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狐影迷踪 > 07:身世 上
    沙正堡一笑,叹了声方道:“要说这事就不得不提叶少夫人尹凤儿了。

    那尹家是官宦世家,祖上既出过侍郎,也出过尚书,少夫人的父亲那也是一方大吏,少夫人是他唯一的女儿,只是少夫人的母亲韦氏过世后,尹老爷心生倦怠才辞官归隐。

    少夫人自幼身子娇弱,自嫁入叶府虽先后怀过两胎,可都没能保住。

    吃了好些个药,调理了近两年才又怀上一胎。起初一切还好,哪知五个来月时又差点掉了,城里几个有名了郎中花了半月的时间才稳住了。

    后头几个月倒是平稳过去了,可生产却又是难产,折腾了一天一夜小公子才落了地,小公子刚落地少夫人就见红,可是凶险了。

    几个郎中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少夫人的命,可那身子骨顾自个儿还顾不过来,那还能带孩子啊!幸得少夫人的乳母早有安排,早早的就寻好了奶娘。”

    何麻接着道:“小公子的奶娘是城西外孙秀才的娘子葛氏,葛氏当时二十六岁,刚刚丧夫,膝下有一女七岁,婆母还在世。因太过操劳,就在少妇人生产前两个月,葛氏已怀了七月个身子掉了,听说还是个男孩,只是生出来就已经断气了。”

    “那她也是个可怜人啊!”邢云暗下一叹道。

    “是啊!”沙正堡亦感慨道:“听说孩子刚掉那天,她婆媳二人哭得跟什么似的谁都劝不住。可难过归难过,日子还得过啊!

    孙秀才原是城西小私塾的先生,虽说每月收入不多但好歹也算有份进项,加上葛氏为了缝补,做针线绣活的补贴,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

    可孙秀才这一走,大头没了,发丧摆宴又花了一大笔银子,丈夫刚死那会她婆婆得了场大病,外头还欠着好些个债。

    仅靠她做缝补那些收入别说还债了,怕是她们娘仨的生活都难以为继。少夫人的乳娘恰好听说了,又跟人打听葛氏的情况。

    知道那葛氏摸样周正,手脚麻利,做事利索,肚里还有些个墨水便亲自过去看了看,跟葛氏说了,葛氏和她婆母同意后即可就下定钱让他们先把外头的债先还了。

    说好了:只要少夫人诞下孩儿就叫她过去,走时还留了些钱让葛氏补身子。

    等葛氏到了叶府,叶老爷子听说了她家中的情况便给她开了双份的月钱,这样债也换上了,生计也有了着落。

    叶老爷子还说了,小公子大了她也不必走,留在府中帮衬这做些活便是,把孙老太太高兴得逢人便说,葛氏心就更安了,带小公子亦是上心的很。

    出生还有些个病怏怏的娃儿,一个月不到就养得白白胖胖的甚是招人喜欢。”

    “唉,叔父,说到现在您也没说清楚那叶府的小公子是怎么失踪啊!”憋了许久的沙崭趁着沙正堡喝茶的空当忙道。

    “急什么啊,这不就快了吗!看人两位公子,哪象你啊,光长岁数不长耐性!”沙正堡放下茶碗,淡笑着嗔责道,却没有半点怒气。

    沙崭是不羞不臊,笑道:“叔父,我改,我以后一定改,您赶紧说吧!”

    沙正堡无奈叹笑道:“将养了两个来月少夫人身子已好了许多,自个儿也能带带了。打十四那天起,傍晚给小公子喂了奶叶,老爷子就让葛氏回家团聚,一般葛氏用过吃晚饭才会回来。

    只是十六天葛氏回去的很晚,据葛氏的街坊说,葛氏近初更才回到家。

    孙家正对门的安大嫂恰好出门碰见了,见葛氏怀里还抱着个孩子,来看那穿戴猜想是叶府的小公子,就问道:怎这夜才回来,啥还把叶府的小公子带回来了。

    葛氏说:小公子这夜夜不知是怎么了,哭闹的紧,少夫人和她是怎么哄都哄不住。

    叶府今夜又宴请宾客,那般吵闹这实在不像样子,少局主就让她带小公子出外转转,顺便回家吃了饭在回来。

    出了叶府小公子还在哭,她带着小公子在外头转了许久,等小公子不哭这才回来。

    二人又闲磕了几句,安大嫂就往夜市去了,后头的事就没人知道了。”

