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战国大枭 > 第一七四章 你想抗旨·可解两难
    中盾,是詹事的属官,也就是赵无风的下属。

    辅佐詹事处理太后、秦帝的各种杂琐事物,也就是大秘书助理,下面还有更加细分的各种属官。

    这些职务都属于后世称的“内官”。

    当时的“内官”可不特指太监那种阉宦,而是指帝王身边亲近的臣僚,可能是阉人,也可能是男人。

    这个齐中盾,名叫齐观,三十多岁,有胡子,带了个叫孙赫的仆人,还有两名随从。

    齐观原先是太子舍人,是太子的秘书、侍从,就像宋桓这样的,不过将离不是太子。

    后来太子继位成秦帝,身边所有人都进行了一次大换血,齐观被调到甘泉宫中做文书。

    再后来被太后提拔为中盾,现在看样子又可以宣读诏令。

    随着宋桓最后一句的话音落下,两人一前一后迈进客室,房中几人当即起身过来行礼。

    齐观微胖,宽面短须,手指浑圆粗短,在将离面前合成一个圆球,作揖道:“甘泉宫中盾齐观,参见九原君。”

    将离瞥了眼他身后仆从,手上端着个半米长的木盒,里面大概是命书。

    他拱手回礼:“齐中盾一路辛劳,时近日中,各位先用午膳,再宣旨不迟。”

    “谢过九原君好意,命书紧要,下官务必先行宣读,请接旨吧。”

    将离点点头,跪身接旨。

    齐观从木盒中取出一卷锦帛,调整一下呼吸,开口宣读……

    ……

    ……

    宣旨过罢,将离脑中嗡鸣阵阵,心里像塞了几十吨的大石,窒息难受,盯着齐观的一双鞋发愣。

    “九原君?”

    齐观喊他两声没反应,见他盯着自己的鞋,往后退了两步,又奇怪地看看宋桓。

    宋桓也觉得此事难办,轻咳两下,小声提醒道:“公子,快接旨啊。”

    将离叹了口气,他才不想接这道旨。

    便站起转身,拍拍宋桓的肩,让他跟上自己向门外走去,直接无视掉齐观一行。

    “这……”齐观揪起眉毛,大声问道:“九原君这是何意?你想抗旨不成?”

    将离站到门外,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又九十度地深吸一口气,然后忧伤道:“今天天气真好啊。”

    “公子?”

    宋桓担心的不是公子不接旨,而是怕公子得了什么癔症,因神志不清而导致的……这该算是抗旨了吧。

    将离往外走去,神色轻松,一路问着:

    “中午庖厨吃什么?”

    “啊……又是炙羊肉,昨晚就是这个,是不是昨天的剩菜啊?”

    “我想吃软软糯糯的牛蹄筋……大豆炖牛筋,什么,没有牛?”

    “唉,也对,牛是公产,哪能说吃就吃,要不去哪个乡亭商量一下,高价买一头来吧,想吃个牛肉怎么那么困难。”

    宋桓接话接得心不在焉,他觉得背后隐隐发烫,果然齐观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高亢愤怒:“九原君!”

    将离笑着摇摇头,停下脚步,但也并不转过来看他,若有所思地握着手,把指关节握得咔啦直响。

    齐观沉沉压住怒火,没人可以无视太后命书,连秦帝也不能。

    这个九原君不过是个被就封的庶子,现在太后好意待他,居然这副模样。

    “聘礼送过去了么?”将离突然问。

    宋桓点点头:“郑家已经收下。”

    齐观一听不对,立刻上前来问:“什么聘礼?”

    将离摆摆手,转过头,将他无视到底,让宋桓去跟他解释。

    宋桓立时朝齐观作揖道:“齐中盾,是这样的,九原君已与人订婚,方才就是小人去监送的聘礼。”

    齐观不以为然:“那就请宋执事再跑一趟,把那边的退了。”

    “可这……纳征已成,这婚约就是定了的,怎好退?”

    齐观斜眼瞄了将离一眼,这个事主有意逃避,想派个执事就来打发自己,他不满道:

    “太后赐婚是莫大的恩惠,亦是天命,受命之人莫有不从,九原君怕是想抗旨不成?”

