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万历尖商 > 第0316章 才刚刚发动
    金忠善说,这批日军的人数大约在一万两千左右,较小西行长所部还要少,但是战斗力更强一些,请他务必小心一些。

    梅国贞也安排好了伏击计划,以两百门火炮和弓弩手枪手还有李如松的骑兵为主要战斗力,伏击地点是一处山谷。

    日本人想要出其不意的袭击义州,他就给他们来一个瓮中捉鳖,十一月五日清晨,他接到了金忠善的最后情报,报告日军行军抵达了预计的伏击地点外十里处。

    最多一个时辰就将进入伏击圈,他派出哨探,哨探汇报了一样的情报,大量日寇正在静悄悄的行军,丝毫不曾注意到明军为他们准备好的墓地,车炮全部都被运上了半山腰的地方安置好,随时都可以开炮轰击,弓弩手也全部准备好,可以第一时间完成箭雨覆盖,枪手也准备好,随时可以结成军阵出击。

    李如松的骑兵更是磨刀霍霍向倭寇,十一月五日是个吹着凛冽寒风的晴天,风力有点大,不过并无大碍。加藤清正需要通过的是一条长有三里的山谷道路,穿过这条山谷,大军就可以进入平安道平坦的地区,随时可以向义州发起冲击。

    这几日小心翼翼的昼夜行军,就是为了这一天,加藤清正要在这一天,完成足以被整个日本的历史铭记的战绩,其实关于日本人会从咸镜道直接突袭义州的情况。

    朝鲜人不是没有考虑过,一路上的险要之处也设有一部分的人马驻扎,但是无一例外全被加藤清正给收拾掉了。

    偶尔有几个没被注意的漏网之鱼赶着要去回报消息,却被正在设伏的梅国贞给拦住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让朝鲜君臣知道?

    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那些人要是知道加藤清正扑过来,还不得吓的立刻渡江去大明避难?这种情况可不能发生,否则会误了全盘计划的,说白了,梅国贞拿朝鲜君臣作为饵料,诱使日军上钩。

    这份决然,饶是李如松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有胆气,值得赞许,但是他本人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也会如此考虑。

    而更让李如松感到不同寻常的就是他居然可以做到一碗水端平,这一次就是没让自己的嫡系来出战,而把立功的机会留给了其他各地的军队,这是极其得军心的一种行为,凭良心说,他李如松不是不愿意,而是身后的辽东军太强势。

    有些时候他也要做出妥协,否则辽东军里面大大小小的山头们不满意,他李家也讨不到好处,就算皇帝都要和臣子共享权力,就别说他李家一个军头了。

    李如松不知道他是如何安抚自己的宁夏嫡系的,反正他李如松自忖做不到。

    要是有机会,肯定全把好处给辽东系而不会给旁系军队,加藤清正的人马缓缓接近了伏击圈,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伏击圈,倭寇排成四列纵队,浩浩荡荡的奔赴向墓地。

    “报告提督,倭寇已经进入伏击圈,预计在有三炷香全军都会进入伏击圈,我们就可以扎紧袋口。”

    “很好”,梅国贞微微点了点头:“着炮手和弓弩手准备,听到响箭就立刻发炮放矢,不许间断片刻。”

    “遵命。”传令兵立刻向各将军处传递命令。

    看来加藤清正,倭寇中最嚣张之人,今天必须要死在这葬身之处。

    梅国贞看了看天色,微微眯起了眼睛,又朝远处眺望,隐隐约约看到一条黑色长龙缓缓而来,倭寇大军旌旗飘扬,士气昂扬,行军军容严整,颇有章法,若是当真对上,怕不付出一点代价是没办法正面击败的。

    不过既然是伏击,就要打出伏击的特色才好,否则损失过大,自己是没有办法交代的,黑色长龙缓缓接近,一个接一个的进入了明军的伏击圈。

    幸好山上的树木还没有到完全枯落的地步,尚能遮挡住明军的身形和大炮,这给了明军最好的辅助,一双双充血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底下不远处那嚣张不可一世的倭寇大军,宣大系和山东系的兵马这一次是明白的,是感激的。

