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万历尖商 > 第0149章 皇帝有脾气
    灭佛的主要原因,各帝王动机不一,情况也各不相同,但如出一辙,无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僧团道风方面的缺陷,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方面等问题。

    妈呀,这个调子起的有点高,有点吓人,上升到国家安全,朝廷稳定的层面了,耿真人啊,你手里的拂尘,我们小老百姓可视为法器,象征扫去烦恼啊。

    眼前的事态可是有些烦恼了,我们今日只是来慈宁宫里见过太后,走个亲戚的。

    憨山大师,仍然是双手合十,低眉垂目,不紧不慢:“所谓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矣,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传此风训,以遍宇内,即陛下所谓坐致太平者也,也就是说,如果佛教遍布全国,则皇帝可坐享太平了。”

    憨山大师明显智商要高一些,他在与耿真人争辩的同时,总会言辞中顾及到皇上的感受,说是讨好也好说事,卑尊也好,总之不像耿真人,言语总咄咄逼人,然振振有词,却不顾憨山法师身边站立的皇太后。

    太后不出口呵斥,只是给皇帝面子,应该是这样理解吧。

    楚箫眨了一下眼睛,吞掉了一个哈欠,又用肩膀顶顶身边的大特务头子,于鹏程便用腹语给之情报:“当时,朝中笃信佛教的后宫太后……势力,与笃信道教的皇帝正发生权力…,不,权威之争,”

    于鹏程的腹语倒是清楚的很,只是吞吞吐吐,似想说又不想说。

    “皇帝正为打击…,反感母亲太后的势力找不到借口而发愁呢,于是,利用太清宫道士告憨山之事大做文章,经过五案辩审,耿义兰终于胜诉,皇帝下圣谕毁寺复宫,并把憨山发配到五台山,赶出了崂山。”

    哦,原来还有这么一段纠缠往事啊,那如此说来,满头银发的护法真人耿义兰,现在应该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呢。

    赶走了和尚,又恢复了太清宫,完全没有必要再咄咄逼人嘛,他是在维护皇帝的权威吗?或许皇帝来时,已做了如此安排。

    突然“呱咚”一声,燃灯佛后,众多开光法师中,有一和尚不小心打翻了一个香炉,顿时偏殿中腾起了一小团灰雾,并冒起了火星。

    楚箫身边的于鹏和,和万历皇帝身边的陈矩,几乎是同一时间,扑到了燃灯佛旁边的太后身边。

    周围的太监和宫女,很快用木桶提来的净水,扑熄了火星和灰雾,护着太后来到了清明上河图玉雕前面。

    皇帝和太后此时便面对面站在立,这到底是一场佛道之争,还是当朝最高权威之争呢?没那么夸张吧,太后看起来挺慈祥的。

    楚箫从《明穆宗实录上》看到,太后出生都人,十五岁入康王府当宫女,一辈子小心谨慎相夫教子,如果说十年前皇帝还小的时候,太后要争个权威,现在皇帝大了亲政了,太后没必要吧。

    燃灯佛后面,打扫的宫女和太监,紧手紧脚地忙乱清理。

    忙乱中,公主郡主哱依,都随着太后,汇聚到了于鹏程和楚箫身边。

    公主挨近于鹏程,小声言道:“可否领着我出去透透气,哪怕是在花园边稍站片刻也好。”

    于鹏程眉毛皱成一个王字,嘴角向下耷拉着,竟然是罕见地做了一个鬼脸,没有言语。

    公主又把央求的眼神望向楚箫,他灵机一动,把哱依不知何时塞在他手里的半块豌豆糕,亮给公主看。

    公主抓起豌豆糕就塞到了嘴里,很快地嘴里嚼了几下,就咽了,脸色欣喜可爱,惹得一旁的哱依似手也要小嘴流口水了。

    偏殿门口站着一个太后的小宫女,快步撩起珠帘,走向太后榻床,把整小碟豌豆糕藏入袖中,走回到公主身边。

    公主,哱依和楚箫,躲在三人才能合围的殿柱后,狼吞虎咽的“偷吃”豌豆糕,小宫女则捂着嘴唇偷笑,片刻工夫,眨眨眼睛之间,碟中的豌豆糕就被三人吞进了肚里。

    最得意是哱依,最后一块豌豆糕也被她紧紧攥在手中,公主笑着擦完她的小嘴巴,推了楚箫一把,三人从殿柱后面绕出来,于鹏鹏挡在玉雕前,像是刻意为三个人打掩护。

    “你怎么也像个丫头一样,没大没小,举止毛躁”,楚箫耳朵里收到了于鹏程的腹语警示。

    懒得搭理你,个特务头子。

    和尚和道士争论也不口渴吗?兄弟我吃了几块豌豆糕,都觉得口渴的厉害,要是能有一杯香茶就美了。

    太后或许受到了香炉灰的刺激,或是见到郡主及老管家李刚成以后,情绪激动,有些疲倦,懒懒言道:“皇上,哀家有些累了,想去休息,宫里安排了文秀和郡主府人等的晚膳,皇上要留下来一同用膳吗?”

    “……”,龙香木金杖支在玉雕上。

    皇上不说话,或是让太后愠怒了:“,皇上,今日佛道之争,可以休矣,前世轮回,讲的是修善,得道成仙,讲的是修真,不管是修善还是修真,哀家只知道我的几个皇孙都是皇上去了五台山上香,才得来的,仅此一条,就是佛祖保佑。”

    哇塞,皇太后不愧母仪天下,句句话语直指要害,五台山乃世界五大佛教名胜,憨山大师,又是来自五台山的主持。

    即便皇上把憨山大师赶出了崂山太清宫,赶到了五台山,即便皇上是信教不信佛,但皇上,到底也是去了五台山烧香求子。

    太后所言,真真切切的事实。

    万历皇上的脸色有些难看,紧紧地攥着手里的龙香木金杖,眼神里有一丝阴险。

    不过,皇上连得皇子,怕是皇上“种”好吧,皇子的生母各位嫔妃身体康健,努力得宜,真的和烧香拜佛有很大关系吗?强行拉扯在一起,怕是让皇上有被打脸的赶脚。

    万历皇帝笨呼呼的圆脸上,眼神越发犀利了,没看皇太后,却直盯盯地望住站在燃灯佛旁边的憨山大师,手里的龙香木金杖重重地在玉雕上磕了一下:“舍华效夷,义将安取,你和尚的佛教,不施中国,本正西域。”

    用“夷夏之辨”作为诋排佛教的一面大旗,皇帝说的声威气正,这是怒了,要发脾气的前奏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