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西华听后心里骤然一跳,心道:小玉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是真的破解了那首诗,还是想借此机会窃取哥的劳动成果?一想到那天晚上在顺庆城被小玉暗中摆了一道,孟西华心有余悸,顿时留了个心眼。
于是,两人背靠背坐下来手握毛笔在纸上书写解诗心得的时候,孟西华故意把自己对最后两句诗的理解解释为:若想顺利找到封土堆,必须以吕祖庵作为参照物,并以开阳星和辅星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在吕祖庵附近探查寻找,方能有所收获。
少顷,两人书写完毕,互相交换仔细阅读过后,孟西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出乎他的意料,小玉解诗的思路竟然和他如出一辙。
孟西华有些费解,既然小玉都已经解开了李志常留下的那首诗,而她又居住在洛阳,她为什么不抓紧时间打开封土堆,反而让高锦珂拿着一幅倪瓒的《江亭山色图》故弄玄虚,引他上钩?
带着疑问,孟西华抬手指着小玉写在纸上的解诗心得,故意嚷嚷道:“媳妇,你这两句诗解得不对。”
小玉没接孟西华的话茬儿,笑了笑问道:“哥,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还在为那天晚上的事生气?”
孟西华问:“哪天晚上?”
小玉道:“就是在顺庆城的那天晚上。”
“没有,没有。”
孟西华矢口否认道:“那件事都过去这么久了,哥早就忘了。况且,咱们俩都已经亲密无间了,就算那天你做了对不起哥的事,哥也不会计较的。”
“既然如此。”
小玉扑进孟西华怀里,委屈地哭道:“你,你为什么还是不肯相信人家,为什么还要提防着人家。”
“天地良心。”
孟西华为了打消小玉心中的疑虑,只好赌咒发誓道:“媳妇,哥没有不相信你,哥更没有提防着你。哥若是说假话,就,就------”
小玉闻言破涕为笑,问:“就怎么?”
孟西华道:“就罚哥每天晚上给你洗脚。”
听到孟西华的誓言,小玉知道自己猜得没错,孟西华就是在提防着她。不过她没有生气,毕竟孟西华肩上担的责任太重,而她又曾经欺骗过孟西华,孟西华耍个心眼对她留一手倒也情有可原。
况且,一直以来都是她在算计孟西华,孟西华能够不计前嫌接纳她并爱上她,她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她不能再对孟西华提过分的要求。
想到这里,小玉嬉笑道:“这可是你说的,以后每天晚上你都要给人家洗脚。”
闻听此言,孟西华知道小玉原谅了他,心底暗叫一声侥幸,承诺道:“洗,每天晚上都洗。”说罢,孟西华低下头,一边吻去小玉眼角的泪水,一边问:“媳妇,既然你都已经解开了那首诗,你为什么不去打开封土堆?”
小玉羞涩道:“人家,人家想送给你一个惊喜。”
“惊喜。”
孟西华问:“什么意思?”
小玉嗔怪道:“傻瓜。人家既然已经偷偷的喜欢上了你,当然得想办法和你缓和关系啊。”
孟西华“哦”了一声,恍然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安排高锦珂拿着那幅倪瓒的《江亭山色图》引诱哥,目的是为了帮助哥。”
“聪明。”
小玉夸赞道:“原本人家安排高锦珂拿一幅假的倪瓒的《江亭山色图》去引诱你,没想到高锦珂假公济私,利用你把假画变成了真画。也幸亏如此,高锦珂这一行为引起了你的警觉,昨天晚上人家才没有被他强暴。”
听罢小玉的解释,孟西华紧紧抱着小玉欢喜道:“媳妇,你就是哥的心肝儿,哥的宝贝儿,哥肚子里的蛔虫。哥保证,今后在你面前,一句假话都不说。”
小玉知道,孟西华这是在变相向她道歉,伸出手指头,厾着孟西华的额头,笑骂道:“你呀,就是鬼心眼太多,对谁都不放心,生怕别人接近你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孟西华辩解道:“媳妇,这可不能怪哥,要怪只能怪咱们认识的时间太短。老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小玉笑道:“诡辩。小小姐和你认识多长时间,影儿又和你认识多长时间,充其量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吧。你为什么对她们俩那么信任,却唯独对人家疑三惑四?”