    何麻接着道:“等到叶府案发,没见到葛氏和小公子众人才想起来去孙家报信,原还庆幸叶府好歹还留了个后。

    不想还没到孙家,就见的孙家左右邻里街坊跑来报说是孙家出事了。原来这日清早孙家静的出奇,太阳都上的老高了,孙家的院子里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像往常,天还没亮孙老太太养的那只大公鸡就不知叫唤了几遍了,鸡一叫孙老太太就带着小孙女红玉就出来打扫院落,喂鸡。

    老街坊们都有些不放心,便让孙家隔壁王婶上前叩门,可唤了好几声都没人答应,怕老太太病了就找人撞开院门。

    一进院门,街坊们才发现孙老太太养的那一窝鸡都死了,不觉心中阵阵发毛。

    推开里屋门一看,可把进屋的几人吓得不轻,那孙老太太和葛氏的女儿红玉都死了。

    而葛氏和叶家小公子却没有踪影,可孙家的后门是大敞着,想来是逃了。”

    “那,后来了?就没再找到她们吗?”叶少华道。

    “葛氏倒是找到了,不过是案发半月后的事。九月中旬,在距孙家十八里的荒地发现了葛氏的尸体,死尸怀里还死死抱着襁褓。

    但襁褓里包不是叶府的小公子,而是段木头,叶府的小公子却从此再也没有踪迹。”沙正堡道。

    依沙正堡所言与师傅提及的种种在许多地方不谋而合,让叶少华百感交集亦喜亦悲,双眉不觉间拧到了一处。

    这却令一旁的沙崭愈发纳罕。

    邢云暗下吁口气,道:“对了,二爷,六爷,不知这叶老爷子和叶少局主他们葬在何处?明日我二人想去看看他们不知方便否?!”

    “二位是有心了,只是,不必了!”沙正堡轻轻摇了摇头道。

    “二爷您这话怎说,难道他们……”听的沙正堡这话语,叶少华不由急道。

    何麻道:“公子有所不知,这行镖走道的大半都是死在护镖途中的,所以走镖的不管是否死在外头死后多是火葬。

    这叶家历代先人皆如此,而其骨灰都不入土皆置于祠堂各自的牌位后头。西巷血案后叶府中人的尸身也只是这办处理的。

    起初商丘振远镖局的商局主还专门派人在叶家老宅住下,为叶家看屋守灵。

    可一巷的人都死了,上千号呢?别所说夜里了,就是大白天大那过头皮都阵阵发麻。

    这打更打那以后的都不过那,只有巡夜的差役躲不过,可巡夜的人手也增多一半。

    商局主派来的几人住不到三天就都跑了。

    没办法,商局主只好自己过来,只是振远镖局里也忙,他也只是逢年过节来那么一两日的。

    可就在五年前的七月十八日那夜,不知怎么的就走了水。是深夜时起的火,等人发现时火势已大。

    待众人把火扑灭了,这宝瓶西巷已是一片灰烬什么都没剩下。后又听说巡夜的差役说:在中元节那夜发现叶家祠堂那有烛火闪动。

    人都说是这巷子太凶,冤鬼闹的。

    为这府衙还专门请来和尚道士到了好几场法事道场。只是,那地至此也就荒了。

    三年前新上任的大老爷到那看了看,说那地荒着也怪可惜,倒不如重修的好。

    话是这么说,可那死过那么些人,就算修好了谁又敢来啊?于是大老爷便想在邢府老宅原址上修了座庙,这也是经过宝瓶巷及周边的父老乡绅同意的。

    虽说案子过去二十余载了,可入夜打那巷口过的人心中还是不免发毛啊,这周边的住户天一擦黑,家家是关门闭户的,谁都不敢出来。

    振远镖局的商局主也说了,这叶老爷子本就是少林俗家弟子,说来也算是佛门中人,修座庙即超度了巷里冤死的众人,也能让附近的百姓安心也是桩好事,所以也并未阻拦。

    三年过去了,如今这宝瓶西巷已繁华如故,只是……嗨!”

