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长河白帝 > 第四十九章 龙门在前
    黎重重的跌倒在地,强行扭转的腰部,使得黎于半空之中失去了平衡,最终侧身落地,肩膀受伤,一声闷哼,黎强忍着单手爬起,那边巨兽被自己踏了一脚,自己只觉这猛兽坚如青铜,发出一声沉闷声响,费力才将这巨兽头部踹得歪向一侧,只听“呲啦”一声,下身裤装被巨兽叼住,直接便少了半截!

    黎爬起身捂着胳膊看向落在泥沼中的巨兽,只见得这巨兽仍旧是那双冰冷瘆人的眸子,一动不动的盯着黎,露出森森獠牙,似乎知道自己再也捉不到这少年,便这般对峙着,许久未动,黎依旧是小心翼翼持剑站立,自己肩膀受伤之下,生怕这怪物爬上岸来。

    令黎奇怪的是,忽然这巨兽眨了眨眼,摇晃着巨大的尾巴,转身离去,渐渐走向泥沼深处。

    黎心中松了一口气,这刻发麻的右臂仍旧是未曾回复,黎试着扭了扭胳膊,发觉并未脱臼,仅仅是摔伤罢了,只是力道过猛,还未回复过来。

    小兽依旧是处于惊吓之中,趴伏地上,头颅低垂,瑟瑟发抖,黎长剑归鞘,叹了口气。

    伸手摸向小兽毛茸茸的躯体,刚触及小兽身体,忽然小兽猛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吼声,猛地转头,一口咬上黎,黎一惊,手指来不及缩回,已被小兽划出一道血痕。

    “呀!”黎皱眉,幸好小兽回首发现不是那巨兽,便“咿呀”几声,松开口,委屈的叫了几声,趴伏地上。

    黎知道这小兽确实受方才的巨兽惊吓,此刻仍未恢复过来,跨过这泥沼之后,黎发觉前方一马平川,除却密林深处,便是坦途。

    也不着急,就原地静坐,等待小兽恢复过来。

    ......

    这边春分既过,风雷骤起。

    此时黑龙早已进入大河之中,“哈,甚好!这大河比之那渭水宽阔少许,却深度更足,爽快!来时竟未发觉这大河原来如此宝地,怪不然赤松子老匹夫令老夫.....那是什么?”

    黑龙睁大了双目,目力极好,发觉前方无尽远处河流冲击下来,而那前方大山似乎被拦腰中分而断,两侧皆是悬崖峭壁,河水自其中冲击而下,滔滔不绝。

    黑龙不经意间向右侧望去,发觉另有一条大河自东方滚滚而来,其水清澈,水量充沛,隐隐有丝丝龙气被裹挟进入大河之中,向着上游而去。

    “咦,莫非老龙我一路上错过许多风景?怎的来时亦未曾发觉此处。”

    当下黑龙捕捉到那偶尔飘散来的丝丝龙气,吸收之后,顿感心中舒爽,那断肢竟有丝丝好转!回首望去,只见后背祖山方向乌云密布,细雨洒落。

    “莫非每日之中,仅有特殊时辰,才可透出此物?不然为何上次吾未发觉?也罢,今日,便试将一试。”黑龙于是等在这东侧的河流入河处,潜伏水底,静心等候,这处正是汾水,而汾水入河之处,乃是呈扇形分出众多支流,如同喇叭口一般,南北跨度极大,是以这黑龙疲于奔命,吸了此处,便去得上游另一处,总有吸收不到之处。

    而进入汾水之中,黑龙却发觉,那丝丝的龙气居然消失不见,再也吸收不到,不由心下懊恼,只得于此等候。

    又过了一个时辰,日移中天,阳气渐弱,黑龙忽然发觉水中这龙气似乎多了些许,不由心中振奋,尽力吸收,却只能吸收小部,仍有七成溢出,逆流冲向上游,如同那洄鱼一般。黑龙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处等候。

    再之后,过得申时,便再吸收不到一丝龙气。索性黑龙便于此处过夜。

    次日,又是近午时分,汾水之中,又是产出丝丝龙气,黑龙断肢上,居然那斩伤他的伤口渐渐愈合,这龙气居然有如此妙用!

    黑龙又吸收少许,发觉便难以吸收,无论怎的吸取,这龙气总会溢出体外,黑龙想起自己的两颗龙珠及那黑色的晶球,吐将出来,尝试以此龙珠吸取龙气。

    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龙气见得那两颗龙珠及黑色晶球,一阴两阳,如同见血蚊虫一般,狠狠扑过来,瞬息之间,周遭的龙气便被洗劫一空,这一下,大大出乎黑龙的预料。

