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倚剑执江山 > 天龙九转 7
    时间静止,两人相对无言,医馆内沉寂得如同片片墨白的年华,悄无声息的逝去。

    武龙若有所失的回到牢房,拿出盒中九个木偶,又开始修炼自己的九转天龙决。

    修炼无甲子,九转天龙功刚好运行九个周天,醒来便又到了打狱战的时候。

    一个狱卒吆喝道:“打狱战了啊,出来打狱战了”。

    武龙将逍遥牌藏在袖中,东张西望,找寻着诸葛维奇的踪迹。

    在人群的最后,武龙看到了他,看他两手揣在袖中,也是一副担惊受怕的神情,左顾右盼。

    他两神神叨叨,小心翼翼的凑在一起,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将逍遥牌和假死丹隐秘的交换了。

    两人相视一笑,对于这笔双赢的交易,均觉划算。

    诸葛维奇拿到逍遥牌之后,继续去观看狱战去了,毕竟他虽然才智无双,但论道获取实物的本领,却完全不及武龙,所以为了生存,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哪怕摆在他面前的是即将出狱的喜讯,他仍然淡定的走到人群,期待狱战过程中,狱长能够施舍自己些许食物。

    武龙可不一样,一来以他现在的功力,食物基本上是手到擒来,不会吹灰之力。二来此时他心急如焚,没有半点心思参加狱战。

    他独自默默的走到牢房,从袖中拿出一个青花瓷瓶,这是刚刚诸葛维奇给他的,里面装着假死丹。

    这青花瓷瓶犹如瓷器里的青衣,它,淡雅如兰,富蕴清香,就如一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散发出永恒的魅力;它,清雅,但不清寒,而且心性沉静,有那么一点孤傲,有那么一点落寞,又似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武龙打开瓶盖,顿时一股清香飘来,武龙深深一嗅,气息为之一滞,整个人似乎出现了短暂的卡顿。心道:“光是一闻之下,便令人短暂失去所有只觉,看来这假死丹果然非同凡响”。

    他毫不犹豫的将假死丹吞下,瞬间就陷入了昏迷状态,不知不觉间便如死人一般。

    这时诸葛维奇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他知道武龙已经服下假死丹,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高声喊道:“来人啦,来人啦,死人了,牢房里死人了,快来人啦,死了”。

    巡逻狱卒一行三人,赶紧打开牢房,再武龙身上猛踢一脚,见武龙毫无动静,于是伸出手指探了探鼻息,轻轻的摇了摇头,又把手搭在武龙胸口,出言道:“没有了呼吸,没有了心跳,确实死了。”他吩咐左右道:“你们两,将他抬出去。”

    两个狱卒领命,将武龙抬到乱葬岗。

    一个狱卒说道:“赶紧走吧,码的,这地方阴森森的,每次来都有点后怕。”

    另一个狱卒答道:“我们还是将他埋了吧,俗话说死者为大,不管他生前犯了多大的错,死后也一了百了啦”。

    “埋?”,那个狱卒反驳道,“知道这里为什么叫乱葬岗吗?就是从黑山监狱抬出来的尸体,从来都不掩埋,只等财狼虎豹前来觅食,吃掉死者的尸体。剩下的只是死者的森森白骨而已。”

    另一个狱卒显然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他指着不远处的几根白花花的支离破碎的骨头,道:“那些不会是野兽啃剩下的骨头吧?”

    那狱卒道:“要不然呢?你以为是什么?”

    新来的狱卒不寒而栗,害怕道:“那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你不说不知道,一说了我老是感觉背后有好几双不善的眼神盯着我,就像盯着死人一样”。

    老狱卒哈哈笑道:“那你要不要把这尸体埋了?”

    新狱卒赶紧摆手道:“不埋了,不埋了,顺其自然吧,我们先走了”。

    老者道:“走吧,走吧,原来还以为你胆大呢,没想到跟我第一次来乱葬岗之时一模一样”。

    他两一个因为懒,一个因为怕,致使武龙逃脱了被活埋的命运。

    两个狱卒走后不久,武龙便悠然醒转。

    他举头望天,心中感叹:“平日间看天空,总有几根牢柱挡住视线,今日逃出监狱,看到一片完整的天空,竟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转念又想:“三年前的今天,自己正抱着研儿仰望天空,数着天上一眨一眨的星星,而此时自己孤身一人,寂寞难耐。这一去一来,两相对比,恍如隔世”。

    此时天已黑尽,武龙找了颗高大的白杨树,在树上随手倒腾几下,作了一个简易的床,怡然自得的躺下。他想:树上虽然有些昆虫飞蛾,不厌其烦的骚扰自己,但总比地下的财狼虎豹好对付得多。

    ......

    第二天天蒙蒙亮,诸葛维奇便拿着武龙的逍遥牌走到监狱门口,他举起手中逍遥牌,递到狱卒手上。

    狱卒拿起逍遥牌,上下左右的端详,确认无误后说道:“开门,让他出去”。

    诸葛维奇出门,走到二十里处长龙山大垭镇。

    只听镇口一个卖糖葫芦的伙计吆喝道:“糖葫芦,糖葫芦,卖糖葫芦了”。

    诸葛维奇掏出几个碎银,走上前去,道:“多少钱一串?”

    伙计道:“我们家的糖葫芦啊,可是这条街上最好的了,保管你啊,心都甜透了,而且啊,好吃不贵,价格实惠,只要一文钱一串。”

    诸葛维奇看着伙计手里的冰糖葫芦,从中挑了一串最大最鲜的,给了伙计一文钱,道:“我买一串”。

    伙计恭维道:“先生,你眼光可真好,一下就挑到了一串最大最甜的糖葫芦。”

    诸葛维奇不答话,转身就走。

    伙计道;“先生,你慢走,赶明儿再来买啊”。

    这话触动了诸葛维奇的神经,他叹了口气,道:“哎,再来买,再来买就得等到明年了。”

    绕着大垭镇,诸葛维奇走到了长龙山。长龙山上有个华严寺,寺里有个小和尚,法名“忘川”,他此时坐在寺前的石梯上发呆。

    忘川十一二岁年纪,红尘名字叫作诸葛小川,是诸葛维奇的独子,他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仿佛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人感到滑稽逗人。

    他此时双脚紧闭,双手搭在膝盖上,整个头部枕在手臂上,就这样在最顶层的台阶上睡着了。

    诸葛维奇轻轻的走到台阶中央,望着忘川,悄然的流下泪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