    因为梅国贞为了他们的功劳和斩首数量,这一次特意没有让宁夏火器营和浙兵铳卒过来,除了二百门火炮做火力辅助之外就没有浙兵和宁夏兵了。

    主力就是宣大弓弩手和山东枪手,还有五千骑兵,摆明了就是一碗水端平给你们立功的机会。

    你们要是拿不下这份功劳,谁也怪不了,所以,这一次是大家所有人的机会,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杀气腾腾。

    而日寇却还一无所知,加藤清正还在做着生擒朝鲜王、火烧粮仓,从而逼迫明军撤军,达成与日本和谈割让朝鲜的目的,拿自己就是第一功臣,消息传回日本,太阁一定非常高兴。

    等整顿完朝鲜,就可以准备对明国的战斗了,到时候整个明国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封地增加十倍,那该是何等的光景?加藤清正还在做梦,天色虽然大亮,但是他的梦还没有醒过来。

    梅国贞早就准备着给他清醒一下了,不过不是用冷水,是用热热的炮弹,更能让人瞬间清醒,倭寇大部分都已经进入了伏击圈。

    先头部队已经开始走出山谷,此时不打,更待何时?他聚齐了手弩,点燃了响箭,一扣扳机,咻的一声,响箭一冲而上,在空中爆开了,加藤清正茫然地抬起头,还以为听到了什么奇怪的声音,“开炮!!”,“开炮!!”,明军二百门火炮齐鸣,“轰轰轰轰轰!!”,整个山谷都有一种振动的感觉。

    火炮的轰鸣声惊天动地,霎那间划破了战前最后的宁静,一朵一朵火花在日军阵中爆起,掀翻脚下的土壤的同时,也带去大批倭寇的性命。

    火药肆虐,铅子乱窜,破碎的肢体和血肉齐飞,日寇的惨叫声嘶吼声充斥着整片山谷,“二轮齐射!开炮”,第二轮装填完毕,明军火炮开始了第二轮的齐射。

    又是二百发炮弹在山谷中炸响,碎石铅子无时无刻不在取走倭寇的性命,整个倭寇队列大乱不成型,不是破碎的肢体就是到处乱窜寻求活命的倭寇。

    大量的倭寇因为突如其来的炮火轰击直接懵掉了,加上并没有军官的指令,倭寇大军直接崩溃,士兵到处窜逃,“三轮齐射!开炮!!”,第三轮齐射开始,又是二百发炮弹从天而降轰在了倭寇脚下的土地上。

    开花弹四面开花,惨上加惨,“弓弩手准备!!放!!”,三轮火炮齐射之后是三轮弓弩齐射,数千名弓弩手从山谷两侧向山谷里进行抛射,从天而降的密集箭雨直接射穿了一大批倭寇倭将的身子,直接把倭寇钉死在地上。

    身中一箭的还有活命的可能,身中数箭的就是流血也要流死,倭寇彻底乱了套,只有少部分倭寇在少数军官的带领下侥幸生存,并且开始反击,稀稀拉拉的几声枪响并没有什么卵用。

    浓浓的烟雾笼罩在山谷之中,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散不开,三轮齐射之后,梅国贞令人敲响了战鼓,这是伏兵四起,剿杀倭寇的信号,“咚!咚!咚!”,“弟兄们!随我杀贼”,山谷外的麻贵听到了战鼓声,那是进攻的讯号。

    早就被火炮轰鸣声激的热血沸腾的麻贵立刻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身先士卒率先冲锋,士兵们一看将军如此勇猛,也都不要命的跟着往里面冲。

    本来就是伏击战,伏击成功了,大家的士气更加旺盛,另一头的李如松的骑兵队也听到了鼓声,立刻拔出了自己的战剑,和努尔哈赤对视了一眼,一拽马头缰绳大吼一声:“杀敌!!!”,说完,李如松也身先士卒的纵马奔驰而去。