    “咦?这龙珠居然有此种妙处!哈!”黑龙心中甚是欢喜,片刻之间,那两颗龙珠之中,便充盈了满满龙气,这便是说,这刻产出的龙气,皆是被黑龙吸收掉。

    “咦,不好,过犹不及。留得一线生机此为正道。”黑龙猛然间想起一事,遂将龙珠中的龙气吸收出来少许,瞬间,这龙气便散掉,向着上游而去。

    “老龙我倒要看看,这前方有何玄机,居然可吸引龙气!”未时,黑龙上游而去。

    而此时,赵氏诸人早已过得汾水入河口,转而一路沿河向北,这处地界,大河东岸倒是颇为干爽,人口密集,随处可见的不少村落,聚集在大河沿岸不远,此事春日正盛,有人烧荒了原野,开垦出田地来,亦有固有的旧田,数量巨大,奴隶或是庶人在田间劳作,除草去苗,或种植菽豆,而麦经过严冬的酷寒,于土地之中勃发,田间一片嫩绿,旺盛的生长着。后人有诗歌赞曰,“贻我来牟,帝命率育”,便是赞美这时的小麦生长。

    晋朴心下快慰,看样今年国君定然可丰收大批作物,这汾水沿岸流域的作物及河水沿岸作物长势喜人,且公田领主派遣了小吏盯着庶民及奴隶劳作。

    晋朴赞叹,“这井田制实是先进,即可保证诸位国主可获利保收,又可使庶民亦有粮食收成,美哉!”

    然而,晋朴不知道他所看到的乃是表象,诸多良田之中,最为肥沃的土地,大多皆是被公田所占领,奴隶尚且好说,而庶人之中,却是各怀心思。即便是那小吏亦是渐渐压制不住,须得日日来田间看做,如此一来,国主便需多消耗一人来看管田地。

    其后,有贤者叹曰,“大夏实毁于井田矣,执掌田地,人心莫驭,可乎?”

    此事容后另表。

    一行五人悄然上路,此时春季方至,此地又是颇多大山丘陵,除去沿河流域外,良田多为梯田。是以此处山猪颇多,往往一夜过去,原本种植好粮食的田间,第二天一早便会有诸多野猪足印,以及数不清的坑窝。

    人们对此气氛不已,由此,专门组织猎户上山猎兽,或猛虎,或野猪豺狼,等等,这同野兽博斗乃是万分危险之事,时有猎户丧命兽爪之下

    一路上,晋朴几人便看到数组猎户或是进山,或是出山,甚至晋朴还见得一列人马抬着两匹白布归来,那几人神色沉重肃穆,全无猎得猛兽的欣喜之处,心下凛然。

    “看来此处亦不是善地,若有必要,可同晋公讲解此事。”一行五人原本欢声笑语,晋朴同这两位赵氏子弟,亦时常逗个乐,见此之后,几人心情沉重,不仅为这猎户悲哀,亦是深感前路昏暗不明。

    幸好晋朴早有识见,虽非常至此处,却也有先见之明,备了三张大弓,箭矢数百,宝剑数把,便是这两名少年,亦备了佩剑。

    北行数里之外,忽现野狐一匹,十数丈开外。晋朴咦了一声,当即弯弓搭箭,箭矢如电射去,“嗖”的一声,插于灵狐面前土地之上,箭尾依旧颤动,可见晋朴力道之大,灵狐眯着眼睛,吓了一跳,传出一声怪异的叫声,匆匆躲开走掉。

    “嘿,晋叔,你这箭术有待长进啊。”赵伯玄嘿嘿直笑。

    “你懂些什么,我这是故意,只是为惊走这狐狸罢了。此地有灵狐,则说明此处应有乱葬岗,或是坟冢之类,不便久留,我等快走,若是惹来猛虎等凶兽,怕是不好。”晋朴面不改色,走近之后拔起箭矢说道。

    惹来几人一阵笑声,便是赵劭,亦是咧嘴大笑。

    果然出离此地不远,几人便发现另有一处密林,绵延大片,覆盖了附近整片的山野,而密林脚下,便是成群的不过数尺高的土丘,四周一片静悄悄,偶有乌鸦类声音传出,几人心下凛然,不由加快脚步,远离此处。

    越是前行,几人发觉农田渐渐稀疏,两岸的山峦渐渐自低而高起伏,起初几人便是走在土地之上。走了很远发现,渐渐走过了众多山丘,山丘之下,大河滚滚向南,浪涛声穿过河床,透发而出,振聋发聩。

    行旅之人在大路之上,渐渐多了起来,说是多,亦不过是许久之后才有三三两两而已,行至不远,几人发现前方有只驴子,负重前行,身旁跟了一名老者,以及两名少年童子,晋朴心中疑惑,这般年岁,还要出行远门,岂不是寿星老嫌命长?

    拍马上前,那两名少年闻声转头,露出戒备的神色,晋朴大声说道,“老丈!此去龙门渡还有多远?”

    那老头虽然身形不再矫健,却也身骨硬朗,闻言回头,“老朽又非是耳聋,你这般大声聒噪,若是吵了我的两个弟子,老朽拿你是问!”

    晋朴哭笑不得,心道“自己倒是先入为主了。”这老者年约六旬有余,后背微驼,几人打量这老者的时候,那老者亦是慢下脚步来打量赵氏几人。

    晋朴施礼,“是晚辈唐突,敢问前辈,此处距离龙门渡还有多远。”

    “你去龙门渡作甚?”这老者反问一句,停下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