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首辅张四维极力推动封贡互市,但朝廷的许多大臣却对此极不感冒,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蒙古鞑靼那一帮子都是野蛮人,给点好处让他们消停点就行了,做生意?做梦!就像城里人不屑和乡下人坐在一起喝茶一样。
次辅马自强及叶向高,申时行毕竟是内阁大学士,算是皇帝的秘书,虽然内议同意封贡开市,但一看朝廷廷议反对一片,强行批准定被口水淹死,几名内阁老便见风使舵,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私下活动争取支持,再行廷议。
累吧,万历皇帝想干点事情不容易呀,想给俺答汗一个封号,再开两个边贸口岸,做点小生意,朝廷廷议都要议论个半死,不知楚箫的广州府特区,未来朝廷廷议的命运如何。
张四维不愧是首府,先找了安国公徐子达等朝廷公爵元老,私下商议,取得支持,两日下来,争取到的廷议支持,超过了二十人。
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卓越才能,包括:钻空子、绕道走、打擦边球、以及民主精神。
最后,张四维找到了“封贡开市”反对派首领吏部左待郎张溶,可还没等他说话,张溶就叫嚣起来:
“无论你说什么,我们都绝不同意!
“没问题,如果你们不同意,那我们来表决,廷议上见。”
张溶目瞪口呆,因为事实证明,张四维并没有开玩笑,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封贡票决”事件发生了,大家不闹腾了,开始投票,参与此次廷议投票的共有四十四人,在廷议上,赞成反对双方坚持了各自的观点,陆续发言,而最后的结果却更让人哭笑不得,难得参加一次廷议的万历皇帝,觉得足心一阵一阵的疼痛。
廷没票决,验票统计如下:赞成封贡互市者二十二人,反对封贡互市者二十二人,这下白闹了,事情又被踢给了皇帝,万历皇帝黑着脸退朝,回到了毓德宫。
万历皇帝自从知道张四维的两个弟弟“贪墨”了军饷,就总是看他不顺眼,来这么一出封贡票决,怕也是另有企图。
万历皇帝回到毓德宫,脱了龙袍,换上常服,紧了紧背上李时珍给定制的背背佳束缚带:“在廷议之前,张四维一定曾算过票数,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才提议投票,现在弄出个22:22,一圈了绕回来,他张思维玩的什么乾坤挪移大法。”
身后伺候更衣的大伴伴陈矩言道:“既然大臣解决不了,封贡互市的决定权便回到了皇上手里,皇上就拿个主意吧。”
“那就……,于鹏程,朕的楚兄弟现在有消息了吗,他现在是不是就在俺答汗的草原上,关于边界开市互市,他这个攒银子的高手,一定会有中肯的建议。”
万历皇帝的第一直觉,是支持开市互市,但宅男叛逆的性格,总是会与张四维及内阁反抗作对。
于鹏程急忙回答:“皇上,老臣的属下,已经找到了楚箫,他派人带回了口信,已与俺答汗见过面了,草原蛮族同意用叛徒赵全交换俺答汗的孙儿把汉那吉,并且双方在板升地区开展边市。”
万历皇帝一笑,推开身边还在帮他系着腰带的陈矩的手:“如此说来,楚兄弟和朕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俺答汗真心接受封贡,积极倡导边贸互市,那岂不是长达二百余年的明蒙战争止于朕手,也算是可以平息下来了,不打仗可以给朝廷省很多银两的,陈矩陈矩,今日廷没上的封贡票决,朕站在支持一方,朱笔照准,发回内阁,着张四维组织力施。”
“皇上圣明,奴婢即刻办理。”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至少塞内塞外双方最高层,统一个清醒的认识,仗不能继续打下去。
开端良好,力图实施仍然困难重重,互遣使者,展开商谈,人质遣反,等等等等,都需要具体去操办的人。
…………
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一切事情都在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楚箫现在都爱上了草原上的手抓羊肉,撕下一小块在嘴里美味的咀嚼,权当是小零食在吃。
三娘子的动作很迅速,用她自己的卫队,三下五除二不分青红皂白把叛徒赵全及其十几个主要手下,一网打尽,全部关入囚牢。
又在楚箫的蒙古包四周,搭起了六个卫队帐篷,住着的全是她的亲兵卫队,闲杂人等,根本无法近身。
但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两个身手矫捷,武功高强,身穿豹皮铠甲的蒙古武士,悄悄摸进楚箫的蒙古包。
