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梁山终结者 > 四百六十五 好事
    咣嗤,咣嗤……

    随着煤炭不断填入,火焰越来越盛,水缸里的水也蒸腾开来。

    水蒸气膨胀带来的力量,驱动着活塞往复运动。

    “不错!”方天定赞道“尔等如此快制出蒸汽机,实在出乎朕之意料之外。”

    方亳笑道“此乃工部各司协力合作之成果,非一人之功。”

    方天定道“如此,也当嘉奖,工部只。拟出名单,按照功劳大小排序,有功者爵升一级,参与者提拔一级。”

    “谢陛下!”诸多工匠齐齐拜下。

    不,应该说这些人已经从工匠进化成了工程师。

    “平身免礼!”方天定道“诸位乃是蒸汽机之制造者,当知其中意义,朕之嘉奖,实乃理所当然。

    以后,凡有意义重大之发明,朕不吝重赏!”

    勉励工程师们再接再厉后,方天定两脚发飘地上车回宫。

    蒸汽机啊,多么划时代地产物!

    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说实话,方天定也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如此给力,居然依照理论便制出了蒸汽机来。

    所以初闻这件好事,方天定第一时间降临来看。

    马车上,方天定问道“蒸汽机原型机已经制成,后续应用可有想法?”

    方亳道“臣弟愚意,开放蒸汽机技术,让民间参与进来。

    工部集中精力,研制蒸汽车,以方便交通,勾连天下。”

    “善!”方天定微微颌首,道“天下之固,首在交通。便捷到达之处,多不能乱,你的想法很好。”

    方亳微笑着接受了夸奖。

    他是亲王,命运与明国休戚相关,当然要想方设法稳固明国的统治。

    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第一时间开始修建直道,以利统治。

    为了保证南方不乱,隋炀帝大兴土木,完善了大运河。

    不得不说,这两位对中国水陆交通贡献十足。

    虽然这两位没把握好度,玩脱了,但是可以看见交通的重要性。

    一旦火车出现,可以这样说,只要铁轨到达之处,便是明国固有领土。

    不论是平叛、防御,还是进攻,沿着火车,军兵物资都可以快速到达,保证军队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方天定叹道“天下辽阔,然有了蒸汽车,便可化大为小了。”

    方亳道“按照我的估计,蒸汽车速度倍数于马车,且可以昼夜不歇。

    只要修通,三日之内,便可以从京城到达西域。”

    方亳信心十足。

    现在修铁路,造火车,有没有可能?

    方天定自己估计,年内,试验性质的火车,应该会出来。

    虽然他并不知道后世第一条铁路具体出现在什么时候,但是可以肯定,后。那个时候的科技水平,并不会比现在的明国高出太多。

    明国工程师们的巧手,加上方天定后世的指点,又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没有道理搞不出火车来。

    方天定道“万里之遥的路程,不是那么好修的,工部还要善加筹划,莫要蹈了秦隋两朝的覆辙。”

    “皇兄放心,定然不会太过损伤民力。”方亳保证道。

    这点,方天定倒是有几分信心的。

    起事之初,明国已经全面废弃了徭役制度,改为雇佣制。

    修建大工程所征集的百姓,都是计时给钱。

    另外,大量的俘虏罪犯奴隶,也为国家工程了大量的劳动力。

    闲谈中,马车进了城。

    方天定下了车,信步逛了起来。

    来到人集,只见街道两侧搭了许多台子,台子上有笼子,笼子里有人。

    这可不是在表演,而是公开贩卖人口。

    一个台子上,一个牙商叫道“各位,东南夷人女子,皮肤光滑,性格温顺,实在是做婢女的好选择。

    马上过年,酬宾大优惠,只要六十六贯钱,即可带走。”

    旁边,另一个牙人叫道“来自西夏的牧奴,虽然老了些,照顾牛马却是一把好手,三十贯带回去,绝对不亏。”

    对面,又有牙商喝道“来自三山国的努力,吃苦耐劳,耕耘务工皆可,一个只要四十二贯啦。”

    连绵不绝的叫唤,此起彼伏。

    街道上,许多百姓驻足观望。

    大多数人只是来看个热闹,毕竟形貌大异于汉人的异族,看着真的十分新鲜。

    虽然大多是看热闹的,却也有许多下手的。

    狗大户们不必多说,出门不带两个奴仆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工坊主和大地主们的需求也十分旺盛,遇见年轻力壮的,立刻慷慨解囊。

    “连年征战,青壮不是从军,便是从事与军队相关的工作,国内的空闲劳动力缺的厉害,人力价格日益见涨啊。”方亳叹道。

    他是工部尚书,对此表示有话说。

    想他雇佣民夫修路,每人每天居然要给二百文,若是有技术的工匠,价格更高。

    尽管现在明国是在印钱,可是也难以承受雇佣太多。

    好在,他是官府人,军方战俘随便他调用,这才节约了许多成本。

    百姓可没免费的劳动力用。

    目下,没有六贯钱,根本找不到一个熟练的纺织工,便是普通佃户,没有四贯钱也雇不到。

    如此,当然是花钱买些奴隶回去划算咯。

    方天定轻笑道“东南人力昂贵,自然会把工坊逼往西北去,如此,倒是可以平衡国内发展。”

    “皇兄高瞻远瞩,小弟佩服!”方亳很敷衍地拍了个马屁。

    两兄弟闲逛时,叶贵急急奔来,道“陛下,萧关战报送达。”

    “哦!”方天定接过,看了起来。

    “……萧关外围全部肃清,臣已领兵十万,准备拿下此关,全复原赵宋国土……

    此战,剿灭宋军一万余,俘获过三万,击杀宋将吴用、石勇,俘获卢俊义、燕青、花荣,宋江在晁天养拼死援救下,仅以身脱……

    首功者,卫忠、景德,二人领兵深入敌后,断敌粮草,始有我等轻取敌军之果。

    我军阵亡将士两千余,统制级别将领阵亡者,刘敏、郑捷……

    目下,赵佶已经北逃入西夏境内,因萧关阻碍,实难追击……

    萧关守将罗戬,斩我劝降使者,实在顽固……”

    “恭喜皇兄,我等终于拿下了原赵宋故土!”方亳笑道。

    方天定道“成百里者半九十,尚不可大意。”

    在彻底干趴下辽金夏之前,还不能说克竟全功。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