    将离笑了笑,漫无目的地望着墙头,就是不看齐观,也不回他的话,仿佛这个人不存在一样,说道:

    “宋桓呐,你记不记得,太后从小教导我,做人一定要有情有义,我若现在退婚,那就是无情。

    “同时还毁了与人的约定,更是不义,这便是违逆了太后的意思,还枉费她一番教诲。”

    宋桓脸色有点差,太后哪里从小教导公子你了,你跟太后都不怎么说话的好么。

    将离接着说:“做人呐,可千万不能这样,人家不光说你个庶子如何如何,还会说这家的嫡母不会教,或是教得不好,那可真是给太后脸上抹黑。”

    齐观想了想,觉得这话说得好……令人无法反驳。

    今天这事实在是不巧,太后下旨赐婚九原君,对方是她的亲侄女,左相卫良的独女,卫桑儿。

    齐观早先在宫中听见些风声,太后收到九原君的呈奏,说是自己已经选定了正妻,还说了不劳太后费心之类的话。

    至于太后当时什么反应,那日在甘泉宫侍候的寺人是这么表达的:“怒而不语,摔杯,杯裂。”

    当天就召了卫相进宫,两人似乎产生了一些争执,最终卫相是怏怏地离开的。

    之后又听说那卫姑娘对这桩婚事心有抵触,在家里闹绝食,卫相多番劝说,才终将此事定下。

    宣旨官应该是不清楚命书内容的,而宫中近来关系到九原君而会下命书的事情,不用想也知道是赐婚一类,可谁能想到事情就这么刚好。

    眼下九原君私自决定的婚事已经下了聘,命书晚到一刻,双方都很尴尬。

    这九原君大概是想装疯卖傻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

    齐观奇怪,这个庶子以前可不是这样,忍气吞声,从无半句相左之言,何时变得像今天这样能说?

    他其实可以举着命书,大喊一声“见命书如太后亲临,尔等莫敢不从?”来强制九原君接旨就范。

    但他没有,他多想了一层。

    且不论太后有没有用“有情有义”教导过他,这种事情没法求证的,总不好直接去问太后吧。

    就说他把太后搬出来挡箭,等于是挖了个坑给自己跳。

    若是硬要九原君接旨,这就是打太后的脸,说她自己教人有情有义,却又逼人做出无情无义之事。

    这个九原君看样子是个会闹的,万一事情闹大,到时难堪的不仅是自己这个办事不利的中盾,更下了太后的面子,拿自己出气也说不定。

    将离瞥了齐观一眼,看出他在纠结,满脸难色,看来自己把太后扔出来是扔对了的。

    但之前只是试探,让他心生犹豫,现在还需要一个更强的助力。

    将离缓缓说道:“二十镒。”

    齐观是个聪明人,只听道这两个字,便明白九原君的意思。

    立时心动了一下,他在甘泉宫任劳任怨这么多年,还没有这位公子一出口给的多。

    “宋桓呐。”将离漫不经心道。

    “仆在。”

    “去库房拿钱,有人辛苦了,这个赏他的。”

    “唯。”

    宋桓就是将离肚子里的蛔虫,意味深长地看了齐观一眼,点点头。

    齐观叹了口气,这太诱人了,没人会不动摇。

    但这钱不是那么好拿的,事情不好办。

    “可我等已到九原,且宣了命,如何能改变?”他对着宋桓问,但又看向将离。

    将离倒是有个办法,可解两人之难。

    他让人去找来江婆,又回到屋中,齐观一行就跟着他进屋,满脸雾水地相顾一圈。

    他依然对这几人视而不见,也不让宋桓去喊人招呼,直到江婆捧着日书匆匆赶来。

    “这聘也下了,请期什么时候进行?”将离问。

    江婆欠身说道:“现在就行,若公子有意,老身这就开始准备。”

    她知道九原君对这门婚事着急,所以一切都是尽快为好。

    将离点点头:“有劳江婆了。”

    请期也是用雁,男方使者派人去女方家里送礼致词,提出亲迎的日子,女方家里同意后,使者返回复命。

    江婆展开日书,用手指上下扫着看了一会儿,选定两个日子刚要征询将离,他看也不看,说道:“明天。”

    屋里众人同时惊讶地朝他看去,连宋桓也抽动了下眉毛,

    “明天亲迎,”将离轻叩了叩案桌,“就这么决定了。”

    他撂下话,起身离开,江婆点点头表示“好吧”。

    宋桓赶忙去问:“那齐中盾他们……”

    将离在门前止步,齐观等人一齐望着他的背影,都在等他给出一个交代,或者说是一个解法。

    “什么齐中盾?”将离笑了笑,“他们的车坏了,大概后天才到的了吧。”

    说罢迈出房门。

    宋桓稍稍一想,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又朝齐观作揖告辞,他还要随江婆再跑一趟郑宅请期。

    几个随从不明白,齐观深吸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道:

    也只能如此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