“来者何人”?楚箫问话的同时,也放下了抓在手里的短筒火枪,因为他看见两个蒙古武士,撕下了脸上的伪装胡须,正是京城于府里的两个锦衣卫千户。
他连忙站起身,亲切言道:“两位千户大人,总算是把你们盼来了,草原虽然辽阔,来时怕是艰辛吧,快请坐,快请坐,喝上一杯草原的马奶茶。”
“楚大人,属下救护来迟,还请恕罪。”
“何罪之有,两位大人,楚某现在不是好好的站在你们面前吗,咱们还是按于府的规矩来,对坐就不分大小,我这里有上好的手抓羊肉和滚烫的马奶茶,还请先行享用。”
两位锦衣卫千户不再客套,坐在垫子上抓起眼前盆里的手抓羊肉,狼吞虎咽起来。
楚箫又赶紧跑到蒙古包外,不一会儿,旗杆上升起了黄底黑边的“哱”旗。
他在召唤梅国贞,好乘夜色护送其出塞,奔赴宁夏平叛战场。
如此,塞内外边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宁夏平叛和封贡开市,都将拨云见日,目标明确,执行障碍基本排除,可以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半个时辰,梅国贞腰悬三娘子的玉佩,来到了楚箫的蒙古包里,猛然见到两个坐在垫子上大吃大嚼的蒙古武士,略微惊慌失色,在楚箫的介绍下,才将悬突的小心脏又放回肚里。
楚箫看三位都吃饱喝足了,又问了问两位锦衣卫千户,撤退回返沿途的兵力部署,才谨慎言道:“两位大人,梅御史身负朝廷重要使命,即赴宁夏平叛监军,我现在委托二位大人,护送梅御史安抵宁夏,回撤途中,两位大人还请小心谨慎,尤其不要与俺答汗部署发生冲突,以免生出事端。”
两位锦衣卫千户抹抹嘴上的油,看看楚箫,又看看身旁的梅国贞,神色犹豫:“楚大人,我们得了皇上和于大人的命令,此行专职护卫楚大人的安全,梅御史此事,下官……”。
哎呀,怎么是死脑筋呢,我现在没事了,我现在待在三娘子的护卫帐篷中间,安枕无忧,怎么还指挥不动你们两个锦衣卫兄弟吗?
“既然于大人命令你们前来护卫于我,就应该明白,应该为我号令是从,我现在命令你们两个,即刻做好准备,夜晚出塞,西赴宁夏。”
两位锦衣卫千户虽然不反驳,但脸上执拗的神情表示他们可能不会执行撤离楚箫身边的命令。
四人身后,传来银铃般的笑声:“楚箫,我看你不用为难你的两个兄弟,不就是护送这位御史大人入塞吗,此等小事,何足挂齿。”
进来的是王妃三娘子。
“你们可以随时走,我派亲兵卫队随时护送,一直到礼送出境为止,两位锦衣卫大人,好身手啊,沿途摸进来,竟然甩过了我卫队所有的暗哨。”
好个王妃,也知道来者是锦衣卫,还好沿途双方没有打将起来,要不就尴尬了。
……
梅国贞顺利被护送入塞。
……
“天哪,楚箫,你害我丢了一样宝贝”,三娘子坐在楚箫的对面,做恍然大悟状。
“王妃,丢失何物?”
“我给你的玉佩呀。”
楚箫一拍脑袋,可不是,王妃给他的腰牌玉佩,他转手“赠给”了梅国贞,策其安全,刚才急急忙忙抒送梅国贞出境,也忘了索要回来,好尴尬呀。
“算了楚箫,我再给你一块吧”三娘子脱下头上的毡帽,取下脖子上悬挂的一块玉佩:“此玉自打我出生,就一直贴身携带,现在给了你,除非与我绝交砸碎,再切莫送与别人。”
她递过来的姿势,一点也不扭捏作态,是一个崇高友谊的象征,楚箫只好伸手接住。
这接过的可是一份天大的人情了,要不要回送一点什么呢?浑身上下,除了脑袋上,水玉精心挑选的这条儒中还值个一两银子,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送给面前的王妃。
“楚箫,要不你写几个字送给我吧。”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写字,那不是要了楚箫的命?一字千金,有时所言不虚啊,他后悔没好好练字。
但他还是想写。
想认真地好好写几个字送给眼前的王妃,她不仅是一位骨貌清丽,资性颖异,聪睿英俊,才华横溢的蒙古女性,而且也是一位精通蒙汉文字、酷爱读书、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文武双全富有传奇色彩的蒙古巾帼豪杰乃至杰出的政治领袖。
他找出了前日时空穿越到荷兰国时,从花合上桌上顺回来的蘸水笔,不写毛笔字,就按自己心中,随想,写几个“钢笔字”吧。
真心诚意。
“天山猎罢雪漫漫,绣袜斜偎七宝鞍,半醉屠苏双颊冷,桃花一片沄春寒。”
他写得极认真,好歹大半年的穿越,古诗古韵,受的熏陶不少,总算也能押及韵脚,填出一首诗来。
三娘子把墨迹未干的绢纸捧在手里,如获至宝:“楚箫,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