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帝范 > 第五十二章 猜灯谜、世俗人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只见一轮皎月清清爽爽地挂在空中。

    李入戕稍稍洗漱了一下,换了一身骚包的行头。又见时辰好像差不多了,便带着老牛与秦老二出门,去见识一下杨家镇的中秋文会。

    临出门,李入戕跟客栈掌柜白展堂打了声招呼,示意他们要出去一趟,可能要晚一点回来,“便劳烦白大哥了,我们兄弟三人可能要晚一些回来。”

    白展堂微微一笑,“小兄弟是去中秋文会吧,放心,为兄今晚给你们留门。”

    李入戕也没客套,双手抱拳,微微躬身,以示感谢,随后带着老牛和秦老二跨过门槛就离开了。

    白展堂在柜台前,倚着墙边,不禁感叹道,“年轻真好,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啊。”

    街道两边的花灯熠熠闪光,朦朦胧胧,乱入人眼。

    而镇上的大家闺秀,富贾人家的千金小姐都趁着中秋佳节,在阁楼上掩面嬉笑,美眸闪动,张望打量。

    李入戕带着老牛与秦老二一起走到一处摆在河岸卖灯笼的小贩处,客气地询问道,“这位小哥,不知你这灯笼如何卖。”

    小贩从黑压压地人群挤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这位客官,咱们这灯笼只猜不卖。”

    “哦,敢问小哥,不知是何种猜法?”李入戕笑着问道。

    小贩从黑压压地人群挤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这位客官,咱们这灯笼只猜不卖。”

    “哦,敢问小哥,不知是何种猜法?”李入戕笑着问道。

    “是这样,猜对了灯谜,那那道谜语所属的灯笼便送给客官您。若是猜不对,那您则需付给小人十文钱,猜定离手,童叟无欺。”

    李入戕在边上啧啧称奇,他倒是听闻过此等玩法,但是一直没有真正见到过,毕竟漱风城是武人的天下,让他们猜灯谜,怕是比母猪上树还要难上一点,

    趁着中秋佳节,李入戕也能好好见识一二。

    李入戕径直走到一处袖珍灯笼的下方,摊开红纸,借着灯火,只见上面用毛笔写着,“久雨初晴,打一字。”

    跟在身后的秦老二捣了捣边上的老牛,小声嘀咕道,“少爷好像对这类东西很感兴趣哎。”

    老牛白了秦老二一眼,俺又不是眼瞎少爷笑容都快要溢出来了,还需要你说。

    得嘞,秦老二自讨没趣,悄悄地问道,“少爷应该能行吧。”

    老牛点了点头,少爷好像是有点文学功底的,反正漱风城里的那些老儒生没有不想见少爷的,也不知是何故。

    老牛狠狠地咬了咬牙,对着秦老二小声说道,“大不了付个十个铜板,俺老牛付得起。”

    李入戕只当没听见身后两个活宝的话,双手环腰,沉思了片刻,回答道,“这位小哥,这个灯谜的谜底应该是昨日的昨吧。”

    小贩从众人中挤了出来,笑着回答道,“恭喜啊,客官,旗开得胜此灯谜的谜底的确是个昨日的‘昨’,这袖珍小灯笼便归您了。”一边用竹竿将灯笼取下交给李入戕。

    老牛眼疾手快从小贩手里接过灯笼,讪讪地笑了,“少爷,俺没想到您如此厉害。”

    秦老二小鸡啄米似的疯狂点头。

    李入戕微微一笑,也不回应老牛,毕竟装逼的时候还是得深沉一点。

    李入戕拐了个弯走到小贩摆放最显眼灯笼所在处,拉开红纸,上面写着,“书香门第,打一字。”

    李入戕沉思着,过了片刻,嘴角微微一笑,若是一般人,怕还真想不到谜底到底是什么。

    “小哥,这道灯谜的谜底是闵吧。”

    有个书生模样的人垂头丧气,他就差一点点就猜了出来,话都说到最嘴边了,竟然被人抢去了,真是可惜。

    旁而书生旁边雍容华贵,穿戴妖娆的富家小姐连忙安慰他,“魏哥哥,猜不出也没事,蓉儿又不是非要不可,咱们可以去换一个啊。”

    “这位客官还真是厉害,有不少自视清高、眼高手低的文生古士在我这道古灯谜下停留甚久,无一不折戟而归,小的本铺最好灯笼可是给您了。”

    书生顿时羞红了脸,这小贩说的自视清高、眼高手低可不就是在形容自己嘛,刚要掩面而逃。

    而叫蓉儿的富家小姐似乎也听出来小贩对魏哥哥的讥讽,连忙说道,“不就是猜灯谜吗?小道而已,登不上大雅之堂。我家魏哥哥你可是诗词无双,独步一绝。”女子说完之后,还傲娇地牵着姓魏书生的手,以示主权。

