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逍遥痣 > 第二十二章 从天而降的脑袋
    汪公,这个称呼在霖国只代表汪正印。

    纵然颐和郡主再怎么刁蛮任性,汪正印她还是不敢惹得,虽然那个老头五年前就已辞官归隐。汪正印曾是五任霖国太子的授业恩师,注意,是太子而不是国君,这其中的区别在于有三位太子并未能活到荣登大宝的时候。一般来说,现任太子对前任太子的授业恩师是没有多少好感的,但这个惯例在汪正印身上打破了。他为官几十年,不管是谁最终坐了大宝,即使没有在他门下学习,也对他尊敬有加、信任无虞。汪正印本人更是不骄不躁,宦海沉浮几十年最终善始善终,全须全尾的带着整个汪家隐退,试问,如此人物,谁敢轻易招惹?

    纵然颐和郡主是钰华长公主的唯一的嫡孙女,也只能退避三舍了。于是乎,颐和郡主只能咬牙切齿的看着汪景源抱着裴少卿送的另一只小犬,施施然离开了秋家铺子。

    走出钰华街没多远,汪景源就停住了脚步。“裴兄,你我就在这里分开吧。小弟家中还有事务须得处理,适才多谢裴兄为小弟解围。”

    裴少卿回头看向汪景源,那张脸上平淡无波。裴少卿却知道,那份平静下隐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他忽的笑了:“今日天气晴好,在下欲请汪公子到白月楼一坐,不知汪公子,可愿意?”

    汪景源不知道白月楼是个什么所在,但裴少卿既然愿意结这份善缘,自己也不能不兜着,毕竟以后还得在他手下混饭吃不是。但是,今天天气晴好吗?汪景源抬头看看乌沉沉的天,挑眉一笑:“那就叨扰裴兄了。”

    白月楼在安平江边上,是金陵城有名的一家酒楼。

    它不是最大的,亦不是最豪华的,却是最舒服的。

    别的不说,单是这里琳琅满目、种类齐全的各色点心,就让汪景源很满意了。

    满意了也不能忘了“孝道”,毕竟自己刚才刚拿它堵了别人不是?汪景源抬手把两块点心塞到陈吉怀里:“陈吉,你先回去吧,跟母亲说,我与裴公子难得一见,要彻夜长谈一番。东西你也带回去,留下老六就行了。”

    陈吉应了一声就准备走,临出门又回头说了一句:“少爷,您最近有点上火,还是少吃点干燥辛辣的吧,那点心您也少吃点,忒干了。”

    汪景源撇撇嘴:“知道了知道了,快走吧你!怎么这么啰嗦?”不要急着跟裴少卿拉关系套近乎是吧?老子知道了!

    裴少卿笑着扔给陈吉一锭碎银:“你这小厮倒是忠心,难得见如此仆役,这点子银子拿去打酒吧!”陈吉喜笑颜开,忙不迭谢过裴少卿就走了。

    对于两个平日里恨不能连睡觉吃饭都按着计划来说的人来说,今日偶尔的相遇是试探的好机会。

    于是……

    “啊,裴兄,小弟不日即将前往青苗所学习,机会难得,小弟甚是惊喜,但小弟到底是年幼无知,对这青苗所不甚了解,还请裴兄不吝赐教啊。”

    “汪公子这是妄自菲薄呀,青苗所不过是个让贵族子弟学习的所在罢了,你去了就知道啦。”

    ……

    “啊,哥哥,汪家人口众多,怎么就选中了小弟呢?”

    “人口虽多,精华却少呀,小源你放心,只要你听哥哥的话,定不让你受委屈……”

    等两人从白月楼出来,已经是月上中天。老六早喊来了马车,搀着喝得晃晃悠悠的汪景源要上车,却被汪景源推开,说要沿着江边走走。

    他不肯上车,老六也只能跟着。走着走着,汪景源突然觉得内急,他把怀中的小犬往老六那边一塞,就溜到一块大石后解决问题。

    汪景源刚蹲下,就听见外边噼里啪啦一阵响,接着就是轰隆隆一阵乱想,期间夹杂着老六的叫唤。等他解决完出来,发现老六不见了,马车也没了。想起刚才老六似乎喊了一句“去追马车”?汪景源也不管他了,自顾自往前晃悠,路过一个巷口,一股炒栗子的香味传来,汪景源大喜,立刻买了一大包,正吃着呢,不知打哪飞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汪景源虽然喝得晃悠,但并未醉,一矮身就躲过去了,回头一看,那黑乎乎的东西竟然是颗人头。

