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万历尖商 > 第0144章 可名符其实
    陈矩和于鹏程却站在慈宁宫殿门口,彼此客气,互相谦虚,礼让先后:

    “指挥使请先行。”

    “陈公公莫要如此客气,还请先行。”

    “不能的,请吧,指挥使请先行,您是太后的客人啊。”

    于鹏程用手指着殿门:“陈公公,此乃皇宫,是你的地盘,我怎能让你行在我后?还是请公公先行。”

    于鹏程看来跟着楚箫学了不少现代词儿了,陈矩突然有些不适应他的腔调。

    “指挥使言笑,此乃皇宫,哪里是我的地盘,这是太后皇帝的地盘,普天之下皆为王土,你我只是听差的俾下,哪敢言有所私持,地盘一词听来很是新鲜啊”,陈矩带着和气的微笑。

    先后礼让,足足有半刻时间,入到宫内,隔着垂帘,太后与公主,郡主就坐于榻上,左右肃立着宫女,已然是沉浸于相思怀念当中。

    陈矩示意偏殿等候。

    隔着垂帘,传来皇太后显得略微有些颤抖的声音:“秀儿,让哀家再好好的看看你,二十年了,如此遥远的时光岁月,老天还能把你送到哀家的身边,真是菩萨保佑,看看你现在满身的丰润贵气,哀家定是要多给你些赏赐,得了诰命封号,也好告慰你父在天之灵。”

    郡主,芳名朱文秀,此时她紧紧拉着皇太后的手,红润的小嘴儿漾着笑意,来时的惊惶羞怯没有了,脸上腼腆之色,也就显得更魅人:“……,太后,秀儿不敢有过多奢望,能够重新获得郡主封号,秀儿已深感荣宠,托福太后和皇帝的恩赐,也是老管家和楚少詹事忠心护了我的周全。”

    “好哇,好哇,哀家也不时从皇帝宫里得来一些抄报,说郡主府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少詹事,名叫楚萧,甚是了得,前两日清明上河图加燃灯佛玉雕送进宫来,哀家大为惊叹,如此恢弘巨制,奇思妙想,亏他能够策制出来,听说当初是英儿和你一起,从那浦江边把他救了上来,如此也算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公主,芳名朱尧英,她听闻太后言语中的“缘分”一词,心中有一刺痛,公主心中的缘分早死了,可望而不可即,就像被人窥见了隐秘时那种含羞又惊惶的心情,让她只想哭。

    母女俩心有隔阂,但在“燃灯佛玉雕”一事上却是神意相通,公主她努力不让眼眶里的泪珠往下掉:“母后,楚少詹事策置的清明上河图加燃灯佛玉雕,我也只在画册上见过,今日很想看一看。”

    “好啊,好啊,佛祖保佑,哀家从庙里请来了众多大师,等待燃灯佛开光后,即可上前观摩。”

    皇太后的寿辰是万寿节,年前已经过了,很热闹,所有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都到了场,只差一人,便是公主。

    远在松江府的公主没到,连句祝寿的暖心话语都没有捎带来,太后口中不说,心里却盼望着和公主的见面,母女见面却不能谈及思念,而只能谈佛祖,议然灯佛。

    窘迫!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给今日需要召见的人,每个人都精心准备好了打赏的礼物,必须作到太后母仪天下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以致不要损了她的寿数,皇太后不再纠缠公主心中的怨恨,抬头望向珠帘外:“陈矩,郡主府的小人们都来了吗?楚箫来了吗?都召进来吧。”

    最先走进来,站在最前面的是哱依:“太后娘娘,你好漂亮啊”,她可谓童言无忌,没有按照觐见太后的礼数来,倒也免去了所有人的拘谨。

    太后欣喜,一点红晕倏地从她慈祥的面颊中央,笑时起一个涡儿的那地方透出来,很快地扩展到眉心眼梢:“好得意精致的小人儿,快过来,到哀家身边来,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哱依”,她跑上前很自然地单腿跪在太后面前,双手虚搭在太后的膝盖上,乖巧的模样。

    太后拿起方几玉碟子上的一块豌豆糕:“小哱依,你尝尝哀家的小点心,是否好吃。”

    哱依从太后手里接过绿莹莹的豌豆糕,回头看了楚箫一眼,却没有吃:“我很想吃,太后娘娘,我可以吃吗,爷说进到皇宫里来,不可以像平日那样疯疯癫癫的。”

    太后轻笑,拉着哱依的手坐在自己身边:“你没有疯疯癫癫,你吃吧,很好吃的,你爷是谁呀?是楚箫吗,楚箫来了吗,近前来。”

    目光都望向他,于鹏程在他腰间轻推了一把,他连忙恭谨地上前道:“小臣楚箫,见过皇太后。”

    原以为太后七老八十,其实不然,万历皇帝登基时才十岁,彼时皇太后也才二十八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太后最多也就四十岁出头,仍然是凤仪天下。

    “楚箫,哀家今天总算是见你了,正如秀儿和英儿的描述,你果然是仪表堂堂,人才难得,哀家要感谢你策制的清明上河图加燃灯佛玉雕,如此恢弘巨制,实乃少见,特别是立意之高,尤为值得赞赏,你平日里也信佛吗?衷家看到玉雕实物,比之原来的画册,打制起来怕是更加难上万倍,哀家一定要好好赏赐于你。”

    信佛?不知道自己信不信佛,偶尔出游遇到寺庙,也会进去拜上一拜:“回太后的话,关于清明上河图加燃灯佛玉雕,最初起意于郡主和知府喻均之万寿节寿礼,画册乃徐光启所绘制,小臣只是在幕后做了些组织安排事宜,实在功劳微末,不敢贪有,其中首推举人徐光启之功劳最大。”

    楚箫不失时机,推荐徐光启。

    他也不管合不合规矩,左手右手拉了徐光启和徐妈妈来到太后面前,徐妈妈脚步略一踉跄,就要给太后下跪,太后摆摆手:“好啦好啦,老人家,你们都来自松江郡主府,便都算是哀家的亲人,不要讲些个规矩,楚箫,听闻你曾经是戚家军的把总,行武可以为国战死疆场,文略又不输当朝翰林,可谓忠勇双全,最难得可贵是你为人大义,识得提携左右,哀家甚感欣慰,你若还愿意呆在郡主府里当差,哀家就赏你郡主府詹事一职吧。”

    太后一句话,楚箫由从六品少詹事,变成了四品詹事,郡主府的小人们称呼他为詹事爷,也就名符其实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