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城,毓德宫。
万历皇帝,净面净口净手后,坐在圆凳上喝着茶,蒋贵妃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坐在鼓桌对面。
“爱妃,皇儿昨夜身体可好?”
“皇上,比前两日好多了,咳嗽也止了,面色红润了许多,早晨喝了不少稀粥,还吵嚷着要来见皇上呢。”
“那就好,朕最近都是开心事,等开春,天暖和了,朕带上爱妃和皇儿一起出宫踏春,也好让大家都开心开心。”
皇上看起来确实开心,开心一词怕是跟楚萧学的,皇上最近跟楚萧学了不少新词儿。
“昨晚听说陈皇后和王皇后一起过来毓德宫了”?蒋贵妃是看在眼里,醋在心里。
“爱妃,昨晚两位皇后是过来侍寝,昨夜是十三日,原本两位皇后是安排在明后天侍寝的,朕干脆就把她们一起招来了,她们都有四五个月没来宫里了吧”,万历皇帝斜了一眼蒋贵妃,那意思是说你不要吃醋哦,住在你的宫里,一直在宠幸你哦。
也是,万历皇帝一直就不喜欢都女出生的王皇后,而陈皇后宠幸了快十年,肚皮都没有什么反应,所以虽然贵为皇后,皇帝也只是马马虎虎,随便待之。
“皇上神清气爽,一身常服,是又要微服出宫吗?还是要多当心些龙体,不要着了风寒。”
“爱妃,不碍事,朕是要去于鹏程的府邸,去看楚箫和公主郡主两位妹妹,脚程近,不用坐轿,走走也就到了,朕最近觉得走走,反而身体舒服,背脊和足心之疼痛少了许多。”
“皇上原来是要去见楚兄弟和两位妹妹,难怪心情高兴,这是好事,臣妾若不是皇儿所累,都想与皇上一起出宫走走呢,皇上还是用了早膳再去吧。”
“哈哈,不用了,朕昨晚宵夜的梅花鹿肉,贪嘴吃的多了,现在还感觉很饱,陈矩,陈矩”,万历皇帝嘴里喊着大伴伴,站起了身,眼睛里是五分兴奋三分期待的目光。
楚箫的出现,犹如笼罩住万历皇帝雾霾里出现的一片灿烂阳光,的时给予皇帝新鲜的渴望和清新的气息。
皇帝以前拒绝上朝,宅在后宫里,是因为内心对外面世界的抵触和抗拒,因为年轻因为自尊,也因为满朝文武廷议礼制的陈腐和敷衍。
陈矩隔着珠帘回应了一声:“皇上,奴婢在,皇上现在就要出宫吗,或者再等半个时辰,露寒消散,再行出宫?”
“现在就走吧,去了见到李时珍,朕再要些膏药回来贴上,现在觉得他的膏药对朕很管用,然后再同楚兄弟和两位妹妹们,话话家常,朕稀罕的很呢。”
“皇上,其实若要见郡主府的人儿,不如直接召唤她们进宫来便是,皇上何必非要微服出宫呢?”
“大伴伴,莫要多言,朕今日是一定要出宫的”,万历皇帝已经前行迈步了,陈矩只好后面紧紧跟上。
陈矩哪里知道,万历皇帝着急见楚箫,除了要楚箫筹措手夏平叛的银两,找李时珍要膏药,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再打制两双增高鞋,最好连寝宫里的拖鞋也打别成增高的。
如果说李时珍的膏药和背脊束缚带治的是万历皇帝的身疾,那增高鞋和楚箫及郡主府小人儿的笑脸,抚慰就是万历皇帝的心灵。
万历皇帝身上的长袍正好遮到增高鞋,陈矩并不知道这个小秘密。
作为大伴伴的陈矩,幼是入宫,熬到现在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宫里宫外,明里暗中,阅人无数。
可谓一眼基本就能看清一个人的“好坏”,楚箫是个什么样的人,逃不过“陈伴伴的法眼”。
他理解不了万历皇帝对楚箫的“过分热情”,虽然也知道楚箫是个极秉善的人。
…………
于鹏程府邸,前门楼堂,一张简易的八仙桌旁,万历皇帝背南朝北,坐在一张有些斑驳的长条木凳上,对面是楚箫,左右长凳上分别坐着于鹏程和陈矩。
四个人正在商议宁夏平叛银两筹措这个大问题,喜兰和喜梅不时进来,给白瓷茶盏添些热水。
她们两人总有一人伺候在屏风后,另外一个,则轻手轻脚跑回到后厅房,向公主和郡主爆料,皇帝和楚溜达溜都聊了些什么话题内容。
“好像是说到宁夏平叛,要打仗了,说是需要筹措很多银两。”
“筹措银两,可不正是楚溜溜最擅长的事情吗,他总是能无中生有变出银子来。”
“妹妹,你也不要总是那么乐观,此地是京城,不是松江府,现在又是皇上开口要借银子,我看此事不会那么简单。”
确实有些小困难,楚箫这才刚来到京城没几天,上下左右,两眼一抹黑。
也不认识几个商贾大户,皇帝真要开口借银子,还真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悔来时把到手的二百万银子入股了泰丰银铺。
要是留在手里,还能解燃眉之急,毕竟在毓德宫里醉酒,答应了万历皇帝,可以筹措银两啊。
喝进去的酒,说出去的话,酒桌上原本是可以不作数的,但现在面对的是皇帝,那就必须做到,否则怕是没有好果子吃。
喜兰已经是第二次进来续盏了。
万历皇帝放下手里的茶盏,言道:“楚兄弟,此次宁夏平叛,你为何觉得不需要花那么多银两呢,道理何在?”
楚箫小心回应:“刚才听于大人所言,宁夏叛众最多也就两三千人,听陈伴伴所言,兵部户部廷议平叛却需要二百万两白银,觉得两厢并不十分吻合,微臣我是这样推算的。”
“微臣这几日一直在研读我朝军政各方面的书籍,徐光启也跟着收集了许多资料,并做了推演,假如此次平叛,从江浙募兵,月银加上行稂,最多一两五,按六个月平叛时间计算,则为九两。”
“如果再加上,武器,装备,寒装等等后勤辎重,折算到每个兵士身上,再加上五两白银,抚恤,战略,战术反复,则又加上五两,微臣想,小小的宁夏叛乱,每个募兵二十两白银足矣,如此,二百万两白银,足够募兵十万人众。”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