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剑法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越国叫做青青的姑娘从白猿身上领悟的一套剑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要灭掉吴国,为了训练士兵,就在民间广征高手。有个女子来到军中,传了士兵一套剑法,传了以后,却不肯留下姓名。后来人们就以越女剑法来称呼这套剑法。这套剑法变幻多端,虚实相生,难以捉摸。我将这套剑法简化成了“刺字诀”、“劈字诀”、“挑字诀”、“跑字诀”,四套剑法,你们打仗的时候,用这四套剑法,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四人齐道:“好。”
姜兴权道:“大哥,以后打仗的时候,我就刺死敌人。”
姜兴霸道:“哈哈,那我就劈死敌人。”
钱江意气风发的道:“那我以后就挑死他们。”
李刚咕哝道:“你们都这么厉害,那我以后就只能拔腿就跑了。”此举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武龙摆摆手,道:“好了,好了,别闹了,大家跟着我练。”他拔出手中的青虹剑,道:“我先演示一遍。”
只见他运转九转天龙功的内力,加之在剑尖之上,他一边演示,一边念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鬃。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武龙练完,长剑回鞘,道:“怎么样?”
四人一阵愕然,道:“龙哥,这,这看起来很平淡嘛。”
武龙道:“越女剑法讲究返璞归真,化繁为简,越是平淡的招法,越容易秒杀敌人。你们以后勤加练习,总会知道这套剑法的妙用。”
当下众人不再迟疑,跟着武龙一招一式的练起来。
......
契丹帅营中,任氏兄弟正眉头紧锁。
任长书有一头像猪鬃一样粗硬的黑头发,他的头发太硬,怎么也弄不倒,所以留个寸头,任它们像鞋刷子毛一样立着。任长青瞎了双眼,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时不时的敲击地面。
他问道:“大哥,找到武龙的消息吗?”
任长书摇摇头,道:“还没有,自从屠龙坡大战之后,这个武龙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谁见过他的身影,你说他到底会藏到哪里去了呢?”
任长青道:“这几年来,我们派出去的探子,每次都石沉大海。所以没有得到武龙的一点消息,这也正常。所以我们要加快统一各国的步伐,让武龙无处遁形。”
任长书道:“兄弟,你的毒攻,练得怎么样了?”
“已有小成,相信对付武龙轻而易举了。但是我们切不可大意,想当年,武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囚犯,我们尚且在他身前栽了个大跟头,现在也不知道他的武龙,是否也有精进。”
“不管怎样,只要让我碰到他,我一定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两人谈论武龙时,都是咬牙切齿,显然屠龙坡之战,在他们两兄弟的心中,都烙印上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这时,张龙的副将赵虎来到军营,禀报道:“报告元帅,赵龙副将军求见。“
任长书道:“赵虎?他来干什么?”
任长青道:“哥哥不要急,宣他进来便知。”
任长书对传令兵道:“还嫩着干什么?快带他进来。”
传令兵道一声“遵命“,便带着赵虎一同前来军营。
赵虎跪拜道:“禀报元帅,烈阳关张龙将军要我来报,说雪公主与王朝马汉勾结,不准备带兵前往烈阳关增援。请元帅定夺。”
王朝、马汉的背叛虽然在任氏兄弟的预料之中,但听到这个消息后,任长书仍然怒不可揭,他一拍案桌,怒吼道:“大胆王朝,居然敢违抗我的军令。”
他虽然愤怒,但由于早有预料,所以立即清醒,问任长青道:“此刻外有强兵压境,内有王朝作乱,我们该如何是好?”
任长青道:“哥哥,不如让我再去跟王朝谈一次,如果他还是执迷不悟,那我就执行军令,就地正法,让他五马分尸。”
任长书道:“好,有军师出马,定能马到成功。但小人难防,你的眼睛又不能视物,要加倍小心。”
任长青道:“哥哥放心,我自有定计。”
任长书传令道:“叫王大鹏过来。”
未几,营中就来了一个彪形大汉,他跪拜道:“末将王大鹏,叩见元帅。”
任长书急道:“王大鹏,我命令你带领一万精兵,前往烈阳关,协助张龙。”
王大鹏拱手道:“得令。”
与任长青一起,走出营帐,分两路朝烈阳关方向走去。
......
话说徐成功采纳了武龙提出的瞒天过海之计,命令众人四处砍伐树木,不上三个月,就建造出一座方圆十里的木城。
这一日,军士将木城推入海上,果然是顺风稳稳的去了。
众将士遵从元帅命令,将皇上蒙在鼓里。
陈无双胆小,见了木城,心中害怕皇上怪罪欺君之罪。
徐成功却安慰他,所有罪行由他一人承担。
如此,又隔了三天,皇上对徐成功道:“军师,我们还是先回京城去吧,在此逗留,也没有什么好处。”
徐成功道:“陛下,臣算陰陽,发现此后半年海上风浪平静,我们何不下船前去?过了半载,风浪来时,已到东辽有二三个月了。”
皇上道:“果有此事么?”
徐成功道:“臣怎敢说谎?”
慕容泓道:“若下了船又起风浪,那就治你个不才之罪。”他本来一心放弃攻打契丹,而徐成功不断劝诫下海,就已不愿,但大军已到登州,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话做事,均感十分不顺心,所以对亦师亦友的徐成功,也发了几句牢骚。
徐成功道:“这个自然,如若预测有误,乃是臣陰陽不准之罪,该当领罪。”
慕容泓道:“既如此,那就传朕旨意,下船过海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