    姓魏书生本来羞红的脸顿时恢复正常了,心里想着,“对啊,我本擅长写诗作词,干嘛要为猜灯谜此等小道灰心气馁。”

    “蓉儿,中秋文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还是赶紧前去吧待哥哥给你取个文会第一回来。”

    “嗯嗯,蓉儿听魏哥哥的,哥哥说什么便是什么。”被称作张小姐的女子身体都要贴到书生的身上了。

    书生感受到腰间传来的柔软,内心大喜。但是神色之间也未曾表露出来一丝不妥,毕竟自己现在可表现得像是翩翩君子。

    卖灯笼的小贩看着已经离去的两个人,往地上啐了一口,“什么狗屁玩意,看着就不像是什么好东西,一对狗男女。”

    然后好像又想起来李入戕等人,连忙转过头来,“几位客官,还请别误会,小的可不是在说您。”

    “无事,这两人挺有意思的。”李入戕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没在意小贩的无礼之举。

    老牛不乐意地瘪了瘪嘴,“小哥说得对,的确是一对狗男女,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竟然敢瞧不起猜灯谜,还不是嫉妒俺家少爷文采斐然。”

    秦老二对老牛的话表示同意,咱家少爷经天纬地之才,对于猜灯谜手到擒来。怎么到他们嘴里便是“小道而已,不足为奇。”

    若此时还在漱风城,秦老二遇到这样的人,必定会好好炮制一二。

    李入戕又移步到另一处灯笼下,刚想拉开灯笼下的红纸。

    小贩眼见不妙,急声呼道,“客官,客官,您看,小的做的是小本生意,还需要凭借这些灯笼养家糊口咧,您看能不能放小的一马。若是您真想猜,小的这有个好去处,就在不远处的那个三层楼的船舫上。历年来,官家的人都会在中秋文会正式开始之前,准备三个千古灯谜,若是您能在那崭露头角,得到的灯笼必定是要比小的这灯笼要华美许多。”

    李入戕停下脚步将手从红纸处拿开,他倒也理解眼前的小贩,毕竟他自信若是像自己这样猜下去,怕是眼前这小贩整个铺子的灯笼都得属于自己。

    李入戕阻止了处在生气边缘的我老牛,朝着不远处那艘船舫走了过去。

    “少爷,您干嘛拦着俺,俺原本以为这卖灯笼小贩是个内心敞亮的人,未曾想他竟然敢扰了少爷您的雅兴。俺真想要好好教训这个狗东西,不就是几个破灯笼吗?竟然如此小气。”老牛怀里抱着两个灯笼愤愤地说道。

    “唉,老牛。本少爷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遇事要多动动脑子。对你我来说,可能那只是几个破灯笼,也不值几个钱。但对那小贩来说,卖灯笼便是用来养家糊口的本钱了,没听过一句老话吗?‘拦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咱们还是见好就收,别太过分了。”李入戕对着老牛解释道,这些年,他见到过太多人家在这尘世中风雨飘摇,宛若无根之萍,轻轻一碰,便会烟消云散,都是苦命的世俗之人啊。

    “牛爷,这次我觉得少爷说得很对,百姓们其实生活真得不容易啊。”秦老二也在边上感叹道。

    经过这段日子的磨砺,秦老二突然明白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能用心去体会,世间百态,各有其滋味。

    李入戕在嘴里念叨着,“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很难啊。”

    老牛瞪着双眼,怎么秦老二你这么快就叛变啦,前一秒你不是还支持我的,还有俺老牛不还是替少爷打抱不平嘛。

    秦老二用眼神回应着老牛,在你和少爷之间选择,我秦老二果断站少爷,我秦老二就是少爷的舔狗。

    李入戕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两活宝就没有一天能消停一点的。

    差不多径直走了有数百步,李入戕便到了小贩说得地方。

    看着眼前的船舫,楼悬三尺,富贵堂皇,四周刻画着亭台楼阁,又似有九天玄女盘旋其中,周围悬挂着风铃,风一吹,清脆之声便在空中悠悠荡开。

    李入戕微微一笑刚要跨步而入,便被守卫拦了下来,老老实实地被守卫搜了身子,才进入船舫。

    老牛和秦老二当然也是如此,李入戕掸了掸身上不知在何处沾染的灰尘,整理了衣服上的皱褶。

    四处打量,只见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精致的灯具下,三个华丽的灯笼悬挂其中。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位于中心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周围景色骤然失色。

    </br>

    </br>