孟西华继续辩解道:“那是因为小小和影儿两个人加起来也及不上你一个。”
小玉听后笑问:“什么意思?”
孟西华解释道:“小小成熟稳重,影儿活泼率真,这是她俩的优点。可她俩的缺点是,不论做什么事总喜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像你,每做一件事都要谋定而后动,走一步算三步。”
小玉“咯”的一声笑出来,嗔怪道:“你这是夸人家呢还是骂人家。”
“夸,发自肺腑的夸。”
孟西华一本正经道:“在哥心目中,你聪明伶俐,好谋善断,遇事不慌,处事果敢,活脱脱一个女诸葛,比哥还牛掰的女诸葛。”
听到孟西华的夸赞,小玉的心里就像是喝了蜜。她很清楚,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主角永远是男人。女人要么是衬托男人这朵红花的花瓶,要么就是男人彰显自己男性魅力的附庸。
论长相,小玉美艳动人。论身材,小玉婀娜多姿。论气质,小玉超凡脱尘。论出生,小玉自小就带着皇家血统的王冠。她若是想做花瓶,想做附庸,不知有多少男人拼了命,挤破了头也要把她迎娶回家。
可她不想做花瓶,不想做附庸,她宁可给孟西华做小妾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愿嫁给一个平庸的人埋没了自己的才华。因此,她非常在意孟西华对她的评价,对她的认可。
说笑了一阵儿,小玉问孟西华打算什么时候去邙山实地考察。
孟西华摆了摆手道:“不急,再等两天。”
小玉问:“为什么要再等两天。”
孟西华倒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的担忧坦言相告。
小玉道:“如此说来,是人家和翠儿拖累你了。”
孟西华学着小玉的强调,调笑道:“什么‘你’呀‘我’的,人家的心都给了你了,还说什么拖累不拖累。”
“讨厌。”
小玉撮嘴送给孟西华一个香吻,而后把头靠在他的心口,喃喃道:“哥,你能这么想,人家好开心。”
安抚好了小玉,孟西华开始着手打开封土堆的前期准备工作。他知道,大约在一年前,时任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的卫聚贤,亲眼目睹了盗墓贼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把洛阳铲运用于考古钻探。
既然洛阳铲已经成为考古钻探的专用工具,说明在挖掘、探测古墓的时候,洛阳铲远比铁锹、镐头等常用工具好使。为了在打开封土堆的时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孟西华觉得有必要弄一套洛阳铲。
孟西华还知道,洛阳是洛阳铲的发明地,打造出世界上第一把洛阳铲的铁匠陈印娃就居住的洛阳。于是,他借着等待阮清荃和秦慕琼的时机,经多方打探,找到陈印娃购买了一套洛阳铲,又准备了罗盘、手电筒、绳索等工具,单等阮清荃和秦慕琼抵达洛阳后,夜探吕祖庵。
转眼间到了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是佛教的盛大节日浴佛节。左右闲来无事,孟西华一大早带着四女,约上陆啸天夫妇,乘马车前往白马寺观礼。
在路上,杨蕴影问孟西华,为什么要去白马寺参加浴佛节。
孟西华抬手指着宁小小和小玉解释道:“浴佛节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居士会聚集在一起为佛主释迦牟尼庆生。同时,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寺庙在这一天还会举办浴佛、斋会、结缘、放生、求子、拜药王等系列活动。
“小小和玉儿想当妈妈,哥便带着她俩参加浴佛节,拜一拜观音娘娘,求送子观音娘娘送给她俩一人一个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孝顺懂事的大胖小子。”
翠儿听后有些不解,问道:“姐夫,拜一拜观音娘娘就能当妈妈吗,那翠儿若是求一求送子观音娘娘,也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宝宝了。”
宁小小“咯”的一声笑出来,抓起翠儿的手轻轻拍了拍,笑道:“翠儿,你别听你姐夫胡诌。你若真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先得结婚嫁人。至于拜观音求子,那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做不得数的。”
“媳妇,像这种亵渎神灵的话可不能乱说。”
孟西华一本正经道:“翠儿,拜观音求子首先得心诚,心诚则灵。不过小小说的也有道理,送子观音娘娘只给小媳妇送子,不给大姑娘送子。”
杨蕴影问:“为什么?”
