴增,会有难以想象的后果,最好不要流入江湖。”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间,那荷塘里的水泛起阵阵涟漪,紧接着地面一阵颤动。

    君天佑大惊,“伏拘!”

    “谁?”皇帝不解。

    君天佑拉着皇帝一个纵身跃上凉亭,就在此时地下突然窜出一个人来正是伏拘,他原本投靠太后,没想到,闵轩被斩,太后神志不清,眼见没有了指望。他便打算悄悄离开京城,却无意中听到太后的呓语,说她拿到鬼泣之剑的长生秘术,这才明白为何什么闵轩帮着太后不择手段的要弄到那鬼泣神剑,伏拘起了贪念,想到闵轩一死,宫中无人是自己的对手,只要拿到鬼泣之剑便可以远走高飞。哪知那剑却不知所踪,多方打听,他猜测到,皇帝说是为太后尽孝,实则已经出宫,他便一路追寻蛛丝马迹,跟来了杭州,好不容易跟上了,却发现皇帝要将剑还给君天佑,若是到了神龙镖局手里,这剑更难弄到手,便在此时发难,想要硬抢。

    君天佑是何等样人,论内力剑术皆远胜伏拘,两人交手不过数十招,伏拘已落下风,但他此次志在必得,已做万全准备,他虚晃一招,手中短剑赫然一转,指向一旁的皇帝。君天佑一招“玉影双双”截住了伏拘的短剑,左手掌风一推将皇帝推出攻击范围之内,伏拘是想让他顾此失彼,君天佑不想用鬼泣神剑,他索性将手中的鬼泣之剑让皇帝拿着,右手剑气冷凝,长剑森然,一招“灵玉蚀心”直指伏拘,伏拘知道他的厉害,不敢接招,腾空而起,倒退数丈之远,君天佑长剑疾刺过去,怒道:“这可是你自寻死路!”

    哪知伏拘回头诡异的一笑,君天佑心中一愣,就听得一声:“天佑!”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