    五千骑兵随着李如松一起冲入了山谷,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剿杀倭寇,两头被堵住,中间还有辅兵从两侧山腰往底下冲。

    这个时候加藤清正要是还看不出来自己被人伏击了被人算计了,他就白当这第一军团的主将了。

    事实证明,加藤清正被人耍了,从第一发炮弹落在他眼前并且爆开的时候,加藤清正耳边就一片轰鸣声,大脑一片空白。

    等到自己的军队被火炮轰的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的时候,加藤清正的脑袋里突然出现那位“小西行长的求救使者”的脸庞,耳边回响起了他的话语,那表情,那眼神,那遣词用句,现在回想起来,未免有点太正式了。

    丧家之犬怎么可能用那么完善的文辞来向自己求救呢?虽然那个字迹没错,可是那个药贩子哪来的那么好的文笔?平壤城还在打,明军却在这里设伏,只能说明军兵分两路来对付自己和小西行长吗?

    明国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十万?还是二十万?这一刻,加藤清正突然觉得有点想笑,麻贵指挥着弓弩手和枪兵结阵,结成整齐的军阵如墙列进。

    倭寇一旦接近,就以雪亮的大枪头戳他十几个透明窟窿,倭寇单兵战斗力不低,但是武器长度不及明军长枪。

    虽然有一批开始抵抗试图突围的倭寇奋勇战斗,却依然逃不了在明军的长枪突刺之下纷纷战死的结局,而后头,李如松带着嗜血的女真骑兵也冲了过来。

    坑坑洼洼的地形给李如松的骑兵带来了不少麻烦,不少骑兵在冲锋的过程中落马,李如松也不慎摔了一下,这使他愈发狂躁,一咬牙一跺脚,直接丢下马匹步战,带着亲兵就往前冲。

    辽东骑兵和女真骑兵见了,也纷纷效仿,跳下马就跟着上前步战,一群倭寇发现身后也有伏兵,大惊失色,连忙来战。

    李如松就像见到杀父仇人一样,挥舞着大剑奋勇冲上前,一剑劈翻了一个倭寇,又是一剑斩断了一个倭寇的长矛,连枪带人斩成两段。

    两个倭寇挺枪而上,李如松单手紧握两枪头,大吼一声夹在腋下,一转身将之折断,一剑横劈过去,两颗头颅落下,两具无头尸体血如井喷,努尔哈赤紧随在李如松身边,奋勇击杀倭寇士卒。

    女真骑兵下了马也是一等一的步战好手,和倭寇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而且不喜结阵,便一对一捉对儿厮杀,武器拼着拼着拼没了就用手撕用牙咬,直咬的鲜血淋漓奄奄一息才肯松口。

    少数倭寇以枪还击,打死一批之后又是一批女真兵踩着战友的尸体扑上来,失去三段击之阵的铁炮手根本不能发挥战斗力,一击之后就被女真兵格杀,少数反应快的还能丢下铁炮拔刀厮杀,大部分连拔刀厮杀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斩下了头颅,或者连着半个身子一起给劈下来,李如松身先士卒勇不可挡,一手擒住一员连杀三名女真兵的倭将直接给掐死,又是一剑把一个捅穿女真兵的倭将给捅穿,杀得人为血人剑为血剑,犹自斩杀不止。

    梅国贞的伤已经完全好了,见着这般厮杀的场面,骨子里的血气也被激发出来,不顾亲卫的阻止,拔刀就带着亲卫杀下了山,突入战圈之内一刀砍翻一个倭寇,立刻就和其余倭寇战作一团,不少弓弩手见状也丢下弓弩拔出佩刀冲下了山,一起厮杀去了,这片山谷成了血谷,代表着明军前进和士气的战鼓隆隆作响不曾停息。