孟西华答道:“因为送子观音娘娘若是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大姑娘小媳妇,见一个送一个,那还要我们这些男人做什么。”
闻听此言,宁小小和小玉顿时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
说笑间,马车抵达白马寺。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为中华第一古刹,有中华佛教“祖庭”之称,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含五重大殿、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一行人下了马车,尾随着善男信女穿山门,过天王殿、大佛殿,来到大雄宝殿前的广场。只见广场内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几无立锥之地。
孟西华一行来的有些晚了,当他们挤进人群才发现,法会已经进入到第三个环节“安坐浴佛”。
这时候,寺院内钟鼓齐鸣,参与“安坐”的僧侣抬着一张方桌摆放在广场居中位置,然后在桌上铺上黄布,怀抱一捧一捧的时令鲜花摆满桌面。
接下来,一位慈眉善目的僧人端着一只金灿灿的金盆(浴佛池)走到方桌前,把金盆安放在花海中央。另一位年长的僧人(主法僧)把请来的释迦牟尼镀金铜佛降生像安放在金盆中。
释迦牟尼镀金铜佛降生像宝相庄严,脚踩莲花座,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寓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降生像安坐完毕,主法僧代表众僧侣和居士向释迦牟尼镀金铜佛降生像上香、展具、顶礼九拜。随后,众僧侣和居士同声诵念《沐浴真言》。
少顷,磬声响起。主法僧听闻磬声向释迦牟尼镀金铜佛降生像顶礼九拜,恭说颂词。众僧侣和居士同唱《佛宝赞》,接唱《赞佛偈》。
接下来便到了浴佛环节,主法僧牵头领着众僧侣和居士分作两队,依次走到浴佛池前,手拿小木勺从浴佛池中舀起一勺用甘草茶制作而成的香汤,浇在释迦牟尼镀金铜佛降生像上。
待众僧侣和居士们浴佛结束,拥挤在广场上的善男信女自动列队走向浴佛池,依次完成上香、顶礼膜拜、浴佛等各项流程,祈福许愿。
到得中午,长达四个小时的浴佛节法会落下帷幕。
法会之后是斋会,参加斋会的善男信女若想在寺里吃斋饭,必须得交“会印钱”。
交钱的时候,孟西华直接从怀里摸出一张一千块大洋的银票递到知客僧的手中。
一千块大洋可不是个小数目,即便是洛阳城里的富家翁到白马寺捐献香油钱,最多也就捐一百块大洋。孟西华此举确实把知客僧吓了一跳。
知客僧有些费解,不知道孟西华捐这么多的钱有什么要求。待得知孟西华一行七人仅仅想去五观堂吃一顿斋饭,知客僧立刻站起身,领着孟西华等人来到五观堂旁边的一间素雅的单间,并特意叮嘱厨房为孟西华等人制作一桌上等素斋。
等了大约有半个小时,厨房特意为孟西华等人制作的上等素斋被逐一端上,分别是脆皮烤鸭、酱烧鳝丝、翡翠蟹团、松仁鳜鱼、金佛手笋、十八罗汉、皮箱豆腐、银丝草菇四荤四素。
杨蕴影见状小声问:“小玉姐,怎么寺庙里面还有荤菜?”
小玉笑着解释道:“不是荤菜,全是素菜。脆皮烤鸭和松仁鳜鱼是用豆腐做的,酱烧鳝丝是用香菇做的,翡翠蟹团是用面筋做的。”
杨蕴影不信,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鳜鱼放在眼前瞧了瞧,果然不见一丝鱼肉,可放在嘴里一尝竟满齿留香,口感几可乱真。
“好吃,好吃。”
杨蕴影一边赞叹,一边招呼大家赶紧动筷。
不多时,一桌上等素斋被众人风卷残云全部吃进肚里。
杨蕴影放下手中的筷子,问孟西华接下来去哪里。
孟西华笑道:“去大佛殿拜观音,求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