    闻此,邢云与叶少华唏嘘不已。

    正这时,忽听得门外一丫鬟喊了声:“老夫人到。”随话声门帘一挑,一位五十来岁,稍显富态的老妇人盈盈笑着走进厅中,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五、六的小丫鬟。

    “婶娘!”沙崭起身上前迎道。

    邢云与叶少华也赶忙起身,拱手道:“晚辈邢云。”

    “叶少华,见过老夫人!”

    沙崭道:“婶娘,这是孩儿的两位好友。二位这就我婶娘”

    宁兰芝莞尔:“二位公子有礼了。”

    何麻起身道:“老嫂子,你这气色可好多了!”

    “谢你吉言!”

    待其入座,沙正堡关切道:“不是说乏了吗,不搁屋好好歇着,怎这么早就起了。”

    宁兰芝一笑:“还早啊,你也不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

    说话给随其进屋后一直杵在门旁的小丫鬟递了个眼神,小丫鬟会意将门帘轻轻挑开。

    几人这才发现,屋外早已是一片昏暗,也才注意到不知何时这堂上已点上了烛火。

    宁兰芝接着道:“那做好的饭菜凉热已不下三趟了,知道来了客人,你们有事要谈,可这谈事也总得吃饭吧,那有让客人饿着肚子跟你们聊的!”

    “是老夫疏忽,是老夫疏忽啊!”沙正堡笑言:“二位公子,老麻头,走咱们吃饭去。”

    二人起身,邢云道:“太叨扰了。”

    “唉,这是崭儿的家,二位是崭儿朋友,这也就是二位的家,勿须这般见外。”沙正堡笑道。

    沙崭佯作不悦道:“是啊,什么叨扰不如叨扰的,既唤我做‘大哥’就不要跟我客气。要再这么客气,就说明你们还真心当大哥看。”

    “那我二人是遵命了。”邢云与叶少华爽朗笑道。

    “哎,这就对了吗!”沙崭颇有些得益道。

    到了沙府用饭的小花厅,几人分宾主入座,待小厮端上菜肴,宁兰芝道:“都是些家常小菜,登不得大雅之堂,二位公子可不要嫌弃才好啊!”

    “老夫人太客气,这么一大桌子的菜够办大眼的了!”叶少华笑道。

    “是啊,您这菜色,香气,摆盘,只怕比那酒楼里的还有好些呢。”邢云亦道,看着桌上的水晶肴肉、三套鸭、罗汉猪肚等菜肴不觉诧异:“对了老夫人,您还会做淮扬菜啊!”

    沙崭惊诧一笑,立起大拇指道:“邢云好眼力啊,不知道吧,我婶娘可是地地道道的淮安人,这几道菜是都是她的拿手菜,平素不轻易示人,你们今儿可是有口福了。”

    “是吗,那可真得好好尝尝。”邢云道。

    “这孩子,当着客人的面这么夸婶娘我,也不怕人笑话。”宁兰芝嗔中带喜道。

    “哪啊,老夫人您这手艺可真不是一般的。”叶少华也道。

    宁兰芝笑道:“那好,二位就别客气,多吃点。”说话就往人碗旁的小碟里夹菜,二人忙道:“多谢老夫人,我们自己来就好!”

    “那好,别客气啊!”

    ……

    饭后,在沙正堡夫妇与沙崭的殷勤挽留下,邢云与叶少华咋沙府的西厢住下了。

    奔波多时,躺在暖和的炕上叶少华却是怎么都睡不着,今日所闻之种种搅得他心绪烦乱。一闭上眼,桩桩件件,千头万绪的,是怎般都静不下来。

    也不知的炕下火烧的,还是心中的搅得,只觉得阵阵燥烦,便起身穿上衣袍,想着出外透气静静心火。

    刚关上房门,却见的邢云就在院中,呆呆的杵着,若有所思的望着天空,左手上似乎还撰这什么东西。不觉好奇,上前道:“邢云,你干嘛那!”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