    主将副将又亲自上阵厮杀,梅国贞李如松麻贵三员主要大将亲临第一线和士卒并肩战斗,于是乎明军愈战愈勇,士气愈盛。

    倭寇士气崩溃,不断收缩兵力,尝试反击每每被打回来,损失惨重,渐渐失去反抗的能力,不断的出现被分割的小股倭寇试图投降。

    杀红了眼的明军士卒根本不理不睬,一刀下去就是一个头颅,倭寇绝望的发现自己无力战斗还无法投降。

    不少人试图逃跑,又总是会被追寻猎物的明军杀死割下头颅,直杀到日上三竿,很多明军都发现自己身旁连一个站着的倭寇都没有了,杀戮之声渐渐停息。

    杀红了眼的明军士卒们却还意犹未尽,纷纷把目光投向四处环视,看看哪里还有倭寇可杀,但是结果却很令人沮丧,还剩二十多个倭寇正在做最后的抵抗。

    这群倭寇人人手持精良的倭刀,被结成军阵的明军枪手团团围住,一杆一杆的长枪突刺,却有不少会被挡下来甚至削断枪头。

    这些倭寇武力值极高,防守的同时还能进行有效的反击,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明军厚实的阵型了,两个多时辰的杀戮,梅国贞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望向四周,连一个活着的倭寇都不曾看见。

    这些人渴望功劳渴望到了极点,就连倭寇投降都不被接受,他还亲眼看到一个倭寇丢下武器跪地乞降,下一秒就被三个枪兵一起刺死,首级被砍下,明军根本不接受俘虏了,那二十多个倭寇武士的反击是徒劳的,很快就纷纷死在明军的长枪阵下。

    这下,整片战场只剩下一个倭寇还活着,目光呆滞,面色平静,耷拉着脑袋坐在地上看着缓缓围住自己的明军枪兵,一言不发,呆呆地出神。

    梅国贞分开了人群走上前,很快麻贵和李如松等明军诸将也抵达了,大家围着这个家伙,看着这个家伙的装束,感觉他身份很不一样的。

    “大家看保护他的人是日本的武士,武士一般都是日本高官的私人护卫,家将,人数极少,极其精锐,二十多个武士一起保护这个人,那么这个人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诸位,咱们的运气不错,连着生擒了两员倭寇大将!此人,定是加藤清正!”

    只见立刻就有士兵拿着麻绳上前将加藤清正给绑起来,绑成粽子一般牢固,整个过程里加藤清正一点反抗都不做,诸将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梅国贞提着战剑,一下举过头顶,高呼道:“我们赢了!!!”“哦哦哦哦哦哦!!!”,周边的明军在短暂的安静之后,一起爆发出了高昂的欢呼之声,平壤大捷五天之后,又是一场大捷诞生了。

    他们的主将带领着他们连续打了两场大胜仗,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梅国贞的威望急速提升。

    至少在这支部队里面,已经没有人不愿意听从他的命令了,大军就地休整,爬到尚且干净些没沾上血肉的山腰子上坐下休息,然后喝水吃干粮恢复体力。

    医疗营的大夫们不愿意接近战场,那就有人把受伤的士卒抬到山谷外给大夫们做简单的治疗,然后运回义州休整。

    自有人去统计此战的明军战损和斩获,两个时辰以后,大军休整列队完毕,准备去义州休整,初步统计报告也完成。

    此战明军参战兵力两万六千,战死八百九十七人,受轻伤两千一百七十二人,重伤五百六十六人,斩倭寇首级三千八百零九颗,全歼倭寇一万九千余,仅有倭寇主将加藤清正被生擒。

    还有一支百余人小部队窜逃,除此之外倭寇全部被杀,一个没留,两战,斩杀倭寇三万四千余人,倭寇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全军覆没,连被俘虏的人都几乎没有。

    对于明军而言,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他的第一步战略圆满完成,日本在平安道和咸镜道的势力被消灭一空。

    他们得到了足够的后勤基地可以发起对南部日寇的再度进攻,大战,才刚刚发动!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