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九觉 > 79.黄蓉纵论今古
    宋江连忙转身拜道:“那厮胡言乱语,三位切莫当真。我宋江自幼熟读经史,心中只有忠义二字,断不会行那僭逆之事!我梁山反的是朝中的奸臣贼子,反的是天下的贪官污吏,而所谓替天行道,正是要维护圣上和大宋法统!”

    公孙胜闻言叹道:“奈何大厦将倾,法统难继!乱世而受招安,徒作灰灰矣!”

    宋江不接茬,却微笑着对花和尚说:“吾师安坐。”

    而花和尚非但不坐,反而气呼呼地嚷道:“直娘贼,受个甚么鸟安!不如散了,洒家自去杀个痛快!”这有点奇怪,一个出家人怎么老想着打打杀杀呢?

    忽然,门外有人喊:“受个鸟毛!”分明是那不敢露面的铁牛,他顿了顿,又喊:“大不了杀进东京城,哥哥你自己当皇帝,谁敢支吾就吃俺三板斧!如若哥哥不肯,那就回梁山呗,梁山多好,俺铁牛舍不得那里的逍遥日子!”

    呼笑算是听明白了,原来这突如其来的争吵,皆因招安而起。联想到上次见面时宋江的投效之言,可断定他是愿意接受招安的。然而,连天真烂漫的铁牛都表示反对,说明招安一事在梁山内部造成了不小的矛盾。

    “洒家愿立军令状,十日内必取东京!”

    “先锋只该是俺铁牛的!”

    “住口!我等来此只为驱逐外虏,一心执忠义,身死报君恩!异志之言,尔等休提!”

    “继道统,执国器,方能收拾乱局以御外侮,顺势而为,一战而鼎定天下,此为正道!”

    “乱局何来?洒家只向佛,正信当立!”

    “甚么鸟道?甚么鸟佛?哥哥要怎样就怎样!”

    “尔等只欲陷我!”

    宋江怒不可遏地拂袖而去。一场争论便到此结束。其余头领自然跟着去了,亦各有忿忿。竟无人告一声别。

    呼笑不禁问黄蓉:“你读过正史吗,可知梁山的结局?”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问题是无趣的,因为游戏的趣味在于创造而非重演历史。但听了刚才的一番争论之后,他便开始关心起这群身逢乱世而又才志兼备——比唐小乙不知强了多少倍——的英雄们的命运来了。

    “小乙哥可知,他们四人在这场乱局中的真实身份吗?”黄蓉不答反问,镇定自若。

    “别叫我小乙哥!”省得我又犯困,“请叫我:乙哥哥!”

    “唐公子,请!”黄蓉倒了三盏罗汉沉香,将其中一盏推了过来。然后说:“自古道家的作派是‘盛世隐,乱世出’,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皆是护道者,出世只为救世;公孙胜亦是,他代表道家发声:法统已崩,该改朝换代了。”

    “你刚才说,皇帝崇道?”呼笑抿了一口茶,“那他应该维护当朝才对呀……”

    “这便是花和尚那句‘乱局何来’之所指——当今皇帝自号道君,崇道贬佛——乱局正是以道学为正统造成的,而花和尚乃是释家的代言人,自然希望以佛学为正统。”

    “哦!一个道,一个佛,都押注在宋江身上,辅助他夺取政权,之后,一个希望保持地位,另一个则争取上位......”

    “偏偏宋江是儒家的代言人,一直推崇儒家的忠义。公孙胜已知事不可为,故而辞行。”

    “那么,铁牛呢?”

    “唐公子对近代的‘游民主义’可有了解?”

    “怎么突然跳出游戏了?咳咳!游民主义宣称:一切思想都是流云。他们游走在各种思想和信仰之间,博览而不自构;他们既不想因受别人影响过深而失去自我,也不想因过深地影响别人而陷入偏执——他们的另一句名言是:自构即自限。但搞笑的是,真正的游民主义者并不多见,而受其影响的‘游民’人口却达到了总人口的90%以上!”

    “那么,铁牛是......”

    “一个思想游民!但却代表了绝大多数......”

    “唐公子高见!正是190亿游民成就了公议制,他们将大部分公权交给艾娲,甚至让艾娲代替自己去思考、去安排一切,进而使艾娲替代了神,使过去的人神关系演变成了现在的人机关系。在宋朝,真正的正统只有一个:皇权法统,而儒释道所争的不过是作为辅助的教化权。在当代,也有各种政治理想相互较力,都希望自己成为正统,但是......”

    “很显然,真正的正统只有一个:艾娲!”

    “唐公子高见!”

    “黄姑娘高见!这么说来,似乎当代也是一个乱局:宗教没落、游民遍地、艾娲执权,此三点足以埋没许多有理想有才华的人!没有人去理解他们,就像梁山好汉的遭遇一样!再加上外侮不断,这游戏简直就是现实的缩影!”

    “没想到我们的交流竟能如此顺畅!”

    “我受益匪浅,真的!还请黄姑娘畅所欲言!”

    “那我就说了!如果把按尊卑等级排序的专制社会比作汪洋大海,那么梁山就是大海里一座孤岛。好汉们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开始了一场实验,就像铁牛说的那样,他们建立了一个与外界隔隔不入的理想岛,然后或许还想将其模式推向外界,甚至以此改造世界。”

    “乌托邦!”

    “正如你所说。宋江不愿一辈子只活在孤岛上,于是想将梁山打造成一条战船,然后畅游大海——谁无道就打谁,亦即替天行道。从一定程度上说,他成功了。初期的战无不胜使所有人都很兴奋......”

    “但彼岸在哪里?”

    “你问到了关键点!这时,朝庭的招安到了,于是分歧出现了。首先,游民们不需要彼岸,说这样就已经很棒了。而释道两家开始发声:一方面鼓动宋江将整个海洋据为已有;另一方面争着在宋江那里预定席位。当游民们发现无法维持现状之后,立即分裂为两派:支持夺取政权和支持接受招安;同时他们又一致反对释道两家要挟自己的领?。”

    “显然,宋江是铁了心要接受招安,但他必须说服所有人跟着他一起下船。”

    “是的!他不可能只带一部分人接受招安,就算人数过半也不行。现在的问题是,宋江自幼饱读经史,必然受限于儒家的忠义传统,所以他唯一不会选择的方向,恰恰是释道游三方一致要求的夺取政权。”

    “这是一个死结,我想不出任何解决办法!”

    “那就说明,宋江并不是那个能收拾乱局的人。我读正史,如果你想提前知道结局的话......”

    “还是试目以待吧!”

    “真高兴认识你,你也让我受益匪浅!但还是更令人惊讶的:唐公子竟然还是一位内功大师!靖哥哥一直在夸你......”

    “我也很高兴!快告诉我,什么内功?”

    “对了,陆茜是谁?”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