    汪景源还未看清那个脑袋长的什么模样,一个十六七岁的圆脸少年就从树上跳下来,拎起人头冲他阴恻恻地一笑。

    人头么,汪景源见过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虽然说飞过来的是头一次见,可他完全不当回事,咽下嘴里的栗子对少年道:“不好意思碍你的事了,你继续啊。”说完就要绕开。少年脚下一动,拦在他身前,弯腰仔细打量了一会儿道:“年纪不大,胆子倒是不小啊。”他拎起人头在汪景源脸前晃晃:“知道这是什么吗?”

    汪景源皱皱眉:“你能别在别人吃东西的时候把那玩意放脸前边吗?”他刚喝完酒,被血腥气冲得想吐。

    少年盯着他看了会,突然哈哈大笑:“够胆量!”他把人头扔到一边,一屁股坐到一块石头上,抓了把土擦擦手:“小孩,你怀里还有什么吃的?分我点。”

    汪景源忽然觉得这个少年很有意思,就从怀里摸出一包点心递给少年。少年撕开油纸大口开吃,汪景源也找了块石头坐下,开始扒栗子。一时间,河边只有咀嚼食物和扒栗子的声音,明月、河水、吃东西的两个孩子,这场景算得上温馨了,只可惜,旁边地上还有个脑袋。

    “喂,你叫什么?还是头一次有人敢跟我一起吃东西。”

    “那是你品味太差,有谁喜欢跟个脑袋一块吃饭?我姓汪,你叫什么?”

    “成三。”

    “真难听。”

    “呵,我娘说我叫成东山,不过我觉得还不如成三好听。”

    “我觉得你品味有问题。”汪景源把栗子塞进嘴里,“你为什么杀他?”

    “你认识?”

    “不认识,好奇。”

    成三抹抹嘴边的残渣,向汪景源伸手:“还有吗?”汪景源眨眨眼,又从怀里掏出一包点心递给他。“这家伙害死了我娘,我娘上街买油,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就一脚把我娘踹到路中间,有辆车过来正好压在我娘身上。可他们都跟官府有瓜葛,说是我娘的错。”成三面无表情地向刚认识得汪景源说着。

    “所以你就把他杀了?”

    “我杀了他全家。”成三对着汪景源呲了呲牙,“可怕不?”汪景源的三观早被方谨怀养歪了,眼都不眨地道:“杀得好。你怎么没把驾车的那一家也杀了呢?”

    成三眨眨眼,这小家伙和他想得一样。“我决定马上就去,敢跟我一起去吗?”

    汪景源伸出舌头舔舔嘴角,慢慢露出一个微笑:“好啊。”连日来的紧张最终化为戾气,喷薄而出。

    离江边不远,一户人家的院墙上,汪景源叼着红豆糕,看着成三拿着一把细长匕首在院里大肆屠戮。那户人家只有不到十口人,都是没有功夫的普通人,而成三明显是练过的,只用了盏茶功夫就解决了所有人。看着院中惨叫呼救的人,汪景源感觉不到一点悲伤愤怒,脸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医白学了。

    汪景源突然想起了陈皎,记得跟他在外游历的时候,有一次也是这样,自己看着一个人死去而无动于衷,老头子是怎么做的来着?哦,对了,“小砚啊,一个人啊,只有一条命,他……从明天开始,你每月抄写一遍《医者论》,以后我再去穷苦人家义诊,你都跟着我。”对,陈皎就是这么说的。

    爹,你看,你说的法子不管用,我依旧冷血。

    等老六找回被爆仗惊走的马车,又找到自家少爷时,他发现自家少爷坐在江边一棵枯树下,正看着江水直愣愣地发呆呢。

    这可了不得,少爷要是出点事,部主不得扒了我的皮?老六赶紧把汪景源塞进马车,往汪家在金陵城的宅子驶去。

    汪宅在安庆江边一个僻静的港湾处,少有行人,入夜后更是十分安静。老六叫开门,宅中管事一看是汪风碧的养子,忙安排住处,等侍候汪景源睡下众人才离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